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中秋节,打开的方式是酒


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都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在古代,人们无法理解为何月亮会有阴晴圆缺,为何他能夜夜悬挂于空中不掉落。许多人穷极一生都无法探索其中奥秘,于是乎人们崇拜、敬畏月亮。


古人的中秋节,打开的方式是酒


古时候,人们为了考取功名或生计,背井离乡,辛苦辗转,所以特别向往“圆”的事物。

他们没有现代的通讯工具,每到夜晚,唯有一弯明月照亮心中郁结,于是以月寄情,抒发相思,也因此留下了不少佳作。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

都是在赏月时有感而发写出的。


古人的中秋节,打开的方式是酒


古人无论身处何处,都有赏月的习惯。

而赏月,若是一味的盯着月亮看未免太过无趣,于是他们开始加入美酒、乐曲、诗词歌赋以至舞蹈等,使得赏月这件单调的事变得丰富了起来。

特别是在中秋这个代表着团圆的节日里,更是不吝于杯中的金波玉液,唯有畅饮几杯,才能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或是团圆的喜悦,或是漂泊在外的孤寂。


古人的中秋节,打开的方式是酒


中秋节赏月饮酒的行为最早见于汉代,据记载,汉代皇帝在中秋节要饮用“酎”酒,这种酒的工艺极其复杂。

五代王仁裕作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

到了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古人的中秋节,打开的方式是酒


又是一年中秋至,不妨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效仿古人,约三五好友,或是与家人齐聚一桌,赏月饮酒,对诗谈天。

“今夕乘月登楼,天低月近,对月能无酒。把酒长歌邀月饮,明月正堪为友。月向人圆,月和人醉,月是承平旧。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中秋节   天宝   古人   京都   月下   台榭   承平   遗事   民家   今夕   月亮   汉代   团圆   美文   明月   中秋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