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区海岸街那座美丽的建筑还有多少谜团待解?

近代历史上,小小的烟台市区内一度遍布教堂,有26所之多。绝大部分教堂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回首这段历史,如果要评“最美教堂”,天主教圣方济各会的烟台玛利亚进教之佑圣母堂(EgliseCatholiqueSt.Marie Chefoo,简称玛教之佑圣母堂)当之无愧。

这座教堂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作为当年烟台的标志性建筑,其形象时常出现在烟台的各类老明信片之中,这使得它依然为今天的人们所熟知。

烟台市区海岸街那座美丽的建筑还有多少谜团待解?

明信片中的教堂 1911年

只是,由于教堂建造时间距今久远,教堂建设的史实存在着诸多迷雾,在此,笔者试图通过掌握的史料,解开这层层谜团。

谁是教堂的创建者

烟台玛教之佑圣母堂(以下简称烟台天主教堂)位于海岸街,“教堂高立笔尖峰,屋宇红墙砌万重”,“气势恢宏,建筑精美。平面为十字架型的法式哥特式尖顶,入口处为高大塔楼,上矗方尖顶。窗户为连续的双层拱窗,檐上矗柱饰。墙体为青方石砌筑,石雕花饰构件,是典型的巴洛克手法,建筑之坚固雄伟,为当时烟台之冠。1959年起主教堂被拆除。1973年建设烟台山宾馆,大部分房产被拆。”(《烟台近代建筑》)。

关于谁是教堂的创建者,烟台先后有四本著作做过论述,分别是1937年出版的《烟台概览》(烟台特区专员公署编);1993年出版的《烟台市民族宗教志》(烟台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处);1996年出版的《老烟台影览》(作者谭鸿鑫);2000年出版的《烟台近代建筑》(作者宋玉娥)。

《烟台概览》对教堂创建者的描述为“据称乃系英人滋大(译音)独力捐资兴建者。缘滋大在南洋营轮船业,航行途中,遇巨风,行将沉没,船员生命危殆。滋大默祷上帝援救,果免于难,遂发宏愿,起建该堂,以酬神庥。”该书提出烟台天主教堂修建人为英国人滋大。

烟台市区海岸街那座美丽的建筑还有多少谜团待解?

教堂正门及门前的马路 1920年代

文中所谓的“独立捐助兴建者英人滋大”,其名字为托马斯·弗格森(1818-1890)(Thomas Tierney Fergusson),1861年来到烟台创办滋大洋行,主要从事花生、大豆等商品对外出口运输、船运保险等生意。因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还相继兼任比利时、俄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在烟台的代理领事职务。弗格森早年在英国就曾担任过天主教的教职,后因违反教规,被剥夺教职头衔。

对宗教热情不减的弗格森是烟台天主教堂“独力捐助兴建者”吗?

《烟台近代建筑》、《老烟台影览》认为,烟台天主教堂是意大利神甫昂智鲁斯奉罗马教廷之命来烟创建。《烟台市民族宗教志》认为,是意大利籍神甫安者路斯创建。

安者路斯与昂智鲁斯,虽然作者记录的名字略有差异,我们通过读音分析,可以认为二人实际为同一个人。

既然是天主教的教堂,我们看看“当事人”天主教的文献资料。

《山东东界教务报》是1904年在烟台创刊、编辑、印刷、发行,创办时间达四十余年的法文报刊,对教区发生的一些重大教务事件都有详细的记录。该报可称为烟台最具权威性的天主教史料。在1933年《烟台教务报》5、6月的这一期中,刊有周德范神甫的《大教堂的扩建》一文,“在芝罘还是隶属于济南教区的时间里,常明德主教扮演着教区代理人的角色,当时的芝罘的一名赞助者弗格森先生是天主教的热情支持者,他承担了教堂建造的费用”。

烟台市区海岸街那座美丽的建筑还有多少谜团待解?

