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请道歉:读了真爱的代价,试问谁还敢真爱?


有书,请道歉:读了真爱的代价,试问谁还敢真爱?


有书,请出来道歉!为你的三观不正。

3月15日清晨,号称温暖,治愈,正能量的大号,在第三条的位置推送文章《真爱的代价》,并特别标注:深刻。

读完之后,犹如天雷滚滚,震撼人心,很深刻地说一句:有病!

明明是迫害妇女的文化毒瘤,却在有书的文章中强行美化,被包装成:真爱代价的故事。

毁三观。


有书,请道歉:读了真爱的代价,试问谁还敢真爱?


1. 真爱的烙印


上个月的一天,我们酒店的财务张姐被打了,打人的是黄厂长,朋友的哥哥。

黄厂长的女儿与张姐的儿子是同学,两人谈恋爱,结果女生升入高中,男生留学了。

张姐得知儿子早恋的事没有阻止,还很高兴,她说命中注定出现的人,要接受。

担心儿子的女朋友因为离别会分手,报过女德班的张姐亲自上阵,苦口婆心地先是用女德教育那一套对黄长厂女儿一番洗n,接着就要黄厂长女儿证明她是爱自己儿子的。

方法是:在胳膊上烙上儿子的名字。

真爱要用决心与奉献来证明。

张姐的儿子,吹边风,诱导说:这是真爱的代价。

黄厂长女儿居然照做了,可见魔音入脑,害人不浅。

女孩疼痛难耐最终告诉了妈妈,黄厂长的妻子看着女儿雪白粉嫩的手臂上,烙着血红燃烧般的三个大字,哭得撕心裂肺,说给黄厂长听,张姐教唆女儿烙字的事。

黄厂长怒了,一向斯斯文文,信奉不打女人的他,与张姐撕打在一起,状若若颠狂,局面混乱不堪。

用自残身体来证明的真爱,施加一方有真爱吗?

胆小的,怕疼的,就问你还敢奢望真爱吗?

如果你怀疑,会有黄厂长女儿这么笨的人吗?

本来快没有了,本来极少了,架不住有人反复煽动,变着花样对意志不坚着魔性洗n。

有书,这篇美化自残,鼓吹《真爱的代价》的文章就是。

有书,请道歉:读了真爱的代价,试问谁还敢真爱?


2.有书文真爱代价的故事


文章中歌颂的女主,三国时期的夏候令女。

她为了给新婚不久去世的丈夫守节,为安心当一个不改嫁的寡妇,文中第一部分说她断发明志不再改嫁;第二部分说她割掉双耳拒绝改嫁;第三部分说她削掉鼻子逃避改嫁。

这就是作者与平台认同的:真爱的代价(我的天,吓尿了好吗?),就问你还敢相信真爱吗?

如果上面说的只是一个古人的故事,那么下面才是细思极恐的,文章在结尾处拔高升华说:

所以,与其说夏侯令女是“妇女”的榜样,不如说她是所有人的榜样。(真敢说呵!)

古代的三纲五常,今时的女德教育,是对女性恶之源头。

这奴化、物化女性的魅影,居然又出现在千万级粉丝的大号上。

奇文共赏,我们分三部分来剖析一下这篇《真爱的代价》。

有书,请道歉:读了真爱的代价,试问谁还敢真爱?


3.奇文共赏之开头

文章开头举例交待三国时代,很多女性的命运被时代裹挟,然后直接点题:有那么一个女子,为了不被他人左右,她用削骨割肉的自残,来换取忠贞坚守的自由。(题外话:看到忠贞坚守,摔完手机,想抽人)


她就是,名入《列女传》的夏侯令女。


名入这种书的夏候令女,分明是应当被同情,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这本书中的女性都是封建礼教下女性悲惨命运的个个缩影,能名入《列女传》,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封建王朝里,可能是件荣光闪闪的事,颠狂时期,甚至值得在村镇主干道上,立一座贞节牌坊,向人夸耀,垂范后世,以为榜样。


那曾经在华夏大地上出现过的一座座贞节牌坊,用当下的眼光来审视,是荣光吗?分明就是妇女被封建礼教禁锢、扭曲人性的耻辱柱,是本就不幸妇女血泪浇铸的神主牌位。

一部《列女传》更是一部血泪史,它是封建社会男权思想,摧残、奴化女性的科谱教材,它将女人视为男人附属物,私产,并上升到妇德的精神准则,让女性自觉遵守。

就算老公S了,也有一套固定标准来约束女性,根本不考虑女性的人格意愿。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母亲会将女儿的脚趾掰断,包裹起来,弄出三寸金莲,弄出残疾的美,边欣赏边管治。

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由男性以主人的身段出现,来提供喂养,从而听命与男性,成为男人资产,赌博输了还可以用媳妇抵债。


三国乱世,因频繁的打仗而失去依靠的女人数不胜数,社会短暂对改嫁开明的态度,主因是不改嫁妇女乱世中无法独自存活。

就算是夏候令女,生在权贵之家没有宗族照顾也不能独立生活,封建礼教思想的毒瘤,三国时期一直存在,只是暂时被惨绝人寰的战争暂时阻碍了实施。

身体残疾,依附供养关系,人格都不平等,真爱自何处来?

