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昨 | 在十字街小学念过书的孩子,一辈子怀念这里

往事如昨 | 在十字街小学念过书的孩子,一辈子怀念这里

十字街历史街区

如今,即使在教育部门的档案中,恐怕也再难找到这所小学了。几十年前,它就已经悄无声息地消逝了。闲暇时,我总愿到它的旧址上徘徊,思绪飘回60年前的校园——烟台市十字街小学。

在分别多年之后,那次,三四年级的班主任王馨芝老师和我们这些老学生聚会了。年近八十的王老师,体形健美,步履轻捷,稍有老年斑的脸上,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特别是那双大眼睛,还是那么炯炯有神。

当年,我们背后叫她“王大眼”,当然,不敢当面称呼。校园联欢会上,她引吭高歌,一曲《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征服全场,从此,我们开始喜欢唱歌;那年,郑凤荣打破世界跳高纪录,她又领着我们练跳高跳远,好静的我,从此也随了大流,热衷体育运动……

王老师以茶代酒,举杯话当年,开口竟然先道歉,说当年自己的教学水平有限,没能尽到老师应尽的责任。

老师,这话过谦了。

当年的十字街小学,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教学设施较差的一所初级小学,教师不足10人,学生不足400人,直到初小毕业,整个级部,就我们这么一个班,班里年龄最大的女生有十六七岁,沒读完初小就辍学了。

除课本教学外,其他教学科目都比较随意:上体育课,用几条旧麻袋铺地上,就练起前后滚翻;地上挖个坑,到海滩取沙填上,就可跳高跳远……

然而,正是这种不正规,迫使老师们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发挥个人才智,老师们也因此而拥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受益最多的,自然是我们这些孩子。我之所以会爱上文学,就在这里播下的种子。

一次语文课,课堂秩序不好,王老师没批评大家,她把课本放在讲台上,说:“同学们如果能认真听讲,往后每堂语文课,我就会留下10分钟,给大家讲《牛虻》的故事。《牛虻》这本书,我是流着眼泪读完的。现在我给你们讲,等你们长大了再自己读好吗?”大家同声说好。

从此,每堂语文课,同学们都洗耳恭听,认真做作业。王老师信守承诺,堂堂留下10分钟,讲《牛虻》。我总嫌45分钟的课时太短,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就响了。

同学们听不过瘾,主动要求缩短课间时间,只要王老师一点头,立刻一片掌声。放学的铃声响起,离校时总感到很不情愿,早晨背起书包上学时,会扳着指头算一下,今天有几堂语文课?


往事如昨 | 在十字街小学念过书的孩子,一辈子怀念这里

《牛虻》封面图

讲到《牛虻》结尾时的那堂语文课,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枪口对准了他(牛虻),刽子手惧怕面对面开枪,让他转过脸去,而他坚决不肯。突然,他举起一只手说:我来指挥,你们开枪,死亡不可怕!一、二、三……刽子手们胆怯地闭上眼睛,猛地扣动板机,他倒在血泊中……”

王老师读得泪流满面,几个女同学哭得更伤心,有的还抽泣起来。王老师用一块白手帕捂住脸,擦干眼泪后对同学们说:《牛虻》讲完了,续集更精彩,等大家学好语文,自己读续集吧。今后语文课堂不再讲故事,如果大家有兴趣,课外活动时,我还讲。

后来,每当课外活动,王老师讲故事,我都会从头到尾听完,渐渐的,我对以往厌烦的语文课有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次课外活动,王老师读巴金的作品,我心想,他为什么要取名“八斤”,九斤不是更重吗?将来我要取名“九斤”。

我的这个想法让同学们知道了,后来又传到老师的耳朵里。班会上,王老师表扬我: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想当“九斤”,当作家,这很好!

众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我,我的脸热辣辣的,心热乎乎的。园丁播下的文学种子,已植入我的心田。王老师是我的文学启蒙恩师。

升入五年级时,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王老师、离开了十字街小学。到了新学校才发现,课程安排十分严格,课程进度都是统一教案,班主任老师无权更改,一切都非常正规。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时过境迁后,我经常反思这个问题。特别是举国上下对教育改革呼声渐高之时,我想这样说:当年,正是十字街小学的种种“不正规”造就了我,是老师们的灵活教学,给了学生深切的启发和影响。不管怎样,让老师多一点教学的自主权,总是好事。

文 | 哈本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园丁   初小   牛虻   小学   跳远   课外活动   跳高   刽子手   语文课   续集   美文   课本   正规   当年   往事   老师   孩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