毛主席总结出的写文章“三要”

我们在求学以及工作的过程中,总是免不了与文章打交道。动手写文章是一件苦差事,要劳心费神,要挖空心思,要搜肠刮肚。从小到大,作业也好,任务也好,即兴也好,写过的文章也数不清了,从来没有体会过诸如一气呵成、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之类的快感,倒是时常有一种畏文如虎的滋味。


毛主席总结出的写文章“三要”


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就是所谓的甘苦自知吧。唐代诗人贾岛算个苦吟派,为了一句“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而冥思苦想,推敲来推敲去。而诗人卢延让则“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杜甫更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为什么会在文章上下这么大的功夫,这么较真呢?因为文章承载着文化传播的功能,“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提笔写文章,都想把文章写好,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明白,写得让人喜闻乐见,南朝刘勰认为要“雕琢情性,组织辞令”,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对如何写文章的认识各有千秋,但要达到王国维论述的那种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我们所难以达到的。

文章大家毛主席一生著述颇丰,他的诗词文章至今都被许多人研读,他对如何写文章也有自己的见解,如他在1955年10月在中共七届六次会议上讲:

“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还要讲文法。许多同志省掉了不应当省掉的主词、宾词,或者把副词当动词用,甚至于省掉动词,这些都是不合文法的。还要注意修辞,怎样写得生动一点。总之,一个合逻辑,一个合文法,一个较好的修辞,这三点请你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注意。”


毛主席总结出的写文章“三要”


毛主席总结的这文章“三要”,是他在写文章时的心得与体会,他写文章逻辑缜密,文法讲究,修辞生动,就连那些很容易出现枯燥空洞乏味的政论文章,在他的笔下也一下子活泼有趣了起来,如他在论述“左”、“右”倾时这样比喻:“比如生小孩,要有九个月,七个月的时候医生就一压,把他压出来了,那不好,那个叫‘左倾’。如果他已经有了九个月,小孩子自己实在想出来,你不准他出来,那就叫‘右倾’。总而言之,事物在时间中运动,到那个时候该办了,就要办,你不准办,就叫‘右’倾;还没有到时候,你要勉强办,就叫‘左’倾。”就这样,复杂的一个概念一下子简单化了,便于理解了,豁然开朗了。

在毛主席的诗词文章中,无论是长篇宏著,还是短篇小文,引人入胜的逻辑与独到的修辞无处不在,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增长了知识,学到了道理,明辨了是非,毛主席的文章之所以传播那么广,影响那么大,除了政治的因素,与他的文章本身的通俗易懂、入情入理、逻辑感强分不开的。


毛主席总结出的写文章“三要”


古人说:文以载道。写文章的目的是要表达一种想法,通过文章这个载体,传达给别人知道。要实现这个目的,听一听毛主席总结的“三要”是有好处的,掌握了“三要”,就能把自己的意思说明白,说生动,人家才会愿意读下去,“文以载道”才能名至实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辉光   宾词   月下   入情入理   主词   文以载道   生民   文法   修辞   动词   美文   论述   诗词   生动   逻辑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