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少和孩子谈学习,多让孩子亲历日常生活、参与家庭事务的实践

家有学生娃的父母,大多把学习当作是唯一且全部的事,在家或难得放假出门,总是见缝插针地一有空就问孩子学习的事,弄得孩子全身心都不自在,总感觉没有片刻的自由,人生除了学习就没别的乐趣了。

父母越是迫得紧,孩子越是讨厌学习,不想和父母说话,精神状态非常不好,只想着怎样逃避,自然地学习也就没了兴趣,成绩也就好不了。

那么在家该怎样和孩子相处呢,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今天就来分享《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的作者是怎样看待孩子的家庭教育的。

在家少和孩子谈学习,多让孩子亲历日常生活、参与家庭事务的实践

「链接」

学科知识在学校有老师教,回家就发挥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多接触生活日常事,为他长大成人作积累,既丰富了生活乐趣,也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做事的条理性。

可能在当时看来,父母觉得做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是浪费时间,是本末倒置,但长大后特别上大学离家千里外,这些日积月累的生存技能,成为孩子在同龄人中引以自豪的资本。

我的儿子从没上过课外辅导班,我也从不强迫他要考多少分,进前几名。我的目标很明确,培养孩子就要教会他基本的生存技能,做人的良好品行,其他的分数名次是在次要位置的。孩子放学回家,我们一家都会抽一些时间,和孩子谈他结识的同学,学校发生的事,我们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都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表。

在家少和孩子谈学习,多让孩子亲历日常生活、参与家庭事务的实践

经常鼓励孩子把同学带回家,一起参与做菜,一来了解孩子结交同学的大概家庭情况;二来可以了解孩子们的喜好、想法。每回同学小聚后,儿子都和我说,同学们可羡慕我了,说妈妈真好,不强迫你学很多课外的东西。多年以后,儿子也和我说,虽然没能考上重点的高校,但他很开心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我们家无论大小的事,比如家里添置什么东西这些小事,都会让孩子参与,询问他的意见。儿子的意见行不行,合不合理,我们都会分析解释给他听,让他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决不摆家长威风,决不认为孩子小,就没有发言权。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思考,有的想法是我们大人也想不到的,千万不能小看孩子哟。

在家少和孩子谈学习,多让孩子亲历日常生活、参与家庭事务的实践

记得有一次,我们家要换油烟机,之前的是四周有罩的那种,因为觉得吸力不好,也用了很多年,就打算换。那时儿子上小学四、五年级吧,我们问他买哪种样式的好,带他去商场看。

孩子转了一圈,最后说买侧式的那种,我们当时还是想买回四周罩下来的那种,觉得这种可以拢烟,油烟不会飘散。于是问他为什么选侧式,他的回答我们真的没有想到呢。

他说家里原来的那种,因为爸爸个子高(1.8米),经常看到爸爸的头碰到油烟机的边沿(我们粘了一个海绵条在边上。),所以买侧式的不存在碰头的问题了。我们都惊讶儿子的观察能力,他经常帮厨,因此能看见他爸爸炒菜时碰到头的现象。

在家少和孩子谈学习,多让孩子亲历日常生活、参与家庭事务的实践

实践出真知,从这件事引伸开看,孩子亲身体验各种生活,收获是大大的。事实证明,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一是让孩子有家的归属感,觉得自己是这个家的一分子,家里的事,他也有份参与;二是锻炼了孩子的观察总结能力;三是做每件事的过程,总有习得性的收获;四是潜移默化地有了很多生活的实践经验。

到儿子在外地上大学时,别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在家从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了学校,可怎么办,连被套都不会套呢。对我儿子来说,这些已是平常事。可以想象在家十几年,你都没有考虑有一天孩子要远走高飞,独自生活的吗?等到孩子成年上大学,你突然觉得孩子还未长大,不放心他单飞。真的太晚了,也太可惜了。

在家少和孩子谈学习,多让孩子亲历日常生活、参与家庭事务的实践

有句话说得好,既然你不能照顾保护我一辈子,那就不要剥夺我成长的权利。很多父母都以为,孩子只要读好书,其他事都不用操心。这样的孩子就算读好书了,真成了百无一用的书生了。或许有人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排除会直,但在同龄人面前,生存的技能已经是输在起跑线上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不仅要有一只知识的翅膀,更要有一只生存的翅膀,如此,才能展翅高飞,单翅是无法飞翔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学生娃   孩子   都会   课外   美文   油烟机   翅膀   乐趣   家里   想法   儿子   爸爸   不好   技能   父母   事务   同学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