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这里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带您穿越时光来旅行

冶头村简介

烟台市莱山区解甲庄街道冶头村,为解甲庄街道冶头片区,现分为冶头东、冶头北、冶头西、冶头南。东西长、南北窄形状。耕地306公顷,果园8公顷,山岚333公顷。全村现有1170余户、3350余人。

莱山这里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带您穿越时光来旅行

元末于姓来此建村。明初为御倭患,沿海实行空舍清野,遂迁莒岛(养马岛)居民于内地,空出其岛,以牧养战马。该村杨姓始祖杨石即于此时由莒岛迁此定居。因汉时铁官刘兴居曾督令下僚在此冶铁铸钱,故取名冶头。史料记载:“冶头村西,地名官地,掘地多有钱范出现,范以化石为主,文曰半两。今冶头村南有铁官山,村西有铜清、铁清(清即矿),皆汉时冶铁遗迹”。

冶头周边山地适应楸树生长,曾以盛产楸树闻名全省。村西有冶头楸树留苗养树基地。农民果园多种植红富士苹果及大樱桃。

探访冶头千年古村神秘底蕴

驴蹄碗

莱山这里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带您穿越时光来旅行

在冶头村西2公里处,有一座千金山,山下石板上有一常年喷涌的大泉眼,泉眼下方有一嵌入石板,形状酷似驴蹄的碗状小泉眼,当地人称之为“驴蹄碗”。驴蹄碗是冶头河的发源地,其下方百米处,有一水库,储水用于村民灌溉农田及果树。

莱山这里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带您穿越时光来旅行

攻防圩子

莱山区境内很多山上建有圩(wéi)子,也叫土围子。冶头村西北面的檠(qíng)山和杏山上,就有两处清代圩子遗址。檠山北面为悬崖绝壁,东、南、西建有圩子,且东、南两面建有双层圩子。杏山为冶头一带最高的山,圩子沿峰脊一直延伸至杏山顶,俗称“长城式圩子”。

檠山双层圩子,据《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载:“檠山位于解甲庄镇冶头村西北,杏山西南。东西2公里,南北1.3公里,海拔203米。因山形似古时灯塔,得名檠山。”檠山虽海拔不高,但地势险要,山的北面为天险,怪石嶙峋,危峰兀立,险不可攀。山下为冶头最大的水库——檠山夼水库。山的东面、南面坡度较缓,为重点防御地段。整个圩子为双层,第一层建在东面、南面,长约200米,高约2米,宽约1米,依山势而建,石块较大,此为整个防御工程的第一道防线。

莱山这里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带您穿越时光来旅行

这道圩子建得相对粗糙,圩上的石块既是进攻来犯之敌的武器,又是最好的防身掩体。一旦石头放完,可迅速向上转入第二道圩子。第二道圩子建在接近山顶的地段,呈半圆状,距第一道圩子约20米。山顶巨石林立,便于瞭望。顶峰西面松树茂密,地势平整,便于隐藏和休息。圩子内面修有简易路面,便于互通和交流信息。整个环形圩子约1000米长,高约1至4米,宽约1米,人可行走其上。块石大小不等,大的足有千斤重,小的只有拳头大小,皆为山上石块错落堆积而成,虽仓促建就,但墙体整齐,甚是坚固。虽历经百余年的风雨沧桑,整个圩子完整依旧。

杏山长城式圩子,杏山海拔相对较高,据《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载:“杏山位于解甲庄镇冶头村西北,檠山东北。东西1.5公里,南北1.3公里,海拔254米。百年前此山多杏树,得名杏山。”杏山圩子为东西走向,从杏山东面的山头沿山脊一直延伸至杏山顶,长约600米。圩子高1.5米,宽1米。

