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选美决赛晚会大腕云集,杨钰莹主动要求参加演出,不要报酬

青年路修缮进入尾声的时候,我去了一趟青年路50号大院。我在院中踱步徘徊,曾经熟悉、梦魂牵绕的大院,变得拥挤窄小,有些陌生,30年前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那年选美决赛晚会大腕云集,杨钰莹主动要求参加演出,不要报酬

1990年6月12日,我到电视台报到。

我是第一次来到青年路50号大院。洁净的院落中,两栋小楼显得格外别致。院北的小楼是烟台广播电台办公的地方,院南的小楼是烟台市广播电视局。烟台电视台1984年成立,在临街大门口一个拐角的三层楼办公。文艺部、专题部、国际部、社教部、广告部和技术室则租用院南的商业宾馆办公。

台领导根据我的简历:话剧团演员、烟台戏剧创作室三级编剧、市文化局艺术科、报告文学《一个中国农村姑娘在美国》获全国青年文学一等奖,把我分到了文艺部。

那年选美决赛晚会大腕云集,杨钰莹主动要求参加演出,不要报酬

现在的青年路50号大院 作者供图

当时的文艺部正式职工只有9名,包括一名专职会计。《欢乐的星期三》和《戏曲大观》是文艺部的两个栏目,轮流隔周播出。

那时的文艺部小有名声,同天津电视台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夜深沉》在全国影视界很有影响。另外,还拍摄了电视剧《盟军在烟台》《雾海浪花》《苦柳》,文艺专题片《天尽头处觅天鹅》《胶东进行曲》《海阳大秧歌》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获了奖。文艺部一位女主持人荣获全国首届“星光杯”主持人大赛奖。

上班不久,台里决定拍4个电视短剧《民巷趣话》,可能考虑我在文化局艺术科工作过,有行政管理工作经历,让我担任该剧的制片主任,也就是现在的电视制片人。

制片主任是剧组的“一把手”,从请导演、演员开始,负责同外请人员谈片酬签协议、掌控全剧组经费开支,监督电视剧拍摄进度和计划,直到片子杀青送审播出,剧组不解散,制片主任“不下台”。

这一切对我来讲,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我咨询兄弟台的制片主任,又向以前干过制片的同志请教,对制片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电视系列短剧《民巷趣话》拍摄得很顺利,很快就在中央台播出,获得了电视业内人士的好评。


那年选美决赛晚会大腕云集,杨钰莹主动要求参加演出,不要报酬

1991年,为了庆祝建党70周年,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要举行优秀电视剧展播。市委宣传部和台里决定要拍一部歌颂优秀共产党员题材的电视剧,剧本选好了,叫《刻在墓碑上的遗嘱》。台领导可能对电视短剧《民巷趣话》的拍摄很满意,这个剧又让我担任了制片主任。


那年选美决赛晚会大腕云集,杨钰莹主动要求参加演出,不要报酬

青年路50号大院内景

该剧描写的是一位部队转业军人,回到贫穷落后的村里,带领全村人克服种种困难走上了富裕之路,是上世纪90年代脱贫致富的好典型。

我和导演、美工走了好多地方,最后选在了牟平县(现牟平区)玉林店乡南北庄作为外景拍摄地。

外景地自然环境差,剧组吃住条件更差。剧组30多人住在玉林店乡的一个小旅馆,旅馆常年没有人经营管理,房间的门窗多数没有玻璃,用纸壳和塑料纸代替。到了半夜,春寒料峭的北风刮得门窗呼呼直响,每人盖两床被子也难以入睡。2人1天用1瓶热水,全剧组共用洗漱间一个水缸的冷水,厕所在旅店院中的北头,夜间女同志去上厕所需打着电筒结伴而行。

外景地距旅馆30多里崎岖山路,每天剧组人员5点半就得起床,6点半准时出发,有戏的演员要提前化装,起得更早。中午和晚上的饭都送到拍摄现场,基本上是包子、火腿肠和面包。有的演员调侃,剧组应该改名叫“包子铺”,好多人看见包子就想吐。晚上拍摄夜景戏,半夜12点多回到驻地,每人一碗热面汤算是夜餐了。

