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七善思想

道德经2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七善思想

老子说,最接近于他的道的就是水,《道德经》第八章,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是说,水接近于道,道的七点特征就是:第一个特征就是善于给自己定位,在不同环境不同形势、局势下,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自己战略定位。善于自我定位和刨铣,定位自己的要准,知道如何处世和做人。要善于把自己放在低位和较低的姿态和位置,这样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道德经2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七善思想


第二个特征就是心要沉稳和坚如磐石,心思平和,处变不惊,深藏不露。做人做事首先就是红尘练心,一颗心不硬,不坚如磐石就无事可成。所以人心要像水一样,深不可测,处变不惊。人在红尘之中,要能避免受到污染和惊扰,需要将一颗心修炼得坚如磐石,坚韧如铁,铁石心肠一般。

道德经2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七善思想


第三个特征就是强调与人打交道,人要像水一样柔弱,宽仁,低姿态,凡事让三步;最好,像大海一样不拘小节,海纳百川,包容一切。与人相处要柔软低姿态是第一要素,柔弱胜刚强,凡事先让三步,其次成大事就需要大胸怀,最好像大海一样,不拘小节,不拘意识形态,和他人的玲玲碎语,风言风语,刻薄语言和嘲讽姿态,内心强大些,面对一切微小面对,爽朗心态,心胸宽广,有容乃大之姿,要有利他思想,以和为贵,共赢思想和宽容思想,不要刻薄,要像大海一样宽容,宽仁。

第四个特征就是,说话要像水一样堵止开流,善于遵守信用。要想在这个社会立足,则需做到“一诚天下动”,并时常谨记“轻诺必寡信”。要讲究诚信。

道德经2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七善思想


第五个特征,从政者,要像水一样,把握大方向,从小溪汇入江海,要把握大势,要有大气魄。同时还要在什么样的容器就能成为什么样的样子,甚至倒入泥土就不见了,从政者要像水一样适应力强,能做到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同时还要像水一样,乱世之中,更要水滴石穿,以柔克刚,软功夫持久战上下功夫。能在清明政治中治世发扬抱负,造福一方,也得能在乱世和暗世中水滴石穿,等待时机,时机到了就能改变世界改变规则。不能只会做晴明臣子做不了乱世臣子。

道德经2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七善思想


先秦时期《孺子歌》中有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人根据水的清浊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清的时候洗冠缨,浊的时候洗脚。这个正如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晴明,我就畅所欲言,正直以扶正,如果政治环境污浊,不可拯救,我就要么隐退,要么装傻充愣,混日子,做一个混世魔王,顺其自然,中庸无为,等待时局变化,再抓住时机改变一切。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于是,有人向他推荐智者。

智者深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然后问:“这水是什么形状”没等回答,智者把水倒入杯子。

这时,此人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把杯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 。

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

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

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

道德经2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七善思想

这个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无法改变!”这人说完,眼睛紧盯着智者的眼睛,他急于得到智者的肯定。

“是这样。”智者拈须,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说毕,智者出门,这人随后跟着。

在屋檐下,智者伏下身子,手在青石板上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伸向刚才智者所触之地,他看见有一个凹处。他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石阶上的“小窝”藏着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此人遂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应该像这小小的水滴,击穿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改变容器。”

道德经2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七善思想

智者说“对,这个窝就会变成一个洞!”

人生如水,我们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我们应该多一点韧性,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弯一弯,转一转,等一等,混一混,因为太坚硬容易折断。时机不合适时候,就等待时机,就和光同尘,看看徐阶如何十年曲意侍严嵩,就知道委曲求全有时候是可以理解的,申时行如何做和事佬,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的东汉名臣胡广如何在黑暗的东汉末年在几大政党之间自处。其核心离不开委曲求全,柔弱处世,坚韧隐忍。人生处世不只是坚硬且更多一些柔韧和弹性的人,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

第六个特征,做事时,要善于发挥才能,把握形势,把握大势,做擅长的事情。勉强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或者放弃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则。既要有气魄和胆识,像水一样流入大海善于把握大势,小溪也能变江海,大的气魄大的胆识大的格局才能有大成就,同时要有自知之明,时机不成熟时候做小溪,时机成熟时候做江海,什么时候做江海什么时候做小溪要依形势而定而不是以性格而定,也不是以脾气而定。做事做人都要以形势,目标、计划、局势而定而不是以脾气,以性格而定。

第七个特征:动善时是说应该选最佳的时间点作出行动。我们行动和做事的时候要善于掌握好具体的时机和具体的形势。随着时间的变化会产生机会,时间和机会相辅相成,形成时机。对于行动的时机,需要从时间,机会,内因和外因上去考虑。

道德经2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七善思想


庄子一书中有一则这样的小故事:

庄子经过一座山中间,看见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伐木工人停在它旁边并不砍伐它。庄子问其中缘由,伐木工人说:“没有什么用途。”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才能够享尽天年。”庄子走出山中,住在老朋友的家。老朋友高兴,叫童仆宰鹅来招待客人。童仆请示说:“有一只会叫,有一只不会叫,请问宰哪一只?”主人说:“宰不会叫的。”第二天,学生问庄子说:“昨天山中那棵大树,因为不成材才能够享尽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死去。先生站在什么立场呢?”庄子笑着回答说:“我庄周会站在成材和不成材之间。在成材和不成材之间,似乎可以了但还不是根木,所以没能免除牵累。要是把握了道德就不会这样,无所谓赞誉无所谓诋毁,时隐时现如龙见蛇蛰,随时运共同变化,不愿意固执一端。一时在上一时在下,以和顺为标准,遨游在万物的本元。把握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化,那样哪里会有牵累呀?这是神农、黄帝的法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道德经   沙土   童仆   和光同尘   思想   坚如磐石   庄子   小溪   美文   智者   容器   形状   时机   形势   特征   核心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