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城记忆 作坊篇 磨房 粉坊 油坊

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厂,也称“作场”、“作坊”,“加工厂”等。古代有官府作坊及民间作坊之分,官府作坊规模宏大,生产经营正规。民间手工业生产作坊,是由老百姓自行联合创办,经营范围有限,生产工具一般比较简陋。

鹅城记忆 作坊篇 磨房 粉坊 油坊

磨坊:静乐县城之南碾河之上自古就有水磨作坊,利用水流作用,带动石磨旋转磨面。因碾河水是暖水冬天冻不住,又不用担心洪水泛滥,因此每到冬天,从邢家沟碾水水源地到鹅城十多里长的沿路之上,引碾河水推动水磨运作的水磨坊就有二十多座。尤其是冬闲季节磨坊买卖异常兴隆。娄烦、杜家村等较大村镇也有水磨,城镇旱磨作坊则终年不断,主要加工白面、莜面、豆面、炒面等本地粮食。

鹅城记忆 作坊篇 磨房 粉坊 油坊

鹅城记忆 作坊篇 磨房 粉坊 油坊

加工好的粮食除供应本地以外,莜面、豆面等本地土特产还远销太原、阳曲、晋南、忻、崞等地。其中静乐赤泥窊、龙家庄、娑婆、堂尔上、中庄西疙梁、东、西马坊山区、岔上一带所产的莜麦,颗粒大、耐寒、耐旱产量高,做出来的莜面又白又筋道还耐饥。深受县内外人民的喜爱。至今在太原、阳曲、交城一带还流传着“提起寨沟山,再不敢到娄烦。提起吃莜面,还是到静乐”,“今年风调有雨顺,莜麦丰收好年景”的歌谣。

鹅城记忆 作坊篇 磨房 粉坊 油坊

鹅城记忆 作坊篇 磨房 粉坊 油坊

粉坊:过去静乐县一般大村庄都开设粉坊。因静乐盛产山药,豆类作物丰富。县城里粉坊做的粉条、凉粉十分有名。其中以扁豆粉、绿豆粉最为有名。至今老人们提起解放前后静乐城的扁豆、绿豆粉做的凉粉仍然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鹅城记忆 作坊篇 磨房 粉坊 油坊

鹅城记忆 作坊篇 磨房 粉坊 油坊

油坊:静乐依山傍水,油料植物主要有胡麻、菜籽。静乐出产的麻油色香味美,驰名三晋、远销各地。城镇、大一点的村庄在过去都有几条榨油的油梁压榨麻油。榆次、太谷、晋南是山西出产小麦的主要产地,同时也是面食名师最多的地方。只因静乐的麻油色香味美,引得这些地方的许多面食师傅来到静乐开张营业、安家落户,他们做的麻花、麻叶、月饼、干馍、馓子、饼子等享誉静乐、闻名三晋。其中一方面是面是面点师的精湛手艺,另一方面与我们静乐的麻油质量好有很大的关系。

(杨秀川 王彦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粉坊   作坊   莜麦   豆面   娄烦   静乐   阳曲   豆粉   油坊   太原   水磨   扁豆   磨房   磨坊   麻油   凉粉   官府   美文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