夏候令女,就像是亲手折断女儿脚趾的母亲,已经被封建礼教所训化,固执地安心听命,并以害人的妇德准则做为自己的行为指导生活而以。

“生是曹家人,死为曹鬼”,打死不离婚,不改嫁,这种思想下的女性,用来讴歌真爱,纯粹鬼扯蛋。

《欢乐颂》里的邱莹莹遇到渣男被骗色,二次恋爱时,有chu女心结的男友意外听到邱莹莹失贞的事,立马要与他分手。

邱莹莹愧疚地说,她想等关系稳定了再告诉他我这个污点的。

观众一边倒地认为邱莹莹没有错,怒其不争,悲其没骨气,同时对他男友群起而攻之。这才是正义、理性的三观。

如果有人认为夏候令女可以做为妇女的榜样,邱莹莹这种女孩子该如何活呢?不能因为它文笔美化的好,三观都可以忽视。


就说夏候令女,生于三国时期,做为权贵家的大小姐,不流行试婚或谈恋爱,婚前男女没有见过面,婚后蜜月期刚结束不久,连孩子都没有老公就去世了,他们真爱的基础在哪里呢?

她守的节,分明是封建礼教的对妇女约束的礼节制度,是精神道德标准,不是心悦君兮君悦我的爱情,至于真爱就更无从谈起了。

《烈女传》的产生本身就是带着性别歧视,一句谁让咱是个女人呢,成了多少女性的无奈悲叹。

在倡导男女平等的当下,有时也难掩性别歧视的行为,好不容易才有的进步局面,总有人想扯后腿。

古代时候,毁灭人性的封建礼教,要求女性面对生活,三从四德;面对自己身体与生命,要饿死是事小,失洁是事大,就算摧残身体,也应守护贞洁。

守这种节,不是有病是什么?

生命大于一切,健康的身心是做人的基本需要,真爱要建立在生命与健的基础之上,这才应正确三观的打开方式。

鲁迅说封建礼教吃人,夏候令女就是这种奴性思想的殉道者。

这篇文章把偏激的自残行为当做真爱的代价,将这个价值观粉饰装裱,教化一番,并畅想它成为:不光是“妇女”的榜样,不如说她是所有人的榜样。

请问作者与有书君:夏候令女做榜样,你自己的姐妹或女儿向她学,以文中昌导方式去证明她们对老公的真爱,你接受吗?

你如果接受,就是冷漠,残忍;

你如果不接受,却来鼓动别人做,就是虚伪;

如果你接受并诱导他人照做,那就是作恶。

有书,居然通过审核并上稿,标注深刻,意思写得真好,很认同。

助恶者,恶之帮凶。


有书,请道歉:读了真爱的代价,试问谁还敢真爱?


4. 奇文共赏之二正文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说:三国时代夏候家是曹氏政权的核心骨干,夏家千金小姐夏候令女嫁给世家公子曹文叔,蜜月期刚过去没多久,在他们还没有一儿半女的时候,曹文叔就突然因病去世了。

而三国时期,是个鼓励寡妇再嫁的年代。

所以,和大多数的父母一样,夏侯令女的父母,在女儿按照礼制给曹文叔守完丧后,就准备把她接回家来,给她再找个好人家嫁了。

作者为了增加感染力,描绘了夏候小姐思想丈夫的情状,这是意测,传记中没有记录。

作者的引伸落脚点是:夏候令女为了守住心中所爱,决定守节一生,不再改嫁。

为表不改嫁的决心,剪断头发明志。

第二部分说:家人及邻里有人议论,夏候令女应当嫁,传她坚持不了太久,一段时间后家人及身边人都劝说夏候令女改嫁。

夏候令女听到流言蜚语为表达为真爱守节的意志,自己动手割掉了自己双耳。

这种行为说明她是个阴狠、情绪极端化的女人啊。

作者用如诗的语言说:如果这双耳朵再也听不到爱人的蜜语甜言,只能听到流言蜚语和恶意揣测,那还不如没有!

