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瞥一眼向荣街


文图/樵苏无忌


东门向荣街、正东街一带,从去年就开始打围拆迁,至今进展缓慢,呈拆而不建之态。坊间的传说莫衷一是,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东门片区巨变的前夜......

今天路过,悠转一圈,当年的车水马龙荡然无存,满目的冷清破落,残垣断壁,清澈的洗脚河不知道何时停止了欢快的歌唱。

崇州这城,据说有2000多年历史,为秦相张仪圈地而成,制式一直保留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明代因战乱城墙毁坏修复过一次,城有四门洞。

出东城门洞,是通往三江双流新津的咽喉要道。城门洞内是正东街,城外是向荣街,民国风貌的小青瓦建筑群,鳞次栉比。


再瞥一眼向荣街

近两年因为拆迁,世居东门的几位文友最喜欢叨道这一带的掌故人文。虽不是当地人,此地我也略知一二。

八十年代初,向荣街给我的印象就是商家林立,商贸发达,有一家"洗脚河饭店"很有名气,只是街上老堵车。除了六、七百米长的向荣街,都是农田。

出城向荣街右边,那时曾有一家加工筒状米花糖的店铺。大冬天,我十二岁的弟弟曾独自步行前来,用大米换取米花糖后,在乡间当起了小游商,两分钱一根,生意还不赖。弟弟打小就表现出相当的经营意识和才能。

二十多年前,交通改道,向荣街繁华不再,有几家经营自行车配件的商铺并排着。再后来,我知道这里有三家美食,一家猪耳朵豆花饭店,一家摆在城关医院门口的夜烧烤,还一家烧海椒饭店。

岳父家解放前就置业在正东街居住。据他说,他的父亲当时在为川军师长伍佩英做事,骑高头大马,穿偏耳子缀红缨草鞋,斜挎驳壳枪,威风八面。他打小就在城门洞一带溜玩,城墙有几层砖他清清楚楚。东门一带五座庙怎么分布的,崇一中创始人龙应铭的家龙家大院在哪,龙本人后来又葬在哪,岳父大人一杯清茶能摆上大半天的龙门阵。


城门洞有两家修自行车的,还在这条凋敝冷清的街道上讨营生。其中一位60多岁的师傅,乐呵呵的。多年来一直帮我修这修那,不用耗材他就坚决不收费,且手脚麻利,倚马可待。人家不收钱,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向他敬一支香烟。即便如此,仍觉得自己贪小便宜,伧汉粗妇一般。


今天我又去,还是没收费,他还说"老熟人,帮个忙咋能收钱呢"。我说,这么多年,马上拆迁你也要搬了,我还不知道您贵姓。他笑着回我,姓贾,民国初年从他祖父起就住这儿。他已修了30多年自行车。他是农民,这次拆迁安置费比城里人少很多。

贾师傅也许不富裕,但挣钱有原则。某只有佩服!


再瞥一眼向荣街

东门

这一带,是小城最后被开发的街区,恰似不被命运待见的“丑小鸭”。今后改造成什么模样,不得而知。

唯企洗脚河再现清澈,能听得他叮咚的一路欢唱......


再瞥一眼向荣街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崇州   新津   双流   东街   倚马可待   耳子   小青瓦   东门   岳父   城门   城墙   美文   冷清   清澈   多年   饭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