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最大用途是什么?杀熟

排名第一的雷区重地一定是外卖。不信的话,同样的一单商品,你用另一个没买过的手机支付试试,保准一试一个准!


用低价把新人引进来,这一单多半是赔本的,哪来那么多“一元新人礼,一分领好礼”?动动脚趾头想想,商家不要成本的吗?商家争着做慈善?那要产生利润怎么办,只有用高价卖给老用户了。


其实大数据杀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只是发展到今天,杀熟的技能也已经迭代了,变得更精准。买家再精明,也是平台算法下的“囊中之物”,只有这样的差异化定价,才能提高商家的利润。说白了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把老用户那儿额外多收的费用补贴给新用户,同时来维持平台的运营成本。至于价格差在多少浮动范围之内,就看商家的良心了。


你就算知道大数据杀熟,你又能怎样?隐蔽性那么高,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你还能维权咋滴?他们的优惠套餐、算法规则、时间差异实时在变更,简直有无数个正当的理由,可以洗脱杀熟的嫌疑。所以,明知他耍流氓,你也没办法,最多就是不买A平台的东西,但是到了B平台,还不是一样被杀?基本上你喊得出名字的购物App都杀得“熟人大满贯”。


钱想花的明明白白也不容易,因为大数据“计算”,分明已经变成大数据“算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囊中之物   数据   耍流氓   重地   雷区   低价   明明白白   说白了   精准   美文   算法   用途   利润   新人   商家   用户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