这分明是父母与身边人实实在在的关心,何来恶意?守节价值观的毒种的太深,她当做正义德道来坚守,逆耳忠言入不得心里去。

难得有这么开明的父母,却遇到这么偏激的女儿,心疼又心酸,无奈又无助,真的该好好可怜这对夏候父母。

别说夏候小姐所谓真爱立不住脚,就算有真爱,我们理解可她的观念,这种极端的行为反派,能做为妇女的榜样吗?

文章第三部分:司马政权替代曹氏政权,司马家诛杀曹魏宗亲,怕被牵连的G员纷纷变节,向司马家投诚。

作者说夏侯令女的父母这次不再理会她的个人意愿,上书断绝她和曹文叔的婚约,强行将她接回家,并再次打起逼她改嫁的念头。

夏候令女的做法是:再次拿起尖刀,削掉自己鼻子,用鲜血和世人表示:她不愿改嫁。

并说出一句颇具口号性话: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仁人不会因盛衰而改变节操,义士也不会因存亡而改变心志。不与曹家切断关系。


这疯狂女人的疯狂之举,如果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亲人身上,是何等痛心疾首的事,为了自己虚无飘渺的守节观,分分钟钟可能连累父母与整个家族的毁灭。

这种自私的行为,抛开历史的局限的背景原因,不好枉加指责,但今天对她的行为赞颂,引为榜样,断不可取。

幸运的是她感动了敌人,所谓感动也就是她无足轻重,影响不了局面,还能为新皇权的宣传服务。

夏候令女,我们不忍怪她,就像不忍责怪那些将女儿脚趾掰断裹脚的母亲,她们就是那样被训化出来的。

做为当代人的我们需清醒:可以悯其情,不可学其行。

拿来做榜样,算了吧!


有书,请道歉:读了真爱的代价,试问谁还敢真爱?


5. 奇文故事总结


作者也感觉,夏候令女行为是因为爱情说不过去,拔高说:但其实,夏侯令女第一次举刀自残,的确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

可她第二次举刀割鼻,却已经不再是因为她的个人感情,而是为了她心中的正义守节。

乱世之中,权柄更移,哪有什么正义可言,文中以三国陈琳反复无常,没有气节来烘托夏候令女守气节,就算夏候小姐认为的气节正义是说得通,这与真爱有什么关系?

读夏候令女,让我想起冯小刚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里的范冰冰演的李雪莲,为一个错识的执念,将本可以过好的一生,搞得稀烂。

作者最后煽情地总结:

所以,与其说夏侯令女是“妇女”的榜样,不如说她是所有人的榜样。


因为往往因为有她这样“不识时务”的倔强人,才给这死气沉沉又充满虚假的乱世,带来生机和希望。


让人们相信:


无论世道多乱,总是会有人,愿意为了心中的正义,坚守到底。


守节,正义,自残,哪个与真爱有直接关系?

真爱的代价到底是什么,是守节,是自残,还是对正义的坚守?

妇女的榜样,所有人的榜样;生机与希望,在哪里,你在逗我吗?正义又是什么?还要坚守到底。(此处省去一万字的脏话)


你说的夏候令女所带来的生机与希望,有书君与作者,您能出来再说透些吗?

我记得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讲到岳飞,说他文武双全,堪称完人,最后不忘提醒说他有封建愚忠思想,以致被莫须有冤害。


老师让学生以岳飞为榜样,学习他人品与文韬武略,不可学他愚忠。岳飞生于忠君思想的年代,愚忠很正常,不该受指责,但这不是说当代人可以将愚忠当做正确的榜样。

同样夏候令女的故事,如果非要将之树立为榜样的话,同样需强调,守节与真爱无关。

真爱的代价就是抵制《烈女传》与女德教育等所代表的灭绝人性的封建礼教,呵护自由平等的爱情模式。


有书,请道歉:读了真爱的代价,试问谁还敢真爱?


6. 反驳因由

有书,请道歉:读了真爱的代价,试问谁还敢真爱?


原因一,黄厂长的女儿我认识,肉绽开的烙印谁到看谁会心疼,当然受女德洗脑的张姐,外表和善与人无害的她认为得正常,她儿子很得意。自残是真爱的代价事,需杜绝发生。

原因二,有书的文章已经有10万+的阅读量,依据1%的人认可来推测,其中如果有1%的人采取了行动,那也是吓人的数量,就算只有一个像黄厂长女儿的人做了,也是可悲的后果,既然知道了,当发一言,以示警。

原因三,那篇文章的下方评论留言已经足够让人惊恐,赞同附和,甚至有人说要同棺共枕,殉情的节奏。愿发一言,说服一人亦可心喜。

家有女眷,何忍无视。


有书,请道歉:读了真爱的代价,试问谁还敢真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代价   愚忠   封建礼教   厂长   美文   榜样   夏侯   正义   妇女   儿子   女儿   父母   思想   女性   作者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