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记忆中的天津“三不管”

笔者小时候,自然也到过“三不管”,天津的许多大饭庄、大戏院就在“三不管”地界之内,笔者平日随家长出来吃饭,或者是随家长出来看戏,就难免要到“三不管”来。虽然说“三不管”不是一个好地方,但是只要你不去那些不好的地方,就是再乱的地方,也仍然是有你去的好地方的。“三不管”的乱,只乱在那些花街柳巷,只乱在那些下等茶园、书馆,正当的饭店、戏院,永远是规规矩矩的好地方。


就是只去那些饭店、戏院,当时“三不管”里那种繁华景象,也是令我们这些孩子们瞠目了。大街上那么多的人,那才是人山人海,车子在人海里穿行,你真担心会有走不动的地方。坐在车上,越过黑压压的人群,街道两边真是数不清的字号,字号门脸下边,就是一排一排的小吃摊。当然,再里面的情形,我们就看不到了。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自己去过的地方虽然也在“三不管”界内,但一切地道的“三不管”货色,却并不在这里。要想看真正的“三不管”,你还必须走过大街,真正到了里面,也就是到了“三不管”地界内,你才能找到“三不管”。只是,在那里面,人们就不这么斯文了,在大街上,还是穿长衫的人多,而到了里面,穿长衫的就不多了,那是一个穿短衣裤人的世界,就是穿上长衫,也不会得到任何特殊待遇,到了里面,大家就一律平等了。


但是,就是在大街上,你已经能看到“三不管”的一些特色了。当然,第一就是人多。再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穿短衣裤的人走在路上都理直气壮,他们再不像我们在一般地方看到的景象那样,穿短衣裤的人在穿长衫的人面前,必得规规矩矩。就说我们每天上学吧,学生们走在路上,那些做小生意的人、拉车的人和做粗活的人,就要规规矩矩地给学生们让路。其实学生们也是规规矩矩的,也没有盛气凌人,但人们都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谁也不能乱了方寸。只是,到了“三不管”,大家就平等了,穿短衣裤的人,再也不必给什么人让路了,马路是大家的,谁都有权利走。而且,在“三不管”,许多穿短衣裤的人,走在路上,还横冲直撞,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看着就让人有点害怕。


再一个特点,到了这里,能够看到许多妖艳的女子,这些人,在许多地方是看不到的,或者说天津有许多地方是不许这类人出出进进的。但是,在这里,她们却公开出入,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卖弄自己的风骚。那时候,我对这类人的印象就很深,记得她们头上都戴着一大朵鲜花,在大街上走来走去。


等到上了中学,几个小伙伴凑到一起,说起“三不管”,人人都有一种神秘感。因为从小就听家长说那里是一个可怕的地方,所以长大之后,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到那里去看一看。于是大家约好,定了一个时间,便成群结伙地到“三不管”去了。走进“三不管”一看,倒也没看见什么可怕的事,而且人们对于这几个学生到“三不管”来,一点也不注意,只管由我们各处走走看看,根本就没有人把我们当做是一回事。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是家长把我们骗了,这里并不像家长们平日说得那样可怕。


走着走着,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看见人多的地方,也就凑过去要看看。记得那次最大的惊喜,是看见了双头人的表演。一个大圈儿,四周用布围上,入口处有一个女人在大声地吆喝:“看双头人啦!”再看那布围墙上,还画着一幅美女图,长着两颗人头。这是一定要看一看的,收费也不贵,也就是相当于一根油条的价钱吧。几个小同学一商量,大家就一起进去了。果然见布围墙里坐着一个长着两颗人头的女孩子,旁边坐着一个女人,坐在旁边的女人就向坐在中央的双头女孩问道:“你几岁了?”回答说是16岁了;然后又问:“你吃什么?”回答说是牛奶面包;接着又问了一些无聊的事,随着人流,我们也就出来了。走出布围墙来,大家才惊呼是上了鬼当。世上怎么会有一个人长两颗人头的事呢?于是几个同学便一起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但她们两个人被人用一种什么办法绑在了一起。若不,为什么只让她坐着呢?如果是双头人,让她走几圈,岂不是更叫座吗?假的,完全是假的。我们当即还在大街上做了一个实验,两个同学站在一起,后面的一位同学脑袋伸过来,把下巴架在前一个同学的肩上,果然也是一个双头人。明白了,这就是“三不管”的街头艺术,什么天下奇怪的事全有。后来,笔者在一部小说中对此做过描绘。这里面不仅有双头人,还有美人鱼,就是一个光着上身的女人,躺在一个大玻璃水缸里,自然这种表演涉嫌色情,我们没有看见过。但是吃草的、吃玻璃的、吃帽子的,我却全都见过,不过这些表演,那是一点也不能做假的,因为我亲眼看见那些人是把一顶帽子一口一口地吃下肚里去的,你说那能假得了吗?

