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琦│​小时候的故事系列(四)济空大院的生活

说起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济空大院儿里也是出了名的,可以载入该大院史册的。            


我们班的这群孩子,在这个大院儿里有几个独特的条件,造就了我们在大院儿里的地位。

第一,军首长的孩子占的比例大。大院儿里的纠察、执勤卫兵,一般情况下不太敢管。

第二,从保育院到小学四年级,穿着开裆裤就开始集体生活在一起,凝聚力非常高,相互之间感情深厚。

第三,比我们岁数大些的孩子数量少,而且是分散在外面上学,彼此之间联系不紧密,感情也不深厚,能在一起聚的孩子数量很少,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因此,我们这群同班的孩子在大院儿里就是元老,就是霸主,就是孩子王,只要放学回到家,就成了大院儿里呼风唤雨,到处舞东风的先锋主力了。

后面那些低年级的孩子们就成了我们的跟屁虫,我弟弟他们班的孩子就是这里面的主力。


武琦│​小时候的故事系列(四)济空大院的生活

小学五年级的我

刚开始是大的带小的玩,每个星期回家一天,就感觉一下脱离了学校的管束,再加上爸爸妈妈觉得我们已经在学校关了一个星期了,好不容易回家呆一天,基本上都放任不管了,反正吃饭时能回来就行。


在部队大院儿里,也不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这下子我们就放开了,发疯似地尽着兴的玩儿,最大限度的玩儿出新花样。那时候在大院儿的孩子群里,打架的现象非常少。互相打群架的情况基本没有发生过,都是做些新鲜的玩法。

攻堡垒:

孩子们自发组合成两拨,在大院儿里找个土堆,一声令下就开始战斗了。一拨在土堆上防守,另一拨从土堆下发起进攻,互相一片喊杀声,打得个昏天黑地,尘土飞扬。一场战斗下来,人人都已经是浑身是土,满脸泥道子,头上冒着热气。大院营区执勤的警卫人员,听到震天的叫喊都跑过来,看发生了什么突发事件。

摘水果比赛:

大院里绿化非常好,在马路两边的空地里,办公大楼的前后绿化区里,大礼堂周围,军直属部队营房周围都种了很多的果树。平时就经常宣传教育,让家长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能乱摘水果,如要违反规定,被纠察战士抓住,全院放电影时点名通报,这是一个非常惊险刺激的比赛。就看谁能胆大心细,又能逃得快了。在果树挂果时节,只要学校放了假,尤其是放了暑假,大院儿里的果树算是遭了殃。


不过,经过几个回合后,部队警卫连也掌握了规律,只要子校放学了,部队就多派出巡逻、纠察人员。加强防控,对不长眼,不机灵被抓住的孩子,不管他爸爸是什么职务,一律上幻灯点名批评,这样才把我们设定的这一惊险游戏的玩乐给彻底掐灭了。

冲出营房:

空军大院儿里,为了方便部队的工作、训练,不光有一个正式的大门,还开了几个小门,其中有一个就在家属区旁,如果从这个门出去走不太远,就是军后勤部管理的养牛场、猪场。有段时间还养的有羊、鸡和鹅。


我们放假回家后总想玩点新花样,那么饲养场就成了我们心中的动物园,想从离我们最近的小门出去,那是非常困难的。小门虽然是常开的,但有警卫连的哨兵执勤,虽然不像大院正门那么正规、标准,但也是有站岗的。


大院规定,院内子弟不能单独由这个小门外出,只能由大人带领才行。我们为了到“动物园”方便,就注意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在这个门口执勤的警卫,来来回回就三个人轮换,我们孩子们马上就想出对策来,经常跑到哨位和哨兵拉关系、说话,他平时就一个人站哨,又是个偏僻的地方,很无聊。现在,这么多孩子在这里和他逗趣,他也高兴。一来二去,我们就把这三个警卫搞定了,整天见了面就叔叔长,叔叔短的甜叫着,央求着,慢慢松动了缺口,主动放我们出去过了几次。


