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磕头拜年”是陋习吗?(随笔)

◎童小汐

山东人“磕头拜年”是陋习吗?(随笔)

童小汐书法

网上吵吵“山东人磕头拜年是否陋习”,好多朋友私信问我:“你是学传统文化的,我很想听听你的见解,磕头拜年是不是陋习?是否应该摒弃?”首先要说,这不是山东人的一种“风俗礼节”,而是我大汉民族从古至今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礼仪!

好吧,且听小汐一点点不成熟的看法哦!不要对号入座,我只是说说我的一点看法,对或不对,都是我自己的一点见解,不要上纲上线,更不要恶语伤人吧!

我是学“国学”的,国学中有菁有芜,有好有坏,所谓儒学,其中糟粕亦不鲜见,譬如“授受不亲”之礼教,我最讨厌,因而与先生为此争论不断。还有什么“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实在无理轻慢;甚至“父为子隐”之回护、“君是君臣是臣”之纲常……多不胜数。对这种本质上缺乏自由理念和平等意识,且“反现代性”的传统,只要严加辨析,从善取舍,便是极好的了,如果大家都拜西方的圣诞老人,那我宁愿拜中国的孔子,人总不能活到连自己是谁,“根子”在哪里都不知道了吧?如果不知道的话,那就叫数典忘祖哦!

我对国学向来保持警惕,这也是先生一再强调的,与时俱进地从中汲取营养,而免得沦为于世脱节的孤家寡人。因为先生说,要完成对我的现代启蒙,首先要我对传统文化冷眼相看,冷静反思,不但要批判其中的反现代性的观念,而且要批判其中的反现代性的世象。当然不是批判磕头拜年啦,是批判种缺乏平等意识的膜拜权力和金钱的唯利是图的腐坏思想,批判那种丧失个性尊严、没有责任意识的混世哲学,以及丧失公民意识的“奴隶主义”。

先生曾教育我说:“中国人绝不能完全背离和抛弃‘几千年传统文化’这个独一无二且伟大的母体,西洋文化也有积极的地方,中西文化贯通互为有利,既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当人性还未达至高至善之时,‘世界大同’仍然只是理想主义,侵略和欺压不会停止,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母体,同类就失去了凝聚力和团结的力量,到时候沦为侵略者的奴隶,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就是一个例子,而且非常成功,你看你们这一代人,每个传统节日的意义都不知道了,你们披着“洋装”过传统节日怎么行?吃着披萨过端午,切着蛋糕过中秋,捧着鲜花过七夕,唱着‘Christmas In My Heart’过春节,这像话吗?泱泱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多么巨大的一个文化母体,难道我们非要去‘西天取经’?小汐,你要永远记住,什么时候都不要媚西,中国人就应该是中国人。”哈哈!嗯嗯!小汐绝对是中国人哦!

先生常常把我们这个时代批评为“文化拔根”和“价值失序”的空前的一个时代。

拜天拜地拜父母,给长辈磕头拜年,怎么就被说成是一种陋习了?过年给长辈磕头拜年,并不是山东才有,但凡是汉族人,我想这应该是人人皆知的礼节,我从师之前也不晓得这个,从师第二年,我爸妈来青海看我,我就是给爸妈磕头拜年的哦!爸妈一乐,我还拿了不少红包呢!

唉!这是多么好的一个传统啊,可惜却被当今很多年轻人排斥,并由此展开“窝里斗”,唇枪舌战,滔滔不绝,而且极尽狡辩、诡辩之能事,我想问问你们一些人,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你们不觉得可耻吗?

亲西、媚西的年轻人,尤其是自以为公知的年轻一代,还打算充当“启蒙者”和“推进中国进步”的,具有“使命感”的人,其实是愚蠢到家了。想当年大清还未亡,时代造就了一些热血青年,留洋回国,对中国旧传统批判,推翻封建统治和制度,那确实是“启蒙的光”,也确实推进了中国的进步。

可是到了2021年的最新时代的中国人,还需要你们一些人装高深,装聪明,装成”五四知识分子”来继续推进中国进步吗?再推就推给你洋人爹妈的怀抱里了哦!

“君”不见——大清早就亡了啊!

我们到底该不该继续保存和传承中国固有之文化之精神和血脉呢?就是太过否定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宝贵的思想,所以导致当代年轻人在心理和思想上一片空白——身陷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的混茫状态中混日子,根本不明就里。

给长辈磕头拜年,怎么就成了陋习?舔着脸跪拜在洋人面前是不是陋习呢?

你们一些人对“磕头拜年”之类的优良传统,却大肆口诛笔伐,极力挑磕头拜年,上坟烧纸的毛病,将这种传统视为旧社会的毒瘤,封建愚昧时代的毒刺,必须割掉,拔掉!骂来骂去,终于露出了“真性情”,“愤世嫉俗”和“私人恩怨”的情绪并驾齐驱,不加理智地辨识和剖析,对传统文化的流弊中的“丑陋”和“阴暗”,肆意诋毁,因此大受父母和社会“襁褓”内的小屁孩们的崇拜和赞赏,不断起哄,实在不应该!我觉得这是有人故意挑起事端,制造“混乱”喔!真是可悲可叹!

文化“转型时代”,首先,人要抱一种正常的心态,社会还是要正常的文化状态,不论如何,新型的文化也要在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中形成,怎么能一棍子打死?作为中国人说磕头拜年是陋习,那不叫高丽棒子给笑话死了?你们一些人到底是丑陋的汉奸,还是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呢?

有人问我:“磕头拜年如果是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那女子三从四德,男人三妻四妾也值得传承咯?”

哈哈,偷换概念嘛。磕头拜年是优良的传统礼仪文化,礼是社会文化和人文环境造成的,好的当然要传承下去。至于三从四德只是封建社会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糟粕,那不是文化,更像是一种社会制度下产生的结果,我想,如果你也生活在封建时代,你不但自然接受,反而认为女人就应该那样才是正确的,相信你绝不会吐槽。生活在新时代看来,那些都不好,不好的当然不能传承了。

男人“三妻四妾”是一种政治制度产生的结果,说实话,如果现在法律允许男人三妻四妾,你还不只有哭的份了?哼。

想做一个“开道者”,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文化母体,也是就是几千年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如果直接就把西方的东西拿来对比和批判中国的东西,我认为性质变了,本质也就变了,人心更变了,那你是站在什么位置和角度?你是洋人吗?洋人的文化习俗就是文明的,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就是丑陋的?岂有此理嘛!

一个“数典忘祖”的人,就是一个典型的虚无主义者。哈哈,他们什么都不信,什么都不遵循,妄自尊大,无畏无惧,这种“人”,仔细想想,好像不是人哦?即使是人,也不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都别生气了喔!欣赏一下我刚刚写的书法吧!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陋习   数典忘祖   现代性   山东人   母体   洋人   国学   美文   传统文化   中国   长辈   封建   丑陋   随笔   中国人   传统   时代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