《烟台教务报》1933年5、6月刊登的文章《大教堂的扩建》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滋大洋行的弗格森凭借在烟台积累的雄厚财力,“承担了教堂建造的费用”,成为天主教堂最大的金主,他的角色只是一名资金的赞助者,而非教堂的建造者。

“昂智鲁斯”,推测是根据名字的读音演化而来,那么此人真实的名字又是什么?他又是一位怎样的人物?笔者通过翻阅资料,在《中国传教士目录》中发现了端倪。这位昂智鲁斯,就是曾任天主教山东教区的主教——顾立爵(Eligius Cosi)。“顾立爵”是他给自己所起的中文名字。

顾立爵1849年来到山东,1862年担任山东教区辅理主教,1865-1885年担任山东教区主教。顾立爵在任期间,为修建教堂在山东多处“圈地”,著名的济南洪家楼教堂的用地、早期的教堂建筑也是在他担任主教期间购买、修建的。1868年,他在烟台安排购买教堂建设所需土地。

那建堂的具体事宜都是顾立爵本人亲力亲为吗?顾立爵主教的座堂在济南府,事务繁杂,肯定无法在烟台处理教堂建设中的诸般琐事,那又是谁来烟台监督教堂修建呢?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记载,在1875年至1894年之间,天主教正式派往烟台的传教士只有一人,名为尼发尔(Jourdan .Nivard)。他在烟台期间,正处在教堂的建设时期,尼发尔必须责无旁贷地担当教堂的督建事宜。

圣言会(自1882年起在山东开始传教的天主教传教修会)修士白立鼎,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圣言会早期到达中国传教的修士大多是手工业者、印刷工或建筑师。”因此,笔者推测尼发尔出身极有可能是一名建筑师。擅长建筑施工的他,在教堂建造时被派往烟台,到1894年教堂即将启用之时,便与未来的山东东界首任代牧常明德(Cesaire  Shang)交接,结束了其在烟台的使命。

由此可见,尼发尔来到烟台的使命,就是督建烟台天主教堂。

为何一建13年

目前关于教堂建成、落成的时间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烟台近代建筑》,称其“始建于1868年,1884年扩建,1886年建成”。

张宇宁先生提供给笔者一张估计为1905年前后的《山东东界教务报》残页,恰巧有教堂的奠基、落成时间:“主教堂1872年奠基,并最终建成,并举行了落成仪式。1885年5月24日,尊敬的马尔希(Pierre  Paul  de Marchi)神甫举行了隆重的降福仪式,他随后成为山东鲁北教区的副主教。”

烟台市区海岸街那座美丽的建筑还有多少谜团待解?

天主教神父白瑄拍摄的主教府 1905年前

从以上两点可以推测出,1868年并非是天主教堂建设元年,而是顾立爵来到烟台购买修建教堂所需的土地的年份。天主教方面在经过4年的筹备之后,在1872年举行了修建教堂的奠基仪式,1884年教堂已经建造完成,次年5月正式启用,成为烟台教区主教府。

济南洪家楼教堂室内建筑面积1625平方米,外观极其繁杂,用了4年时间完成。烟台的主教堂建筑面积2013平方米(包含附属建筑),从奠基到启用,历经13年的时间。

通常此种体量的教堂平均施工时间为2-3年。烟台的教堂建设为何用了13年才完工?教堂建设为何用了13年才完工?

笔者从掌握的资料中分析出四点原因。

其一,在教堂的设计规划中体现超前规划的理念,即按照区域教区的主教堂进行方案设计,设计精细复杂,历时较长。教堂落成之后,从教堂高耸的主堂和巨大的建筑体量上看,也是完全符合主教座堂的“硬件”标准。

其二,教堂所用建材考究、工匠做工细致,导致工期滞后。《烟台概览》中有如此描述:教堂“建筑之巩固,为烟埠冠。盖其全盘工程,纯为青石方块砌成。经匠人錾磨,光滑无疵,所费尤不赀……嗣以遇险之船板为木料,北山之石为石料,兴工达十年之久,始告落成……”

其三,百年前的中国进行西式建筑施工,要面临中西建筑选材不同、建筑设计差异、中方施工工匠对西式建筑缺乏了解、难以寻找到合适的现场管理人员等诸多困难。

烟台市区海岸街那座美丽的建筑还有多少谜团待解?