莱山这里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带您穿越时光来旅行

堆积圩子的石块全部是就地取材,大小不一。从数公里以外远望,连绵不断,宛如巨龙飞腾,甚是壮观,又颇像雄伟壮观的长城。杏山圩子与南面的檠山圩子遥相呼应。沿圩上行,可见南坡下部原生态植被茂密,景色秀丽。主要有松树、白荆、山腊、小叶柞、大叶柞等,接近山顶,多为杂草荆棘;北坡多为刺槐、楸树等。登至山顶,可见顶部相对平缓,杂树成林,地面上可见碎砖断瓦,当初可能建有防御捻军的瞭望台。环顾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檠山水库如同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镶嵌在山脚下。

莱山这里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带您穿越时光来旅行

冶头两处圩子中隔一水库遥相呼应。

冶铸遗址

冶头杨姓始祖杨石于洪武二年(1369年)由莒岛迁此定居。因汉时铁官刘兴居曾督令下僚在此冶铁铸钱,故取名冶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版《牟平县志》卷九《金石》篇载:“冶头村西,地名官地,掘地多有钱范出现,范以滑石为主,文曰半两。今冶头村南有铁官山,村西有铜清、铁清(清即矿),皆汉时冶铸遗迹。”

莱山这里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带您穿越时光来旅行

早年曾多次在冶头发现有冶铁铸币遗存。如,村西500米处有铜清、铁清、窑址,并屡见半两钱范、铜渣、窑壁红烧土、木炭、陶片、鼎足、铁锛等,不知古代是如何命名铜清、铁清的,实际上是铜清产铁、铁清产铜,铜清现已为冶头村公墓,铁清处也种上了苹果树。铜清遗址矿井口为圆形,占地24平方米,洞深莫测;铁清遗址在该村于家岭山巅,铜清西南500米处,井口为长方形。

莱山这里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带您穿越时光来旅行

1982年,牟平县文物普查小组同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遗址又重新进行了调查,并清理出一个残存的冶炼炉底部,采集的标本有西汉时期的陶器底、盆口沿、缸口沿、滑石“半两”钱范、“刀币”范、铁渣等。根据遗物考证,冶头冶铸遗址应在西汉到新莽(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之间,铸钱模具钱范、冶炼炉的发掘出土也极大丰富了烟台乃至胶东地区的冶炼史。

莱山这里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带您穿越时光来旅行

在铜清和铁清之间的梧桐夼,地下储有高品味的铜矿,文革后由国家统一开采,至今留有一斜下横穿山体、深达十几公里的矿井,洞口附近有由碎石搭成的约600平方米的平台,有铁轨铺过的痕迹,平台的北面、东面是用石头砌成的高约10米的弧形装卸台,墙体上均匀分布着9个坡形出石口,离地约4米,已是锈迹斑斑,似有簸箕形的铁器镶嵌其中,从矿洞内采集的矿石就是从这里运往冶炼厂。

莱山这里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带您穿越时光来旅行

冶铸遗址

阡陌胡同

冶头村东西长、南北窄,东与徐家店村相连,南靠铁官山与孔辛头接壤,西依千金山,西南有擎山、杏山,北与林家疃为邻,三面环山。1994年划莱山区以前曾是牟平县最大的村庄,合作化期间共划分为16个生产队,现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支部,1300余户。如今也是莱山区建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原生态村落。

莱山这里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带您穿越时光来旅行

阡陌胡同

冶头河自西向东贯穿全村,村内胡同阡陌宛若迷宫,近百年的老建筑随处可见。冶头村世代耕读,民风淳朴;山水相依,环境宜人。

此外,20世纪70年代大兴水利时期,村东建有近500米的空中水渠,村西北有穿山水渠,保存完好;每逢阴历五、十为冶头大集,大集自清末沿袭至今兴盛不衰,也是冶头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

总之,冶头村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在自然方面,有楸树、山水等自然景观;在人文方面,有冶铸文化、圩子文化、集市文化及四合院建筑等历史文化。

【撰稿人】杨杰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圩子   官地   泉眼   滑石   阡陌   长城   石块   地名   遗址   美文   海拔   水库   山顶   山区   山水   千年   时光   东西   旅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