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里,有心心念念的荞面


文/山中岁月


小城里,有心心念念的荞面


小城虽小,商业竞争同样不小,门脸变换之快,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每条街上荞面馆的“存活率”却是最高的,有的“半百”老店仍然门庭若市,小城人对荞面的偏好程度可见一斑。

有家荞面馆开在小东街,背后就是公园。远远地就能看到,一面写着“荞面”蓝底白字的幌子随风飘曳,立马满口生津。

老式的小青瓦房,高及小腿的门槛被踩得凹凸不平,实木桌凳都被磨得油光锃亮的,就像现在玩家们手里的佛珠被盘出包浆来一般。

每次落座后,就高声喊到:“老板儿,一碗荞面,多放花椒!”,话音未落,老板儿已接住了话茬:“好呐,稍等就好!”。这种简洁的对话,小店里每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却是百听不厌,似乎成了吃荞面必不可少的过场。


小城里,有心心念念的荞面


吃荞面还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看掌柜压制荞麦面的过程。荞面是利用杠杆原理榨出来的,掌柜将一小砣预制好的荞麦面团塞进一个木臼里,把压面杠上的一个活塞状木棍插进木臼,然后胳膊肘弯着吊在压面杠上,到及腰高后,改用双手从上往下按,利用体重把荞面从木臼下方压出来。压到底以后,掌柜顺手一抹,荞面就直接掉进锅里。压面既是体力活儿又是技术活儿,如果是体重比较轻的女士,压面的时间就会大大加长,你都担心她吊在上面下不来。

荞面是一碗一压。碗里的基本调料酱油盐巴等是提前备好了的,荞面压出来后,也没看见开水翻滚,只见掌柜在锅里拨弄几下,便捞起来了。然后,放上一小撮葱花儿、几粒炒黄豆和一勺切碎的干竹笋颗粒,再用装着花麻粉的竹筒抖几抖,花椒粉便从竹筒的几个小眼儿里均匀地撒在碗里,一碗地道的荞面就呈现在面前了。桌子下有一横杠,刚好可以把双脚舒服地放上去。有的食客们嫌味道不够“厚”,还要就着几瓣蒜才过瘾。走出荞面馆的人,一个个都热气腾腾、红光满面,十分满足的样子。


小城里,有心心念念的荞面


第一次吃荞面是十来岁时,被家人带着进城享用的。那种麻辣酸爽、对味蕾的全方位刺激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因此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外地工作的那些年,心心念念的就是荞面。每次回家,一下汽车就直奔荞面馆,只有吃了这碗面,才能确认到家了。


小城里,有心心念念的荞面


喜欢荞面,还因为读过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篇小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小说描述身处逆境的母子三人与命运抗争过程中,受荞麦面馆老板夫妇礼遇和厚待的故事。母子三人面对艰难生活的守信诺言、奋发向上的精神,使人为之动容。而面馆老板夫妇的善解人意、体恤他人,让人肃然起敬。细节描写生动细腻,感人至深。小说仅四千来字,读来却感到扑面而来的人性之美......

从那以后,对荞面便多了一层好感,里面被融入了醇厚的人情味儿。

明早,又该去荞面馆了。


小城里,有心心念念的荞面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东街   实木   存活率   压出   半百   心心念念   板儿   竹筒   荞麦   活儿   母子   美文   小城   掌柜   夫妇   城里   体重   老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