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没结婚,你会将就一点,妥协一下吗?

我想,会降低标准,愿意稍微将就一点的,应该也是女性居多,男性的话就不太好说了。毕竟女性有一个最佳生育年龄的时间界限摆在那里,这是一个硬杠杠的客观条件。在最佳年龄段受孕,不管是对自己的身体,还是对孩子,都是相对来说风险最小、最健康的,当然,不想要孩子的,不在讨论范围内。而男人呢?毫不夸张的说,他们甚至可以向下一代借人,年龄差距可以很大,像明星啊、老板啊,老夫少妻的一大堆,即便在我们身边,丈夫与妻子年龄跨度大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年龄的限制在男性身上的影响就要微弱很多了。所以,女性的年龄焦虑感也永远大于男性。


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的女性,谁没有对衰老有过恐惧?毕竟,最好的资源支配权和使用权,也就是那么黄金的几年。不然那些黑医美呀,减肥药啊,胶原蛋白呀,怎么会长销不衰呢?


所以,如果调查30岁以后的单身,愿不愿意将就,男性所给出的比较有底气的“不将就”三个字,并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如果爹妈不是催得特别紧的话,男性是不会认为,自己超过30岁竞争力就薄弱了,但大部分女性,就算嘴巴上不承认,心里也是在打退堂鼓的。


再来看看男女对于异性的要求排行栏里,一般女性的择偶首选条件,都是对男性的收入和学历有所要求,而男性,很多时候,根本不对女方的收入做任何要求。光是这一点,女性的选择面就窄了很多。男性的选择范围依然很宽广。当一个男性在经济上占据了优势地位,他就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自己在这场竞技中占据了制高点,但同样的收入,匹配到女性的话,她能选择的对标男性,只会更加收窄,因为经济适用男,怕自己高攀不起。


虽然经济早已不是男性的硬通货,虽然女性也越来越独立自主,但在相亲的这条路上,总是避免不了妥协,A面和B面总是不能兼得,没办法,生活本身也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嘛!


好在爱情的本质终归是精神性的,婚姻的内核也并不是条条框框都对照上了,就一定能保证和谐的。当和一个不太爱你的人在一起,纵使对方家产万贯,也是凑合。当双方收入均衡、家庭背景相仿,但就是不来电,也是白瞎。


怎么说也是21世纪了,比起单纯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我们更多的总是看到对爱、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比起随便拉一个人结婚,或者听从父母的安排去将就。30岁没结婚不一定就是坏事。如果结婚后过得不好,推翻重来,不光经济成本损耗很高,对于精神也是一场重大的消耗,还不如不要迈进围城。


结婚是为了幸福,没错。离婚,同样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硬通货   支配权   杠杠   条条框框   打退堂鼓   美文   很大   年龄   男性   条件   收入   精神   孩子   女性   明星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