没想到孩子们到饲养场玩的事儿被有的家长知道了,反映到了军里相关部门,这下把我们的路给堵了,去了几次都撞不开这道门了。这时,我们已经有了前面建立起来的基础,再加上施展软磨硬泡的功夫,大家七嘴八舌的求,最后发展到两、三个孩子把警卫抱住,其他的孩子一哄,全跑到门外去了。


这样试了两次,很有效,以后就多次用这种方法,都可以通过小门了。其实我们当时没有理解警卫叔叔们的善意,就是做个阻挡的样子,实际上还是给这帮孩子放行了。

放炮:

部队是个常年备战的地方,在防区内是严禁放炮的,平时家长也不会买,只有大的过年过节时,为了补上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所产生的愧疚,才会买一点鞭炮在营区外找个偏僻的地方放一下。


对孩子们来说,很不过瘾,为此我们孩子们就觉得非常不满足,想着法儿的搞鞭炮,到处找地方放。在大院儿里,跟执勤的纠察展开了游击战,东点一个,西响一下,南放一串,北爆一挂。把大院家属区,闹了个乱糟糟,这事引起了军首长的关注,下令严查。


家长们都回到家严厉地教育孩子们,不能再放炮了,谁放炮被抓住,先回家挨一顿拳脚再说。在院里放已经不行了,我们就考虑到外面去放。经过几天的侦查。我们发现,绕过军长、政委家住的小楼,进到空勤灶和小灶的后面,那里的围墙修的不高,又偏僻,好爬,围墙外是一道十几米的土崖,围墙脚离土崖边,有近一米宽的小路。由于这个位置比较险要,我们把这里叫“天险”。


如果在这里放炮,一个是离家属区很远,又隔着空勤灶和小灶,平时人很少,绝对不会被发现的,于是这就成了我们孩子们放炮的据点。


一次,我们五、六个孩子,翻墙出来在这里放炮,没想到不小心将其中一个孩子装在衣兜里的一挂鞭炮点着了,在身上,一片的连续炸裂声和火星的四溅闪光,大家跳着、笑着用手去扑打。最后还是将衣服烧了两个大洞,里面棉衣的棉花中,火星怎么也灭不了。不知谁献了个主意,用尿才算解决了问题,但回家免不了挨一顿痛揍。

挖地雷:

部队大院儿放过几场《地雷战》、《地道战》的电影,又极大地激发起了我们模仿、游戏的兴趣。《地道战》模仿起来难度大,不好施展,那就瞄上了《地雷战》。


我们发明出了陷阱地雷,在大院儿的土路上,便道上,家属区花坛的周围,就找那些有人经常走动,又不太注意的地方。用工具掏一个一脚多宽的洞,上面用细树枝架好,表面铺上树叶,薄薄的撒一层土。然后躲在附近暗处,只等着经过此地踩中地雷的人出丑的样子。刚开始屡有倒霉的人踩上,把我们逗得欢天喜地,大呼胜利一片。


可后来,大院里知道有此陷阱的人多了,中招的人越来越少,玩闹的乐趣减少了很多。因此又想出了引诱的方法。把陷阱布置好后,就在附近找一个单独玩的孩子,派一个人去哄着他向这边走,其余的孩子就躲在附近观察。当这个孩子踩中了,大伙就冲出来,又笑又跳,大叫鬼子踩上地雷了。如果他刚好迈过地雷,没有踩中,那么,陪他的那个孩子就会想办法,哄他再重新趟一遍雷区,或挨近时推他一把。


总之,必须踩中,让大伙满足胜利的喜悦。而且那个陷阱地雷的游戏也越玩越恶劣出格了。刚开始陷阱里面是空的,后来加上尿、泥浆,更有甚者,最后放入了屎,这个地雷战又引起了空军大院首长们的批评,要求部队干部,都要切实管好自己的子女,绝不能在营区里到处调皮捣蛋。据此,我们又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操演地雷战的乐趣,从此也就销声匿迹了。

制作矿石收音机:

