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蔫子”老头儿的“多事之秋”


文 图/江大师


“多事之秋”,指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动荡不安的政局。这个成语出自唐代的崔致远《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况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这与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现实南辕北辙,因为我的“多事之秋”则都是好事、喜事,因此必须以引号框之,以示只借用其字面之义。


“爆蔫子”老头儿的“多事之秋”


其一:首次“享受”过“重阳节”的待遇。

单位通知本老头儿,在某日要为退体人员过节, 既要聚餐还有节日礼物!

一年一年又一年,年年都有“重阳节”。“重阳节”应该在所有的节中,算是一个大的节日。这个节日,专门为屙尿打湿鞋的爆蔫子老头而设置的。起源于何时,懒得查阅资料,反正有些年头了。

小时候,看见一群人过节,觉得十分可笑,他们怎么变老了呢?还天真拍手称道:我们不会老。


“爆蔫子”老头儿的“多事之秋”


时间一晃荡,我已由天真可笑的小儿突变成满头白发的老者。静下来一想,是我走快了?还是时间跑快了?无解。

记得我在为老者过节,天很高,云很淡,秋高气爽,精气神很足。

现在,别人给我们过节,风雨飘摇,秋风凉体,秋雨绵绵,高兴也高兴不起来。

幸好,虽然垂垂老矣,尚能酒半斤、饭半斤。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爆蔫子”老头儿的“多事之秋”


其二:获奖

中秋之夜中雨,没有会到嫦娥,颇为郁闷。

不久,获悉敝人的小说集《窗外有月亮》,榜上有名,荣获两年一度市文学艺术奖的二等奖,确有些意外。我写小说,并非想拿什么奖,只是表达心声而已,把我感觉的人和事,通过思考,用白描手法,呈现给亲爱的朋友和读者。着力把一个地域的民风、民俗、民情,原汁原味摆上餐桌,供读者享用。我将不遗余力,砥砺前行,把小说这道“美味佳肴”炒得色香味俱全。


“爆蔫子”老头儿的“多事之秋”


看别人写篇好小说容易,自己动手写篇好小说难。这便是世人说的:眼高手低。一个作家,不是高等院校能培养出来的,而是来至社会人生,只有这片肥沃的土壤才是培养作家的真正源泉。

创作很艰难,来不得半点虚招,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自我欺人,不能哄弄世人,不能抄袭,不能欺世盗名。创作要勤奋,要脚踏实地,不受灯红绿酒的诱惑,耐得住寂寞。

准确讲,我不是一个什么作家,仅仅是个爱好文学的“爆蔫子”老头儿而已。


“爆蔫子”老头儿的“多事之秋”


这个秋天喜事多,虽然也包含了些许岁月的苍桑,但自感体魄尚壮,量来日也不会太少。

这样的“多事之秋”也挺好。


“爆蔫子”老头儿的“多事之秋”


注: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老头儿   多事之秋   知本   当涂   之义   指事   县令   重阳节   老者   美文   世人   可笑   天真   节日   作家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