为了节约拍摄经费,缩短拍摄周期,每天晚上我要出两套拍摄计划,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决定采用哪套拍摄计划,像“打更人”一样叫醒有关人员。

本剧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杰导演操刀,上影厂的老电影表演艺术家高翠、孙永平、李玲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著名演员金鑫、李岚,还有电视剧《孔子》中孔子的扮演者王绘春,都在剧中担任了不同角色。


那年选美决赛晚会大腕云集,杨钰莹主动要求参加演出,不要报酬

上影厂老演员孙永平

剧组是个小社会,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我来拍戏,你付片酬,剧组解散,天各一方,工作难做不言而喻。我对剧组请来的各位老师,以情相待,细心照顾。有的人拍完戏离开剧组时,我不但安排剧务准备好途中的伙食,还买些本地的土特产让人家带回去。有的演员说,别看制片主任长得五大三粗,心还挺细的,有人情味儿。

拍摄的过程中,有些意外的情况让人始料不及。根据剧情需要,我们要在采石场拍一场戏,上午都同采石场的主人商量好了,也付了场租费。下午剧组全体人员来到现场,摄像、照明各部门准备完毕,正准备开拍的时候,采石场主人喝得醉醺醺的来了,不同意拍,说什么也不行,自己干脆躺在那里,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我对剧组扮演警察的演员孙老师说,你去把他弄走。孙老师拿着手铐走了过去,用严厉的口吻对醉汉说:“起来!有什么事跟我到所里说去!”

那个醉汉闭着眼,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仍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旁边围观的群众喊了一句,警察来铐你了!醉汉马上站了起来,看到站在他面前穿着警服的孙老师,边走边喊着:“我是闹着玩的,别抓我!”

就这样,假警察吓跑了真醉汉。

令人欣慰的是,《刻在墓碑上的遗嘱》在全国98部参评作品中获得了第10名的好成绩,全国地市级电视台仅我台获殊荣。全国30多家组织部门来我台复制录像带,作为基层党员教育的教材。

从那以后,我成了“制片主任”专业户,由我执笔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老城不了情》系列短剧、《老外猜党员》、《弄巧成拙》、《第三枚勋章》和烟台市连续八年的春节文艺晚会,均由我担任制片主任。


那年选美决赛晚会大腕云集,杨钰莹主动要求参加演出,不要报酬

1992年10月,在烟台市体育馆(位于西南河)举办的“广通达”小姐选美大奖赛文艺晚会,可谓是全国首创,震动省内外电视系统。

莱阳广通达电器公司生产的“广通达”果汁机,当时产品销路很好,每年都要召开产品订货会。公司宋述孝总经理很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决定1992年订货会期间,在烟台举办一次面向全国的“广通达”小姐选美大奖赛,决赛当晚举办大型文艺晚会。大赛奖金是很诱人的,冠军、亚军和季军分别是3万、2万和1万元,这个数字在当时可谓是“重赏”了。

选美大赛活动由广通达公司和烟台电视台联合举办,电视台负责选美大赛评比全过程、晚会的售票和广告宣传,晚会时间定在10月16日晚。

我当时35岁,又一次当了制片主任,骨子里还有点年轻人的血性和冲劲儿,可思想压力很大,因为具体怎么搞是“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选美大赛当时在国内根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怎么搞了。只听说过亚洲和香港举行过模特小姐大赛。对于模特小姐大赛,人们朴素的理解,就是美女穿着设计师设计的新款服装,卡着腰扭着屁股在舞台转身亮相。