那是从上小学五年级开始,在我们班里刮起来的一阵风。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随着年龄增长,各方面的自理能力已经很强了,也懂事多了。学校因为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大,住校就受条件所限了。因此我们班就改成了走读。


每天都可以回家了,这样就给了我们更大的活动空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了,接触新的事物的机会也多了。


一天,我到一个同学家里去玩,看到他哥哥坐在床边,手里拿了个小纸盒儿,耳朵里放了个东西,静悄悄的,不知道在干什么。我好奇地凑过去看看。他看了我一眼,用炫耀的神态将耳朵里的东西拿下来,放到我的耳朵边上。我一下子听到了广播的声音,这个神奇的东西马上吸引住了我,我当时就想,怎么这样一个小纸盒。用粗线连着一个小疙瘩就会响,就会听到电台的声音。


我很好奇地问,大哥哥,这是什么呀?还好这位大哥哥很大度,也没有嫌弃我这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学生。


他告诉我,这个小疙瘩是个耳塞机,能放音的。用线和纸盒里连接的是个二极管。说着就把小纸盒打开让我看,我仔细一看,是一只比大米粒稍微大一点的一个玻璃管,这就是二极管,它的两端除了接有耳塞机的连线,还接了两根线。大哥哥跟我说,这两根线,一根是天线,要接到房子外面。一根是地线,要接在暖气的放气铜嘴上。


这时,我才看到那根叫天线的,是一条很细的线,通到窗框上,引到屋外去了,叫地线的那根线,就接在暖气上。从这一刻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这个神奇的东西,想要了解它,掌握它,拥有它。


想学无线电,想搞矿石收音机,在我这个年龄段还从来没有听过,没有接触过。我的周围也没有懂的人,我不知道从哪里能获得这个知识,我只有自己去琢磨。我想找人问,二极管是什么?是不是一极管比二极管儿更好?矿石是什么?从什么地方能找到?耳机会响是怎么回事?自己能做吗?


我光凭着印象,知道二极管儿是一只中间是个小玻璃豆,两边各一根金属线的东西,但对其结构和原理并不知道。我不知道从哪里能搞到这样的东西?于是就天天琢磨,什么地方有这样的东西。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电灯泡里有这样的东西,只要将电灯泡砸开,小心地将里面有铁丝的玻璃敲出来,保证玻璃上带有两节铁丝不就行吗?从此我就特别注意,也发动班里的同学到处去找灯泡,不久十几个坏灯泡到手了,开始用锤子砸里面带铁丝的玻璃芯。


经过努力,总算成功砸出了几只完整带着两条铁丝的玻璃碎块,以为这下子算是把二极管儿做出来了,高兴的想马上试试。可是耳机没有,去那个大哥哥那里借,他根本不答应。只好又想办法,想了几天在学校教室里,都没有心思听课了,几个感兴趣的同学老是要凑在一起嘀咕这个事儿。


有个同学给我提了个妙招,学校里、家里的电话里有耳机,这下茅塞顿开。学校里的电话都在老师办公室,一直有人,根本拿不到。只有放学回家搞了。耳机的事儿,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被爸爸狠打了一顿,从此也牢牢记住了,电话是不能随便乱碰的,那是部队最重要的一件东西。

拆家里电话,也让爸爸知道了我想要干什么。其实,爸爸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后就在129师师部,从事无线电报务工作多年。他对无线电还是有所了解的,他也支持我学习无线电,装矿石收音机。他看到我收集的灯泡里的玻璃残片,他严肃的告诉我,二极管儿不会是这样的东西,他答应有时间就带我去济南市里买二极管。从那天起,我就天天盼着爸爸能有时间带我去买二极管。

等了大约快两个月了,终于有一天,爸爸说,今天带你去济南市里给你买做矿石收音机的零件,当时就把我高兴的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跟着爸爸在市里的多处电料商店转了一天,收获满满,买了两只二极管,一个活动矿石,一副双听筒的耳机,还有一个线圈。我一整天都处在极度兴奋之中,太高兴了。第二天到学校后就向同学们炫耀起来,引来很多同学一片羡慕。晚上放学了,几个关系好的同学专门跑到我家里亲眼看看做矿石收音机的宝贝。

