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里边请…… 数一数当年老烟台街面上的那些电影院

电影诞生十多年后,大约在1910年左右,烟台人就见识了这个新玩意儿。

那是东山基督教堂的传教士从国外带来的一架百代牌的手摇式9.5毫米无声放映机,放映的是法国百代公司出品的无声影片,时长仅1分钟左右。传教士放电影,除了娱乐一下,更意在吸引教徒。

大多数老百姓是无缘“看稀罕”的。但很快,电影就不再神秘了,作为一种消遣方式,它开始进入普通市民的生活。这里,说说当年街面上的那些电影院吧。

“看电影福禄寿”

福禄寿电影院,坐落于群贤胡同北口,原先叫群仙茶园,建于1910年。1923年,商人王桂荣买下这里,开设了烟台第一家无声电影院。影院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内设两层座位,除了长木凳,也设靠背座椅。

看电影,里边请…… 数一数当年老烟台街面上的那些电影院

1932年之前放映的都是默片,如《红泪影》《亚森罗平》《寻父遇仙记》等。1934年,福禄寿购置德国双头蔡斯放映机,开始放映有声电影。

当年9月17日首映《姊妹花》一片,盛况空前。本埠报纸争相报道,不乏溢美之辞:“精美绝伦,一切都是空前,一切都是奇迹。”的确,自此开启了烟台放映有声电影的时代。有民谣曰:“看电影福禄寿,要听戏去丹桂。吃包子盂兰会,东莱烧锅喝个醉。”

福禄寿还与上海的中国电影公司缔约,专营国产新片。据1937年1月出版的《烟台概览》记载,福禄寿电影院“所映之影片,悉为沪上各大影片公司之最新出品。盖以该院系与各大公司订有专约:每出一片,必先运至该院放映。如在本埠发现其他影院有捷足先登事,则即以违约论。”

福禄寿电影院最多时1周换3部新片,平常每天放映两场,星期天放映3场。放映无声片,票价是“楼座三毛(钱)、池座两毛、边座一毛”,有声片的票价更低,“楼池座皆二毛,边座仅售一毛”。


看电影,里边请…… 数一数当年老烟台街面上的那些电影院

影讯广告

有时也随行就市,调整票价。如,1932年6月28日放映郑正秋导演的无声片《碎琴楼》,主演是胡蝶,并加演十九路军抗战史片一套,最高票价“楼座四毛,池座三毛、边座二毛,优待票一毛”。

再如,1935年10月11日开映的纪录片《烟台大观》,其票价达到最高,“进场不分座位一律四毛,学生票价二毛”。连演4天,场场爆满。

新中国成立后,福禄寿更名为新新戏院,1951年又更名群众剧场,上映过《夏伯阳》《米丘林》《牛虻》等前苏联影片,也演过京剧、吕剧、杂技、魔术。1953年拆除。

“宁可高价一元,亦不屑落价五分”

金城有声电影院,原址是一座夜总会,被租用放无声电影,名叫月宫电影院。后来由德顺兴造钟厂经理李东山和基督教青年会数人注资4万多银元,重新兴建。

影院始建于1934年,次年1月竣工。影院位于朝阳街南头路东,可容纳观众300多人。内设两层观众席,楼上楼下皆有电风扇,还设有沙发座椅,楼上设有包厢席,还安装了暖气设备。

金城电影院的经理叫波利亚科夫,是金城电影院的投资合伙人之一。李东山也派出了一个姓陈的参与经营,人称陈二爷。

金城电影院以放映西方影片为主,走的是高端路线,票价很高,“头等座一元,二等座六毛,三等座三毛”。据《烟台概览》记载,光顾金城影院的,“亦多系蓝眼金发人也。间或有华籍熟谙英语之人士”。


看电影,里边请…… 数一数当年老烟台街面上的那些电影院

影讯广告

来烟“消夏”的美国大兵是它的重要客源,“夏期美舰来烟时,营业尚活跃一时”,但一到冬天就不行了。不过,淡季也不会降价,“常年每座一元。据谓宁可高价一元,售一顶十,亦不屑落价五分。上座反不如一座之收入,质徒劳麻烦之苦”。这是人家的生意经。

1938年2月,日寇入侵烟台。1940年,金城电影院改名为中华电影院,改由王云生经营。日据时期,日本人在广仁路设立华北映画株式会社,控制影片发行。于是,中华电影院的银幕被日本影片和伪满洲国的影片霸占了。

1948年烟台第二次解放后,中华电影院改名新烟台电影院。1950年,新烟台电影院由国家接管,改名新光电影院,之后又更名为新中国电影院,以上映国产影片为主,如《马连长》《大路》《六号门》《八千里路云和月》等,还上映过前苏联影片《顿巴斯矿工》《彼得大帝》《好兵帅克》等。

去年以来,随着朝阳街的改造进程,新中国电影院全面整修。这座86岁的老建筑即将迎来新生。

随买票随进场,爱看哪场看哪场

华安电影院因为建在福建会馆(天后行宫)的院子里,一度成为“院中院”。

上世纪30年代,因经济拮据,天后行宫的管理者叶子寿不得不将山门以北连同院内戏台,租赁给别人建戏院。租期18年。1934年,承租人聘请永莱兴作坊承建,在天后行宫山门与戏台之间搭场棚,建戏院。

一开始叫庆丰戏院,后又改成新明戏院,演出评剧、京剧等。因连连赔本,入不敷出,1935年改为放映电影,也演戏,名为镇北大戏院。1939年7月15日,定名华安电影院。


看电影,里边请…… 数一数当年老烟台街面上的那些电影院

影讯广告

华安电影院的经理姓肖,是福山县永福园人。他采用了一种“流水席”的放映方法:一部电影片循环放映,自下午3点开始一场,5点开始第二场,7点开始第三场。开演时,随买票,随进场,自选座席,爱看哪场看哪场,连看三场也无所谓。

票价非常便宜,“每场池座1毛5分,边座只售5分钱”。这个价格,普通老百姓和小孩子也能消费得起。

华安电影院存在了十几年,1952年,因场棚不坚,无力维修,遂全部拆除,恢复了天后行宫的本来面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烟台   池座   电影院   华安   无声片   金城   放映机   街面   行宫   戏院   中华   美文   票价   天后   看电影   影院   影片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