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与经营6 孙子兵法感悟到的经营十二条和一首诗

根据《孙子兵法》以及其它兵书战策,总结出做项目,经营事业的十二条精华。

一、数胜必亡,所以善战者多韬光养晦,低调行事,一战而定。

战国时代四大名将李牧打仗就是个低调的高手,和匈奴人打仗,三年放羊牧羊,不管不问,匈奴人来打,来抢,皆不管,但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待到敌人麻木了,一战定乾坤,把匈奴人打的十年不敢在来挑衅。任何行为都是有代价的,打仗不管是冷战还是热战,都是需要成本的,所以轻易不要开战,一旦打仗就得付出成本,关系生死存亡。一次胜利,就像着再胜利,这就跟在赌桌上一样,一次胜利,就认为会下一次也胜利,数次胜利信心巨大,上了头,结果最后一把全部押上,数个满盘输。

我们做事情也是,做了都想要个满堂彩,都想有收获,不然做事干嘛,但兵法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每次都能获得成功,每次干了事都会有收获这个不现实,所以要追求一战定乾坤,一仗赚一年的钱,而不是打十次仗赚半年钱,才是高质量的胜利。

二、保形第一,造势第二

孙子兵法说势如弓弩,节如法机,造势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没人告诉你保形才是最厉害的,千买卖万生意不如村头十亩地。有产业有资产有存款比有生意更重要。看过一代大商孟洛川的都知道,强如孟洛川白手套,空手道玩的那么好,最后资金链断裂也把生意拱手让人,最后解救他的还是老母亲十万亩地,变卖土地之后才有资金做生意,所以保形比造势更重要,先做好防守再去考虑进攻,先学会生存在考虑发展,先学会被人打,皮糙肉厚再考虑和别人上擂台打倒别人。

其实,造势的技术含量远没有造形高。兵法曰: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所谓保形之道:1修道保法用人。2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把自己练扎实,有经济实力,有思想有实力有胆识)。3稳定压倒一切,稳定了才能解决生存,发展问题。4柔弱、不争、本分,和光同尘。

兵法与经营6 孙子兵法感悟到的经营十二条和一首诗


三、战略在算和战术在调敌。

《孙子兵法》有两个核心:第一,战术核心,通过1诈和骗手段,2迂直手段,3虚实手段,4奇正手段,5等待时机,最终解决致人而不致于人第二,战略的核心,先胜后战,不胜不战。意思是打败敌人的不是我,而是敌人自己。多方以误,敌人失误了,我才能打败他;敌人不失误,我不能打败他。关键点是,敌人的失误。所以,胜利都是运气,这运气的大小取决于敌人失误的概率

四、从来都没以弱胜强的神话,本质上都是创造局部的以强胜弱。

孙子兵法最普世价值就是揭示战争规律:已强胜弱,以快胜慢,以谋胜不谋。读了兵法就会明白,以弱胜强其实是不存在的,都是局部通过诡道造就的是已强胜弱,一个个局部以强胜弱,造就全局以弱胜强。

即便是韩信那样的天才也不能做到以弱胜强,但他却能把自己的弱变成强(造形),然后把敌人的强变成弱(多方以误),用自己的强去打敌人的弱(避实击虚),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从表面上看,是弱者战胜了强者;实际上是,弱者在局部变成了强者,强敌变成了弱鸡,归根结底还是强者战胜弱者。

五、等待也是斗争的一部分,愚者爱急躁,速愤。急躁是失败之源。

兵法曰:静以幽正以治。打仗和做人一样,一定是温和,稳重,成熟,城府极深不做作,不任性,不霸道。很多时候,人都是自己作死的,你利用对方性格缺陷针对敌人激怒和不断找事,刺激对方,其实敌人也懂;当敌人刺激你时,你是否能沉的住气,如果沉不住气,露出破绽来,也照样会被敌人打惨。沉住气,善等待,能忍辱,能持戒,不失误,是致胜的关键。但是,爱面子、速愤,急躁、贪图小利小惠,贪生怕死,匹夫之勇,易急躁这些毛病,大多数人都有,不好改。因为我们很难判断,在某种情况下到底该怎么做。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最好是什么都不做;但很少人能忍得住寂寞,实际上机会不来,就等待机会,等待也是战争的一部分,助高墙,广积粮,缓称王,让自己一直在牌桌上,才有最后出牌的机会。这个才是战争之本。

兵法与经营6 孙子兵法感悟到的经营十二条和一首诗


六、保守为主,手握底牌,虚张声势,因粮于敌

孙子兵法读完你会发展,做事要保守,因为这个世界能确定的就收不确定,你想控制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无法控制,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所以尽量保守为之,有七成把握再去做。李嘉诚有一次在长江商学院说他成功的秘密就收保守,因为保守错失过很多次机会,但同时,因为保守他的企业负债率一直在25%,所以躲过了98年金融危机,躲过了08年金融危机,因为保守所以没有败过。

