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盗墓笑话大 窑址误当古墓挖

说到收藏,其实有一个话题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盗墓”。今天就讲一个父子盗墓的故事。

我的故乡在平度农村,与莱州搭界。村子的东边是闻名遐迩的“大泽山”,西边是名不见经传的“黑羊山”。黑羊山在我童年印象里是一座郁郁青青长满松树的山,虽然没有大泽山的高度,但一眼望去生机盎然,也颇为壮观。

20多年前,家乡突然刮起一股采金风。挖山开金矿,一时令这座山峰千疮百孔。再回家看到黑羊山时已比原来印象中矮了很多,远远看去如同风烛残年的老太太,掉牙漏口。山挖空了,在山脚下又刮起一股盗墓的歪风。

数年前的一个7月份,某村的李姓父子俩吃完晚饭就说起这个话题。李父一脸神秘地对儿子说,他在山脚下发现一座古墓遗址,他已经用树枝和干草把洞口隐藏好了,问儿子半夜敢不敢跟他去“淘宝”。儿子听罢咧着大嘴一拍胸脯:“咋不敢?正等钱娶媳妇呢!”

说起父子合伙盗墓,自古都是儿子下到墓里盗挖,父亲在地面上拉绳子来回运输。为什么?因为最原始出现了几起儿子见财起意,切断绳子,将盗洞口堵死,将父亲遗留在古墓里,独吞赃物的先例。俗话说,只有无情的儿女,绝无狠心的爹娘。自古至今没听说哪个当爹的把儿子一个人丢在古墓里独吞宝物的事儿。

但是这父子俩却不这样:一是因为古墓遗址是父亲发现的,他熟悉情况;二是因为儿子智商稍微差点,俗称“缺心眼”,小学都没毕业就辍学了,整天在村里游手好闲,偷鸡摸狗,人送外号“二瘪子”。

等到半夜月黑风高时,老李头揣着手电和绳子,二瘪子揣着两个编织袋就悄悄出发了。他们村离山脚下古墓遗址大概有三四里的路程,因为“做贼心虚”的缘故,父子俩人不敢走大路,怕碰到熟人,就穿梭在田地间的小路上提心吊胆地一路前行,快到山根下,就能听到山上野鸡和猫头鹰此起彼伏的叫声,二瘪子此时吓得腿有些哆嗦了,再加上天热和夜间在田地里坑洼不平地穿行,整个人就有些汗流浃背虚脱的样子。老李头看他这个熊样,就压低声音对他吼道:“你个怂蛋,不想娶媳妇了?”二瘪子听到“娶媳妇”仨字,顿时强打精神哆哆嗦嗦跟在老爹身后继续前行……

终于,凭白天做的标记,父子二人找到了墓口。老李头把绳子系在自己腰上,然后又从儿子手里接过编织袋说:“我下到里面再开手电,这样不容易被人发现,等我装满袋子,一摇绳子,你就往上拉!”儿子这时更加哆嗦了:“好……好……”

老李头下到墓底一看,有些傻了:怎么四周全是破碎的瓷器呢?瓷碗瓷罐瓷盘瓷碟……他转念一想:或许这古墓被人盗过?管他呢,听说瓷器和破瓷片也很值钱。想到此,他就开始往袋子里装……他怕儿子在上面拉不动,装了大半袋子就开始晃动绳子!儿子得到信息,就赶紧往上拉,刚刚拉到一半,远处有手电光向这边晃动,并有人大喊:“抓盗墓贼啊!”二瘪子一听魂都吓丢了,一松手,撒丫子就跑啊!绳子随那半袋子瓷器一并坠入墓底。

老李头躲在墓底的一侧,看见上方有手电光晃了晃,听到有人说:“人跑了,算了,别追了。”老李头一直在底下待到嘈杂声和脚步声走远消失很久,才拿碎瓷器和大半袋子瓷器垫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得满身伤痕累累总算爬出洞口……

爬出洞口的老李头,双手做喇叭状,压低嗓门儿漫山遍野呼喊儿子的名字,也不见动静。无奈,老李头一路惊魂未定,跌跌撞撞回到村庄,他看门口有人站着,还以为抓他的人在家门口堵他呢!拿手电一照,原来是老婆,就放声痛哭:“不好了,儿子跑丢了!”原来他老婆见儿子一个人浑身大汗淋漓地回来,问他原因,儿子支支吾吾也说不明白,可能是夜半惊魂吓傻了吧?她放心不下,才在门口瞭望的!老婆此时没好气地说道:“你进家看看吧!”老李头进门一看,儿子正一脸享受地在屋里啃西瓜呢!

第二天村里有消息传来:凌晨时,山脚下的一座清代废弃的瓷器窑址被盗……嘿!这事儿闹的。

这正是:

父子盗墓闹笑话,

窑址误当古墓挖。

老子逃脱遍寻儿,

儿子在家啃西瓜。

文 /去尘散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平度   古墓   父子   手电   编织袋   洞口   山脚   瓷器   绳子   遗址   袋子   美文   儿子   父亲   老婆   发现   笑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