天主教堂的活动 1908年

其四,教堂建设最大的困扰是资金的匮乏。正是滋大洋行弗格森的捐献,解决了教堂建设或扩建时期的资金短缺问题,才使教堂能够最终完成,“迄今虽系年代久远,而各教友均能备述不忘,亦可见其功劳之伟大也。”这也是50年之后《烟台概览》中如是描述的原因。

正是超常规划、精工细作、中西建筑交流阻碍、资金问题,导致教堂用13年的时间才艰难完工。

哥特式塔楼建于何时

对比天主教堂现存的老照片,教堂最大的变化是在大门两侧修建了哥特式尖顶多边塔楼,塔楼的修建使教堂看起来更加挺拔、雄伟。那么这个塔楼是何时修建的?

笔者最初一直以为,是天主教的建筑设计师马若望神甫(J.B Maviel)在1910年代增建的塔楼。

马若望1923年8月5日在烟台去世,在其悼词中发现这样的字句:“马若望住在主教府之内,他抬高了教堂,整修了施医院(现烟台山医院)和很多其他的建筑物,他一直努力把这些建筑做到完美。他尝试把西方建筑艺术带到如诗的东方。”从上面这些话推断,教堂塔楼是由马若望神甫负责设计、施工的。

烟台市区海岸街那座美丽的建筑还有多少谜团待解?

1930年的天主教堂

但笔者最近购买的一张照片,内容是欢迎当时烟台教区主教罗汉光(Adeo-dat Jean RochWittner)由罗马返烟,照片下面有铅笔标注的法语时间:1927年4月2日。1927年的天主教堂仍然保持初建的轮廓,并没有增建塔楼。这张照片推翻了笔者认为塔楼是由马若望修建的判断。

继续查找资料,在1933年《烟台教务报》9、10月这一期中,刊登有“罗汉光主教视察大教堂施工现场”的照片,照片上施工现场就是修建教堂两侧的塔楼。

如果当时天主教的报纸,采用的照片是“准同步”反映当时的教区的状况,那么可以确定教堂塔楼的修建时间是1932-1933年之间。

至于说昂智鲁斯奉罗马教廷之命来烟创建天主教堂,客观地讲,有夸张之嫌。1868年,烟台只不过是山东教区管辖的众多教区之一。因早期的教堂建造所需资金,都是来自欧洲信徒的捐赠,自然要履行应有的流程、手续。可能是因为需向“上级”层层请示、汇报,于是造成“教堂是奉罗马教廷指示修建”的传闻。

随着探究的深入,教堂建筑史实又出现了新的谜团。

例如,1935年教学使用已经捉襟见肘,主教罗汉光在国内外筹集相当数量的资金,准备对教堂进行扩建。“选择一个建造费用较低,同时保持教堂原有的独特外观,而教堂的整个体量可以扩大三倍以上”,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扩建方案未能如期实施。还有,教堂是否在1884年进行过扩建,也是个谜团。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查证。

罗汉光视察天主教堂施工现场的照片中,在他身边有6个中国工匠,或立于脚手架,或立于塔楼边,表情怡然自得。这些默默无闻的工匠,才是这座大教堂的真正建造者。

(感谢曲德岩、逄云惠对本文的协助)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文 | 曲德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烟台   天主教   烟台市   神甫   建筑   天主教堂   教区   罗马   塔楼   主教   谜团   山东   教务   美文   教堂   海岸   笔者   市区   美丽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