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歼六 歼六(五十二)(想喝酒)

序言

长篇原创军事小说《歼六,歼六》全景展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空军飞行部队的战斗和训练生活,是一部和平时期军人的青春励志小说。该作品题材新颖别致,角度独特,寓意深刻,笔调轻松诙谐,是近年来少有的反映空军部队生活的长篇作品。

作者薛爱科,退休前在空军工作了几十年,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其文学创作的主旨,其“空军三部曲”目前已经完成了两部。

这部小说围绕中国一款传奇般的飞机,讲述的一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的传奇般故事。歼六型飞机,是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卫护祖国人民头顶上那片蓝天的一代功勋战机。

文中主人翁贺十一、沈嘉伟、郑雅洁、许丽娅等等一帮的“发小儿”在那年那月义无反顾地加入人民空军行列。其生命中最美好一段时光中的理想与现实,成长与烦恼、生存与死亡、浪漫与忧伤,竟与神秘而威风八面的歼六武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本文节选于薛爱科的长篇小说《歼六歼六》。


《想喝酒》


艾克│歼六 歼六(五十二)(想喝酒)


在保证作战值班任务的同时,159团飞行训练强度和难度丝毫不减,每次训练都是副师长张仲亮或团长禇大海第一个上天。冒着大雨飞行成了常事,地勤人员的两套工作服都很少有干的时候,部队士气始终很高。


军械师老杨和13号机械师老王入伍已满20年了,在机务大队中属于老资格的,今年本应该转业回老家,因为入闽轮战,只好往后延了。两个人也像小伙子似的,冒着雨在飞机上爬上爬下。


贺十一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就是擦。

潮湿的天气使军械的工作强度明显增加,常规擦洗机炮的时间由原来的半个月一次改为一周一次。一个机务中队12架歼六,36门机炮,军械人员只有七八个人,每人至少要擦三到四门炮。除了擦炮,还要不时地擦拭沾了潮气的瞄准具、照相枪等,这个重复动作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十分消耗体力,每天从机场回来他都累得话都懒得多说一句。


顾兵和罗玉祥被作为干部苗子送去机务学校了,这意味着一年后学成回来将提干。


新兵也分来了。分给贺十一带的新兵叫车武植,是个朝鲜族人,白白的脸,小眼睛,长得五大三粗,说朝鲜族的语言比说汉话要利索得多,论起岁数比贺十一还大两岁,一口一个“贺师傅,贺师傅”的叫着。叫得贺十一有些不好意思了:“别师傅师傅的!革命部队不是工厂作坊,就叫我十一吧!”


何生良带的新兵叫桂敏,是满族人,个头不高,但长得十分墩实,虽不会说满语,但是说汉话舌头硬得像是要跟人吵架。


沈嘉伟带的新兵叫刘有根,纯正的汉族人,说话不多,看上去比车武植、桂敏要机灵得多。


二中队还分来了一个特殊人物,大学毕业生向玉川。他65年考上北京理工学院导弹控制专业,学了不到一年赶上了文革,在学校闹革命了几年,按照党的号召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作为干部分到了机务二中队。


自认为有一顶臭老九的帽子在头上,所以他为人处事十分谨慎,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都少言寡语,外表文质彬彬的,很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和行为举止,整天衣帽整齐,军装和工作服都是板板正正,干干净净。部队按照南方部队的标准,每人发了一双制式的黄褐色的塑料凉鞋,圆头圆脑的样式不敢恭维,但也结实耐穿。虽然有规定,穿凉鞋时必须穿袜子,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很好地遵守这个规定,也没有人整天低头看着每个人的脚检查军容情况。只他向玉川一人套着尼龙袜穿着凉鞋,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不说,还搞得宿舍里满是一股说不出来的化学味道。


时间久了,也是临山闷热潮湿,他也顾不了许多了,非正课时间也象其他人一样,把衣服脱得干净,只穿着背心和军用大裤衩,时不时地把手伸到大腿根处抓挠那个烂裆的部位,最后,干脆把脚丫子直接塞进塑料凉鞋里,裸穿了。


大学生在那个时代可谓是凤毛麟角,机务二中队来了这么一个人物,人人对他都很尊重,更没人把他当做臭老九来看,在部队基层中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为什么把知识分子叫做臭老九,当然也没人把他当做什么接受再教育的对象,只是象对待其他人一样把他当成战友、同志来对待。


他与其他人话不多,到是单独与贺十一、沈嘉伟在一起时话明显多了。


贺十一看了看他没穿袜子的脚笑道:“这就对了,这才是与工农兵相结合了。”

向玉川苦笑了笑:“这种凉鞋设计得不合理,穿尼龙袜吧不舒服发滑不说,还容易生脚气,味道也太难闻,成了名副其实的臭老九了,可不穿袜子吧也太不雅观了。”


沈嘉伟笑道:“穿这种凉鞋里面只能穿部队发的纯棉布袜子,又吸汗又吸味还不打滑,你穿尼龙袜子当然不行了。不过你们干部不发这种布袜子,我那儿有多余的,给你两双。”

“那怎么好意思?”

