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两种人最怕天津人,第一是艺人,第二是厨师


先说艺人,这里说的艺人,是指旧时的京剧演员。那时候称戏曲演员是“戏子”,成名之后,被人们尊称为“老板”,马老板、谭老板、梅老板、奚老板……这些老板在天津全有戏缘儿,人缘儿也极好。几位老板来天津唱戏的时候,无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我都去看过,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剧场里更是气氛热烈。从一出场就是一个碰头好,然后一句一个好,看戏的人比唱戏的还要累。直到一出戏唱完,观众还是连连叫好,老板们只好连连谢幕,有时候要一连谢几次幕。就这样,戏院外面还围着许多戏迷,一定要等着瞻仰这些大艺术家们的风采,那场面才真是令人感动呢。


尽管天津人对艺术家的表演如此热情,但是,你可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以为天津人好侍候,只要给他们看个热闹就是了。梨园行多年来有一句老话,说是“北京学成,天津走红,上海赚包银。”徽班进京之后,北京成了中国京剧艺术的基地。所以,要想学戏,就必须到北京去拜名师,进名班,这样才能学到真功夫,也才能真正学到“家”。但是,北京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北京的戏迷们无论什么戏都爱看,而且人家北京人看戏看的只是一个演员的长处,只要这个人有一点长处,北京人就捧他,绝不会把一个角儿毁在北京人的手里。


但是,一个角儿只在北京唱红了,还不行;这就像是温室里养的花儿一样,没有经过风雨,没有见过世面,也就经不住风吹雨打;到了外面,不一定就能打出自己的天下。所以,一个演员在北京学好戏之后,他就必得找一个刁钻的地方去考验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有了根基。到什么地方去最好?那就是到天津。只要一个演员能在天津唱红了,那他就能走遍天下不害怕了。因为,再刁钻,谁也刁钻不过天津的观众,天津的观众都认同了,天下也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京剧艺人为什么只有到天津才能“走红”?因为京剧在天津有根基。早年的“京剧大王”谭鑫培,幼年时随父北上,第一站就是天津,后来又在天津成亲,随后才去了北京。京剧老三杰之一的余三胜,和他的四弟余四胜,更是在天津长期演出。余三胜的孙子余叔岩,自幼在天津习艺,后来以小小余三胜的艺名在天津唱红。京剧名丑刘赶三,去世之后,人称“少了赶三无名丑”,是天津人。被天津人称为是“老乡亲”的孙菊仙,人称是老生新三杰其中的一位,也是天津人。据前辈学人陶菊隐先生记载,当年“老乡亲”唱戏的时候,天津人视为是一大盛事,“老乡亲”所到之处,路人围观,其情其景,颇为壮观。


天津出了这么多的京剧名家,可见天津人对京剧是有自己的欣赏标准的。天津人看戏“刁”,主要是因为天津人懂京剧,而且是严格要求,绝不容许一点马虎。天津人看戏不给任何人留面子,只要是看出毛病来,当场就给你一个下不来台,天津人起哄,那是绝不手软的。


据说上世纪30年代,马连良老板来天津唱“王佐断臂”,不小心在唱戏时,将“断”了的左臂摇了一下,当即,二话没说,台下就把茶壶飞上去了。马老板什么话也没说,退票谢罪,一走了之。直到多少年后,马老板再来,好好侍候天津爷们儿一出好戏,这才把人缘儿找回来,从此,才又在天津唱起来了。


天津人看戏刁钻,辈辈如此。老一辈飞茶壶,喊倒好的事就不说了。到了新一代,比起老一辈来,那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了。上世纪50年代,北京一位名家来天津唱戏,新社会了,艺人的地位提高了,已经是艺术家了,而且唱戏也是革命工作,大家应该有点阶级感情了吧。谁料天津人不讲这套,你唱戏就得好好地唱,不卖力气,我照样给你喊倒好。当然,飞茶壶是不可能了,因为自从解放之后,看戏不许喝茶了,座椅前面的那把茶壶没有了,想“飞”,也没的好飞了,就只有喊倒好了。

