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做错,作业无价值

近日看到,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从“依据学科特点设计适宜的作业类型、建立教师试做作业制度、注重分层并精选作业、典型作业的展示与研讨”等维度,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提出十条建议,引导教师通过优化作业,有效实现减负提质。本人对此不敢苟同。

"双减"的前提在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则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互动的方式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最为重要的则是作业。当下,重复训练、题海战术往往被当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业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

作业多,学生不会,一定会做不完,然后被老师批评不努力,可以说相当多的学生在体力和精神饱受摧残。


学生不做错,作业无价值

解决校外学业负担一纸禁令即可,解决校内学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却非常困难。有一些人认为校内学业负担不仅仅是因为作业多,更多的是布置的作业难。很多老师不管学生学习情况如何都布置一样多的作业,让一些中等生和成绩差的学生不堪重负。故提出分层布置作业,甚至建议让老师先做一遍作业体验作业难度进行分层。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烂的点子。学生作业负担重的原因是作业多,即便是优等生,想按照要求及时完成作业也是非常吃力。再说所谓的分层作业相当于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业目标,这种提法要比"一考定终身"还要"可怕",这直接通过作业否定了学生的"可塑性"。老师并没有能力通过作业就可以看出来学生未来成长的高度。在教学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或者说是课程标准,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业目标进行分层,任何一个知识点学生都需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所谓的分层作业下的个性化作业和个性化培养目标是不切合实际的。并且当下的练习册,几乎都是按照难易程度进行编写,老师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非常高质量的作业。


学生不做错,作业无价值

可见通过作业减负增质的关键并非是在"作业"本身,学生学业负担的问题也并非是作业难易。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关键在于老师对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的了解,可以说"改作业"才是"减负增值"的关键所在。老师可以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也可以知道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针对性指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是问题在于,当下老师、家长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并没有视若珍宝,往往采用批评、挖苦、讽刺的方式对待学生作业中的认知错误,不仅仅丧失了指导学生提升认知水平的机会,还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和作业产生厌恶。

另外还有很多老师、专家分不清作业和练习,对于一些理工科,适当的练习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这种练习和作业是不一样的。作业是反馈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认知情况的有效方式,而练习则是学生自主训练的手段。作业需要老师发现学生自己无法发现的错误,而练习则是学生自主提高正确率的方式。


学生不做错,作业无价值

把练习册当作作业,老师也无法及时批改出来,这意味着学生的作业完全没有任何的教学价值,顶多起到练习的功能。这就是为何学生学业负担重学习质量反而差的原因。

当下并不需要把精力放到作业难度、目标分层上,一般合格的老师都很容易做到,甚至随便一本练习册都做得非常好。现在反而需要高效地解决教师批改作业的问题,对于一些作业比较多的科目,学校最好聘用助教批改作业,整理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任课老师则专注分析学生认知错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

图片:来自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作业   学生   课堂教学   校内   美文   针对性   认知   学业   课程标准   难易   负担   错误   目标   老师   价值   方式   教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