贺十一说道:“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我们每年发两双,够用的了,嘉伟穿得省,破了个洞还自己补,学雷锋的典型。”他说的是事实。

“缝缝补补又三年,我军的传统!”沈嘉伟说道。

“那就谢谢嘉伟了!在这方面我真应该向他学习。”他知道沈嘉伟的父亲是大干部。

贺十一纳闷地问他:“哎,老向,我有一事不明白了,你是学导弹控制的,应该是干军械啊,怎么分到特设分队了?”

向玉川说道:“导弹控制主要靠电子设备,所以指导员认为我适合干特设。”

“你学的是什么导弹,歼六早晚也要挂导弹的,你还是离不开军械的?”

“导弹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我学的是地对地的战术导弹,再直接一点,就是反坦克导弹。歼六以后挂的导弹是空对空导弹,也属于战术导弹的一种。”他慢条斯理地解释道。


沈嘉伟说道:“那你分到我们这儿一是专业不对口,二是大材小用了?”

“也不能这么说,导弹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只不过用途不同罢了。至于大材小用吗?我们虽说是大学生,可上了几年学,也没学到多少东西,耽误功夫了。再说,主要还是与工农兵相结合吗?”他与其他同期的大学生不同的是,愿意承认自己没学到什么。


人员的流动把贺十一内心中的期昐又激活了,已经到了五月份了,以往三四月份的选飞体检到现在还没有动静,他隔天差五地打电话到卫生队找郑雅洁询问,搞得卫生队的人猜测单身的郑雅洁有一个在机务中队的男朋友,郑雅洁每每接他电话时看到人们猜测的目光都会觉得浑身不自在,有时也轻声地对贺十一说道:“以后不要老打电话了,有消息的话我会及时告诉你的。”


因为父亲解放也有同样期昐的沈嘉伟同他的心情一样,两人天天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贺十一隐隐感觉到希望渺茫了,有消息说,空军以后不再在部队中直接招收飞行员了,而是恢复到以前在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他希望这不是真的,然而父亲从越南的来信确认了这个说法。

这无异于给贺十一泼了一盆冷水,当飞行员、上天、打仗、成为英雄这一切的理想彻底破灭了。他看完父亲的信后,仰天长叹道:“天不助我呀!”

沈嘉伟也感叹道:“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啊!”

除了感叹,两个人只有沉默了。

半天,贺十一说了声:“烟!”

沈嘉伟递给他一支自制的烟卷。


罗玉祥走后,他的那个卷烟机让沈嘉伟留下了,沈嘉伟自己不抽烟,却很乐意给别人卷烟,而且罗玉祥发明的卷烟机谁用起来都不好使,唯独沈嘉伟灵活自如,贺十一曾笑过他“堂堂公子哥,成了烟草工人了。”沈嘉伟回答很简单:“好玩儿!”不曾想,沈嘉伟觉得好玩儿的事情后来成了高干子弟没有架子,平易近人的佐证。此是后话。

两个人把烟点上,默默地抽着,心里却不平静。


想得更多的是今后的路怎么走。在空军飞行部队,飞行员只要技术好,职务会上升得很快,飞行大队长、团长、师长、军长、战区司令直至空军司令大都是飞行员出身。如果赶上一场仗打,晋升得会更快。他们的父辈就是如此。而地面人员包括机务保障和后勤保障上到一定位置就到头了,能够成为将军的寥寥无几。


就算是提了干,干了20年军械的老杨很可能就是他的榜样,还是由于他贺十一的神助才立了一个三等功。歼六飞机的军械业务他已经熟能生巧,可简单重复动作的擦炮将伴随他20年,这让他有些不敢想象,他的情绪低到了极点。


沈嘉伟看似平时对什么都无所谓,但此时也跟贺十一有同样的想法。飞行员除了职务提升到一定位置的,到了45岁将停飞,或改行或转业,机务人员也是吃青春饭的,不可能干上一辈子,当飞行员没戏了,只能继续干机务,干到哪儿是哪儿。


周六的晚上,食堂会餐,喝的是食堂自制的米酒,酒的浓度不高,甜甜得很好喝,所以没有限制,可以敞开了喝。


他们俩饭菜没怎么吃,只是大碗大碗地喝酒,人们陆续吃完离开了,偌大的食堂就剩下他们俩个,彼此都知道各自内心想的什么,俩人也不多说,只是闷闷地喝酒。


食堂的师傅开始收拾了,或许想早些收拾完回去休息,或许出于好心,劝道:“这种酒虽说度数不高,但是喝多了,后返劲儿很大,也会醉人的。”

“我们就想一醉方休!”贺十一舌头打着卷地说道。

一个老师傅说道:“你们要是喝醉了,我们还要找你们中队干部来把你们领回去了,多不好啊?”

贺十一一听这话,火一下子冒出来,大声说道:“中队干部领回去又怎么样?别拿中队干部吓唬人,我们不吃这一套!”

沈嘉伟乜斜了那老师傅一眼:“你去叫吧!我们这是喝酒,不是酗酒,不违反条令!”


艾克│歼六 歼六(五十二)(想喝酒)

作者军装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工农兵   机务   军械   中队   新兵   飞行员   凉鞋   美文   空军   导弹   袜子   师傅   部队   说道   干部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