那天,这位京剧女艺术家也没有小看天津人,她也许知道天津人难侍候,唱戏时还非常认真。只是唱着唱着,她一失手,把正在耍的花枪掉下来了,立时,满戏院一片倒好,声音宏亮,气势磅礴。天津人真是不讲情面,演员在台上失手的事是难免的,一失手就给人家来个下不来台,也未免太过分了。但是天津人有天津人的想法,天津人看戏和北京人不一样。北京人有钱,看戏是一种消遣,尤其是北京的老八旗子弟,人家有的是钱,有的是时间,看戏就是一种消磨,唱好唱不好,人家明天还是这个时间准来。天津人就不行,首先,天津人的钱挣得不容易,用天津人自己的话说,那是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儿挣来的,好不容易看一场戏,偏赶上你失手,你说说他能不给你喊倒好吗?你说明天我再来侍候你,对不起,你有时间侍候我,我还没有时间再来呢。我就是今天有这么点工夫,有了这么一点钱,你失手,可以明天补上,我今天买票的钱,明天谁还会给我?所以,天津人看戏,就是看的这一回,也就是要你万无一失,一步成功。但是,只要你好好“做活”,天津人也真捧你,天津人叫好的劲头,哪里人也比不了。天津人只要看你唱得好,用心,天津人叫好的嗓门,比你唱戏的嗓门儿还要大,那才是真正从心里给你叫好呢,绝不像北京人那样,看着好戏,也是斯斯文文,最多就是点点头罢了,天津人说那是“臭”!


厨师说天津人难侍候,自然是说天津人嘴“刁”。天津人吃东西要的是本地味道,认为什么全都是本地的好,本地白菜、本地萝卜、本地鲫鱼,最近还有了本地带鱼。天津本地哪里会出带鱼呢?带鱼全都是舟山群岛的海产品,但是你说这是舟山群岛的带鱼,他不买,你一定得说是本地带鱼,天津人才肯买,而且吃起来也说是香。


天津人到了饭馆,那就更要嘴“刁”了。天津人的嘴刁,不光是在菜式的色香味上“刁”,天津人的嘴刁,是全方位嘴刁,什么都刁,而且刁得有道理,刁得有水平,刁得让人口服心服。吃红烧鱼,厨师要把活鱼拿上来给主家看,这条行不行?是活的不是活的?一切要让主家看清楚。你说可以了,当着你的面,把这条鱼摔死,免得你说我把鱼换下来了,也免得烧出来你说不是味。就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笔者还亲眼在饭馆看见过一位难侍候的爷。这位爷要吃熘鱼片,鱼片烧好之后,端上来,他只尝了一口,便说有土腥味。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土腥味。但那时,那位爷这样说了,厨师就马上把菜端走给他换了,再尝,说是没有土腥味了,这才算没有出事。当然,最后结账时,两盘鱼算在一起了,你说土腥味了嘛,既然你嘴刁,你也就不能怕花钱。烧两盘菜,你只吃了一盘,人家乐不得呢,有钱你就嘴刁吧。


天津人吃包子,就说是狗不理包子吧,一定要一只包子18个褶儿,17个褶行不行?不行。18个褶怎么就好吃?不知道。反正你狗不理的包子不够18个褶,他就敢不给你钱。在过去,他就敢闹事,弄不好,把桌子踢了,你也要给人家把18个褶的包子端出来。天下人吃包子数褶儿的,全都是天津人;天津人有钱就是要讲究,不好好地侍候天津人,你就休想做生意。


天津人为什么难侍候?因为天津人有自己的哲学。前面已经说过了,天津人的钱挣得不容易,好不容易挣来的钱,花得不见“亮儿”,心里窝囊。所以天津人花钱,要的就是一个难侍候。而且天津人有一种外地人没有的自尊心,你不把事情做到家,他认为你是看不起他,所以他就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再有,就是天津人有一种自己的生活信条,有钱就是大爷;今天有钱今天是大爷,明天没有钱,明天我就不是大爷;是大爷的时候,你要好好地侍候我,不是大爷的时候,让你侍候我,你也不侍候。这就是天津人的活法儿,天津人说这是“有今天,没明日”,要的就是一个“现在”。


天津人难侍候,也是好事,正是在这种近乎严酷的条件下,才最造就人,也才最出息人呢。


摘自《其实你不懂天津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天津人   带鱼   刁钻   腥味   茶壶   天津   京剧   北京人   美文   北京   厨师   大爷   包子   艺人   有钱   演员   老板   明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