我们在朝阳街文化局招待所租了两个房间,用大红纸写了个牌子“广通达小姐选美大赛组委会”。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好多问题摆在面前,必须给参赛选手明确的答复。如参赛选手的身高、年龄、赛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比赛程序和规则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本身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和另外一位同志赴济南、北京两地,走访美术学院教授、舞蹈学院专家和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一圈下来记录了厚厚的文字笔记,认真仔细地推敲起来,没有一句能用得上,都是客观、原则上、大概和“本人觉得”等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烟台芝罘宾馆(今莱山区委大楼)是全市唯一的涉外宾馆,只有那里能收到亚洲小姐选美和香港礼仪小姐大赛电视实况,芝罘宾馆李总很支持这次活动,为我们开了绿灯。

看过电视实况后,我参照着人家比赛的有关规则,有所取舍地写了个参赛标准。

1992年的烟台,冬天来得特别早。我们在华侨宾馆一个没有暖气的大厅,举行了选手们的初赛和复赛,评委们穿着棉大衣都冻得要命,而参赛的选手们穿着泳装进行着一丝不苟的身材展示,那情景可谓是“美丽动人”。

正当我们紧锣密鼓进入决赛倒计时的时候,从莱阳有关方面传来选美大赛可能叫停的消息。无风不起浪,原来,莱阳广通达电气总公司按程序,将本次选美活动情况写了个报告,呈报给莱阳市委,并邀请莱阳市委有关领导参加10月16日晚在烟台体育馆举行的文艺晚会。莱阳市委接到这个报告后,对于企业举办这样的活动政府部门该不该参加把握不准,为了慎重起见,又给烟台市委打了个报告请示。正赶上烟台市委主要领导在省里开会,其他领导不敢拍这个板,就有了大赛可能要停办的传闻。

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有三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是晚会的票已经售出了3000张,二是选出的20名参加决赛的选手已进入系统排练,三是从北京邀请的专家评委往返机票已订好。同晚会演出的总政歌舞团合同已签,费用已全付,参加晚会演出的歌唱家和演职人员的劳务费已付了一半……简直不敢再想下去,我尝到了如坐针毡、度日如年的煎熬滋味。

好在时间不长,就传来了好消息。烟台市委主要领导不但批准了这次活动,而且对广通达总公司这种超前意识,创新理念大加赞赏。

10月16日晚,烟台市体育馆5000多人的座位座无虚席。主席台上,坐着从北京请来的评委,他们是东方歌舞团团长、著名歌唱家王昆、中国历代服饰礼仪文化研究会会长、北京礼仪学校校长徐潮、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李荐葆、总政歌舞团团长、著名指挥家胡德风、广通达电气公司总经理宋述孝。评判长由山东话剧院院长、著名编剧刘庆元担任。

晚会主持人由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人张宏民担任,女主持是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女演员方舒。参加晚会演出的演员更是群星闪烁,名家云集。有著名歌唱家刘秉义、杨洪基、田震、杨钰莹等。

那年选美决赛晚会大腕云集,杨钰莹主动要求参加演出,不要报酬

杨钰莹早期照片

杨钰莹当时还没出名,听说烟台有这么一场晚会,主动找上门要求参加,说不要报酬,一切费用自理,主要是想在这种晚会中磨炼一下自己。盛情难却,无法拒绝。她在晚会上唱的电视剧《外来妹》插曲,还真获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后来走红的歌唱演员屠洪刚,当时在晚会上还是一名单簧管演奏员。

20名参赛的选手,经过总体印象、身材展示、语言表达三个环节,最后产生了“广通达小姐”的冠军、亚军和季军。她们分别是青岛的金莉、烟台的张辉、潍坊的李虹。

整个晚会高潮迭起,掌声雷动,完美无瑕,评选结果公平公正,体育馆的5000多名观众可以作证。

晚会结束后,好多观众冒着凌厉的寒风站在门口,一观艺术家的风采和获奖小姐的美貌。

这次选美晚会开创了电视、文艺和企业联谊的先河。

如今,修好的青年路宽敞了,漂亮了,给城市增加了靓丽。我对50号大院的思念,却绵绵不绝……


文 | 李七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青年路   莱阳   晚会   烟台市   烟台   大腕   剧组   大院   通达   美文   制片   报酬   文艺   决赛   主动   演员   演出   主任   电视台   电视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