其次永远要做到手握敌牌,狡兔三窟,所以一定要做两手准备,三套方案,这样才能做到临危而不乱。再者作战一定要保证自己不被打败基础上再考虑战胜别人,这样打仗,多以以实击虚,以虚掩实,以虚包装实,以虚夸张实,才能让人信服,做到一万干十万的事。

再者,真正生意人和企业家多半是因粮于敌,也就是白手套,空手套。空手套白狼的手法,用别人的钱,用最少的钱干最大的事。争取花最少钱干最大的事。这样损失少,挣合理利润。

七、以正合以奇胜,“奇”既是奇怪的奇,也是奇数的奇。

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企业运营多以管理,依法以制度治理企业,但是运营事业多以以奇获胜,没有奇就没有正,没有正也没有奇,奇才能获得胜利。曹操在孙子兵法注解时说所谓奇就是:你有一千人,要分兵,一分为二,一份为正兵,一份为奇兵;有一万人,也要分兵,七千人为正兵,三千人为奇兵;但是所谓奇不光是奇怪的奇,出奇制胜的奇。还有一层意思是,随时都要有底牌,最好有两手,三手准备,狡兔三窟,更何况人,所以奇还有一层含义是留后手,永远保持自己手里有张牌,用于关键时刻克敌制胜。

八、孙子兵法所说的诡道解决不了企业发展壮大,靠使诈取胜,只能解决战时问题,要生存要发展最终还是靠道(战略方向,体制模式、核心竞争力)、天地(天时地理)、将(选材用人)、法(依法治企、有法必依、法制严谨)。也就是修道保法用人。

兵者诡道,这里的诡道我理解的是规道,龟道和鬼道,规道指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按照以强制弱方式打败敌人,按照正常方式战胜敌人。所谓龟道指的是如果实力不济的时候,最好等待时机,强壮自己,弱化敌人,最终一战定胜负。所谓鬼道就是时机不到要决战,那就采用诈和骗的手段来虚实结合击败敌人。但是资治通鉴上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以仁义立,而王天下,以法(信)立而强天下,以权谋诈骗立而亡天下。

硬实力才能决定胜负,这个硬实力就是保形之道,保形之道靠的是修道保法:1有仁义,人才济济,政治清明。2法制严谨,依法治企,有法必依。也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道,天地,将,法。而权谋、诈术只是锦上添花。

使诈,固然能帮助弱者苟延残喘,但无法让弱者变成强者,所以还是下下策。能够拯救弱者的,不能靠走捷径抄小路的诈谋之术,世界上唯一的弯道超车只有:仁义为王,体法而立,创新为本。

勾践第一次胜吴王阖于靠的是诡道,第二次与吴国再战,还想靠诡道赢结果就输了,而最终胜夫差,勾践靠得不是阴谋诡计,而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强国之道。诈谋不能让你强大,让你强大的只能是保形之道。诈谋,不得已而用之。

兵法与经营6 孙子兵法感悟到的经营十二条和一首诗


九、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但增加成功的几率。

成功永远是概率事件,所以很多人问我,读兵书就一定能让你成功吗?我说不能,读兵书第一有可能让你不失败,至于能否成功看机遇和运气。

你不读兵法,可能成功做事的概率是10%,做十次成功一次,学了兵书或可增加到20%,做五次就能成功一次,但永远不可能让你做十次成功十次,百战百胜。天赋再高、能力再强的同学,就算能达到90%的概率,但依然有10%的失败可能。所以,那些宣传“努力一定成功”的成功学,只给你打鸡血不能让你自造血。

十、践墨随敌,成功不能复制。

做事,永远无法完全复制,总有差别存在。你可以复制一种营商模式,但你无法复制别人成功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条件;所以要做到践墨随敌,因时因地因人而变。

十一、战术核心“多方以误”的四个关键点:利害、正奇、迂直、虚实。

如何做到让别人失误,按照《孙子兵法》的逻辑结构,找到了四个点:利害、奇正、迂直、虚实。以利害为基本原理,奇正为手段,迂直为策略,最终致敌虚实(暴露弱点)。

人的本性是贪嗔痴,所以人性都有弱点,而人的性格是必生必死,廉洁,书愤,爱民。故孙子能“趋诸侯以利,屈诸侯以害”,用萝卜引诱驴子拉车向前,用鞭子恐吓驴子听话卖命。你能洞察、掌握到敌人的利害,也同样能以利害驱动之。

十二、战略战役战术七步走。

《孙子兵法》制胜原理,在战略上可以分为七大步:胜算、胜略、胜谋、胜形、胜势、胜局、胜战。这也是孙子兵法的前七篇所提到的精华,战略在于胜算、胜略、胜谋。战役在于胜形、胜势、胜局。 战术在于胜战。

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了,才能最终做到不战屈人之兵,即便战也要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


感悟到的一首关于运营的诗


七字运营诗


七事四维定乾坤

七胜七步七分熟

先戒后势再群攻

全胜之道在三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孙子兵法   洛川   勾践   兵法   以弱胜强   兵书   虚实   急躁   利害   弱者   美文   战术   保守   敌人   手段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