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孩子不用努力也能考得好,真的有天生聪明的孩子吗?

大家好!我是孤雁,今天与大家分享由肖兴荣等编写的《儿童学习力:问题、规律与应对》一书中,家长应如何用正确的的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方面的内容。

经常有听到某某人聪明,不怎么用功读书就能考出好成绩,于是很多家长都陷入一个误区,以为真的有不用努力、天生聪明的孩子。甚至有的为了表示孩子天生聪明,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孩子用功的状态。事实上有没有天生聪明的人呢,看看心理学家是怎么说的。

聪明的孩子不用努力也能考得好,真的有天生聪明的孩子吗?

心理学家认为,知识在每个人大脑中的展示和储存的形式是不同的,这种呈现方式称之为知识表征。知识表征相当于我上一篇文章中说的陈述性知识的表现形式。每个人的思维、想象也是根据其大脑中的知识表征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用猜棋子位置的实验来说明。随意摆一盘棋局,让棋手们看一眼,无论高手、初级、新手不同级别的棋手,记住棋子位置的数量几乎没有区别。但如果棋局曾经是某人研究过的,高手能记住66%左右棋子的位置,普通新手只能记住18%。

这样的差异是因为高手曾经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过别人的棋局,他的大脑中对这种棋局进行过反复的练习揣摩,有了很深刻的记忆,并不是他天生聪明的原因。

由此可得出,要想让孩子学习更高效,没有捷径,只有刻意反复练习才能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只有多多储备陈述性知识,多多运用策略性知识,相互促进丰富,反复练习,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找到关联的技巧,才是学习的最佳方法。

聪明的孩子不用努力也能考得好,真的有天生聪明的孩子吗?

回到文章开头说的有的孩子不用功就能考出好成绩的现象。即使外人可能看上去真有这样的孩子,可能在小学阶段,有的孩子临时抱佛脚用功一下也能考出好成绩,但到了初高中,这种临时突击就很难会继续长久地维持。既然聪明是要靠多练习,那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怎样去练习呢?

不同年龄段的知识表征特点是不同的,所以练习的策略也不同。

学龄前的儿童是以形象编码为表征的(实物、图片等),这个阶段让孩子多接触各种实物形象的东西,利用实物教会孩子数字及简单的加减。如1个苹果再加1个苹果等于2个苹果,这样类似的游戏,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

小学阶段孩子的思维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但还是以幼儿的形象思维为主,太抽象的理解不了。这时,家长和老师要借助具体形象的东西作辅助,帮助孩子理解加减分数等抽象概念。比如,让孩子分蛋糕,3人之家就分3分,然后每人1份,告诉孩子每人都是分到了1/3的蛋糕,3个1/3合在一起就是整个蛋糕,就是1整个蛋糕。

聪明的孩子不用努力也能考得好,真的有天生聪明的孩子吗?

到了初、高中,孩子的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形象思维还是有一定的作用,不能跳过一些例子、图片、生活现象,否则一些太抽象的道理,也是不容易吃透的。这个阶段要多练习把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要引导孩子善于总结规律,掌握一类的东西,而不是做一道道习题。比如,一根棍子能撬起一个重物,这是杠杆原理,这个棍子可以是滑轮、扳手、剪刀、跷跷板等等其他东西,都归类于杠杆原理,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用杠杆原理来解决。

聪明的孩子不用努力也能考得好,真的有天生聪明的孩子吗?

明白了孩子思维发展的不同特点,就要遵循规律来,孩子才容易掌握新知识,才有学习的兴趣。如果小学阶段跳过形象思维,直接给孩子讲奥数、推理,孩子理解不了,靠死记硬背,就会觉得学习很痛苦,造成厌学,就太不值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聪明   抽象思维   孩子   形象思维   表征   棋局   杠杆   棋子   用功   美文   抽象   蛋糕   思维   阶段   努力   东西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