看过假的之后,自然就要看一看真的了,什么是真的呢?“三不管”里真的可就太多了。这里有打弹弓的,那绝对是真的了,一只泥球抛到空中,拉直弹弓,把弹子打出去,正好把空中的球打得粉粉碎,这里面是一点也不能掺假的。再有吞铁球,把一对铁球吞进胃里,走一步,还听见铁球在胃里叮当做声,再把铁球吐出来,铁球上带着鲜血;谁敢说是假的,他就让你也吞吞看。还有更不忍目睹的,就是吞宝剑了,一把三尺剑,放在嘴里,眼看着一点一点地吞到肚里去,那情景,没有点胆量的人是不敢看的。我们这些小弟兄,也是看着看着就闭上了眼睛。既然看不下去,为什么不走开呢?“三不管”的规矩,你既来了,就必须看完,半路上走开,他说你破了他的风水,说不好,他会给你点颜色看看的。


这里自然又要说到天津人的一点规矩,那就是明明看着没有多大意思,但也要看完。凡是做艺的人,都要在开始表演之前,先说一套开场白,在这开场白里,他先说自己的来历,然后再说几句客套话,说完这些之后,他就要使栓马桩了。这时他就要向围观的人们说道:“做我们这行的人,不恼别的,我们就恼一种人。这种人早也不走,晚也不走,到了我们练完了,一腔子力气卖在了这里,他转身一走,不光是不给我们钱,还将花钱的爷们儿带走了。我们将这种人好有一比,比作什么?这种人就好比是往我们的饭碗里扔了一把沙土,简直是缺了德了。”有他们这样一说,你说看热闹的人还有谁敢走呢?


就这样,无论好看不好看,我们都得一处一处地看着,看过了这些表演之后,我们又往里面走,就到了演唱的地界了。这里自然也是一个人圈儿又一个人圈儿地围着,只在中间多了几条板凳,也就是中间坐着一层人,再外面才是立着看的。这里面有说书的,有唱大鼓的,也有唱曲艺的,自然还有说相声的。记得就是在那一次,我们挤到了说相声的圈子里。正好是两个艺人说一个什么段子,说着说着,就有一个人学起了老太太瘪嘴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另一个艺人又学起了瞎子的样子,再后来又学起了种种残疾人的神态来了。当然围看的市民们开怀哈哈大笑,然而我们这些学生,却觉得很下流。但是,我们还是礼貌地给了钱,艺人们也向我们致过谢,大家就算是够意思了。只是过了多年之后,我在电视台的节目中,却又看到一位艺术家也在表演老太太唱歌,那神态、那风采,和我小时候在“三不管”看见的那种下流表演一模一样。后来,又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这位艺术家在表演瞎子拉二胡,其情其景,又让我想起了昔日天津的“三不管”。真是万万没有想到,那时候“三不管”的下流表演,今天居然堂堂正正地上了电视台的节目。


“三不管”的游乐场所,确实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其中绝大多数是低级趣味,但是,也出了不少艺术人才,有许多后来很有名气的艺术家,都曾经在“三不管”表演过。


“三不管”也有“三不管”的规矩,就是在我们几个学生东游西逛的时候,走到一个书场门前,才要往里走,这时立即就过来一个人,一伸手,就把我们几个人拦住了:“学生们留步,还是到别处看看去吧。”这大概就是中国式的少儿不宜了。只是,那时候人们不知道什么叫作少儿不宜,这类地方门外都有一个人看管着,遇有学生要进来的时候,伸手拦一下,免得被学生家长找上门来,说不好就砸了饭碗儿。


见识“三不管”的下等妓院,那是后来的事了。当时似乎是要去一个什么地方,有几条路可以走,只是时间实在是等不及了,无奈只好穿过一条叫作赵家窑的小胡同。自然,有的人胆小,说那地方是不能去的,可也有的人胆子就大,说咱们几个学生怕他个什么?妓女们总不会把几个中学生拉进去的。于是几个人壮着胆子就向赵家窑走去了,及至到了赵家窑,大家这才大吃一惊。小胡同很短,最多也就是二百米,但是很狭窄,把胳膊伸出来,手就能摸到对面的墙壁,妓女们就站在自己的院门口,身子倚着门槛。我们亲眼看着行人是如何被妓女们拉进到门里去的,也有的妓女拉不到人,就只倚墙站着,嘴里不停地向过路的人说着:“进来坐会儿。”看见我们几个学生,她们自然什么话也不说,抬一下手,就放我们过去了。可是就在我们前面,我看见一个男人被妓女把帽子抢走了,那个男人喊着要帽子,可是又不敢进去,就站在门外冲着里面喊叫,逗得满街的人哈哈大笑。

解放以后,进到旧日妓院的院子里,那就是为了别的事了。当然旧日的妓女们早就没有了,而新搬来的居民们,一说起自己的住处原来是那种地方,就表现出一种极大的厌恶。


从表面上说,“三不管”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再说到深处,那就是黑社会势力了。这里面有清门、洪门,也就是青、红帮,再有就是各种各样的地痞流氓,当时,无论是卖艺还是卖身,全要受那些人的欺压,真是一个暗无天日的地方。


摘自《其实你不懂天津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铁球   天津   圈儿   长衫   围墙   下流   美文   妓女   帽子   也就是   样子   家长   同学   自然   地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