有了主要零件,我就画了个连线图,做起来了。把二极管和耳机接到一起后,怀着兴奋的心情仔细听,耳机里一点声音也没有。我到处看,检查接线头,这时突然想到二极管的两端还要接两条线,一条接到窗外是天线,一条接到暖气管上是地线。这下又麻烦了,接天地线的铁丝还没有呢。


第二天,我就约了几个同学在大院里,满世界的到处找。当时济空大院里有一个汽车排,还有一个通信营。通信营下辖有线连和无线连,他们的营区在大院里一片相对独立的地方。我们大院儿的孩子们经常到那些地方去,发现那里有几个平时堆破烂的废品库。


说是库房,实际就是靠围墙搭了个简易小棚子,周围用碎木片儿钉了个围栏,里面堆满了各种大小木箱,部队维修器材设备时换下来的各种废旧零件,全部暂存在那里。自从我们发现了这几块宝地后,就三天两头,有空没空的都会去光顾一下,尤其是喜欢上无线电后,那更是常去的地方。


我们一帮孩子老在那些地方转,偶有值班的战士看到了,也会大喊着赶我们走。但是,这些地方对我们的吸引力之大,使我们这一群痴迷于无线电、整日沉迷于做矿石收音机的孩子们来说,那是万万不能放弃的地方。


就这样,汽车排、通讯营的驻地就又成了我们与值班警卫们周旋、打游击的阵地了。其实,部队也并没有把那些堆破烂儿的地方当成什么重要的库房,干部从来都不管,只是几个值班的战士看着一群大院儿里的孩子,老在这里转悠,喊一嗓子,马上就四处逃窜,很是有趣,因此就不时的吓呼一声,我们这群孩子也就乐此不疲周旋在其中。经过多少次的搜寻、扫荡,我们手边积累起来的各类电子零部件也逐渐多了起来,在家里,一个小木箱都快装不下了。

材料都齐备了,剩下的就是要把矿石收音机整响。经过几个月的接触,星星点点从不同方面获取无线电知识,也知道了天地线要用铜漆包线,接点的地方,要把漆刮干净,这样才能导电。而且天线要架的高,拉得长,才能更好地收到电台的声音。

由于部队大院里有规定,不能随便在屋外拉天线,主要防止敌特活动。因此我们就想了办法,用稍微粗点儿长点儿的漆包线,一端绑个小石头,用力扔到房顶上。当时我们家住在空军大院家属区的平房区,房屋都是尖形的坡顶。只要用力,石头就会飞过房顶的最高点,落到另一面的坡面上,也就固定好了。这一端从窗子缝里引到屋里,拉到自己的小床边,就可以随意地使用了。


那是一个永远忘不了的时刻,这天我把都已经架好的天地线,装到二极管儿两端的刹那间,耳机里发出了响亮的歌声,我一下子跳了起来,兴奋的整个人都像飘在空中,有种恍惚欲昏的感觉。从那时起,我只要一放学,就会抱着它入神地听着。


那个小小的二极管,连在耳机上,装上天地线后,会给我带来那么强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以致影响了我一辈子。从此,我爱好无线电的兴趣越发不可收拾,从学装晶体管单管收音机,到多管收音机,超外差式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直到后来的音响装置,黑白电视机等无线电设备。 

我参军后,在雷达部队,也是兵器维护维修的能手、骨干。后来转业到航天系统,与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继续打交道,得心应手的干了十几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现在退休了,但是本色没有丢,继续用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丰富的无线电知识和电子设备维修经验,建立了义务服务社会的工作室,服务大众,服务邻里,尽力发挥余热。同时也使得我自己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大大提升了生活的幸福感、自豪感。

西安 2021.10.06

武琦│​小时候的故事系列(四)济空大院的生活

空军雷达兵 武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大院   地雷战   家属区   小门   地雷   矿石   警卫   无线电   美文   收音机   耳机   部队   小时候   爸爸   东西   孩子   地方   故事   系列   武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