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1 从老庄中学习培养混沌之心减少焦虑


道德经21 从老庄中学习如何减少焦虑症,核心在于培养混沌之心


设想一下,在成长的道路上,如果我们每一次给自己设定的计划都能得以成功实施,那么我们现在会优秀成什么样子?可惜的是,往往有时候压力很大会将我们摧毁和放弃梦想和坚持,所以焦虑症,成了这条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焦虑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一边自我否定和贬低,一边仍要坚持,明明知道这样不好,却还要去做,这其实是一种与自我抗争的失败,因为太过自我了。越主观的人,越自我;而越自我的人,越战胜不了自我。


这样的人,往往会有很强的喜恶观,负能量很多,往往自己想到的比现实更残酷和更悲观,他们喜欢的事往往很少,而不喜欢的事却太多太多了。所以很多时候,做事做不下去并不是因为事本身,而是因为自己在抗拒。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自己的心能够应对诸事,不再消极抗拒?庄子只有一句话:用心若镜,不将不迎。


这句话出自庄子《应帝王》篇,讲的是列子学道的故事。列子拜师壶子学道,好像没有学到什么一样回家了,之后三年不出门。每天帮着妻子烧火做饭好像正经工作一样,每天喂猪好像伺候人一样,各种事情在他这里不分亲疏也没有偏私,这便是“用心若镜”。


镜子内本身是空无一物的,心好像镜子一样,也就是说心中没有自己的主观偏私之见。喂猪和伺候人,在我眼中没什么区别;烧火做饭和正经工作,对我来说都同等对待。所以并不会对喂猪产生抗拒,也不会对烧火做饭不耐烦。事来了,我用一样的心境去应对处理而已。



这样首先,我不会对来寻我的物(包含事),产生抗拒心理。比如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想做,或者往后拖。它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我都能坦然接受,这就叫不将不迎。


其次,我的心会平和安宁,不与外物相构斗,不会因为它们而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样就不会耗散心神。表现出来就是,做事心不累,不会一边不想做,一边又不得不做,而痛苦不堪,产生深深的厌烦。

道德经21 从老庄中学习培养混沌之心减少焦虑


有事情来了, 不抗拒;做事情的过程中,心不累,这样又怎么还会犯焦虑症呢?关键在于,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心境。庄子讲了三个步骤:


其一,减损自己的主观之心。


什么叫主观之心呢?就是我以为,我想要这样的心理活动。事物都有自己的运转规律,不会因为你的主观之心而有所改变,强烈的主观心反而会蒙蔽双眼,少些主见,少些主观意识,少些个人意见,多些务实和事实认知,认清事实,接手事实,让你看不清事物本身的运转规律。不了解规律而只凭主观心做事,接舆称之为“蚊虫负山”。


肩吾拜会隐士接舆。肩吾说:“我的老师告诉我,做国君的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意志来推行法度,人们谁敢不听从而随之变化呢?”


接舆说:“那样治理天下,就好像徒步下海开凿河道,让蚊虫背负大山一样。圣人治理天下,他们顺应本性,听任人们之所能罢了。鸟儿尚且懂得高飞躲避弓箭的伤害,老鼠尚且知道深藏于神坛之下的洞穴逃避熏烟凿地的祸患,而你竟然连这两种小动物本能地顺应环境也不了解!”


让鸟儿高飞,让老鼠钻洞,要比让鸟儿钻洞,让老鼠高飞轻松百倍,为何?顺应了它们各自的运转规律,而不是凭着我想要、我以为胡作非为。


道德经21 从老庄中学习培养混沌之心减少焦虑


其二,遗忘自己的分别之心


什么叫分别之心呢?就是把物分成好的和坏的,把事分成自己喜欢的和自己讨厌的。《道德经》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为什么大家都愿意亲近且赞美的君主反而要排其次?


因为亲近基于疏远,赞美基于诋毁,都属于分别之心,本质就落了下乘。可以爱的热烈,也必然可以恨得深刻,今天的爱,未必不会变成明天的恨。所以唯有不挑逗起人的爱恨之心,不分化人的混沌之心,才可以隽永长久。

道德经21 从老庄中学习培养混沌之心减少焦虑


其三、培养自己的混沌之心


混沌之心,《道德经》是这样描述的:“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


拥有混沌之心的我,就好像一个愚昧未开化之人。别人都看得很清楚,我却昏昏沉沉;别人都分得很明白,我却沉沉闷闷。不分好坏,不别善恶,不论远近亲疏,这可不就是一个未开化的愚人吗?


道德经21 从老庄中学习培养混沌之心减少焦虑


庄子则是讲了一个小故事:南海大帝名叫倏,北海大帝名叫忽,中央大帝叫浑沌。倏与忽经常到浑沌这里作客,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于倏和忽就想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和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


没有眼睛,看不分明;没有耳朵,听不真切;没有口鼻,不言不辩;这便是混沌的状态。而这七窍一开,混沌也就从此死去了。


以混沌之心待人,这叫“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得道的圣人行走天下,会像婴儿一样,收敛自己的主观欲念和偏私;治理天下,会像婴儿一样,用一颗浑沦的心对待天下万物。


所以物来了,我不会对它抱有自己的期盼;物走了,我不会对它怀有自己的期望。物来不喜,物去不悲,心境如一,而应对无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道德经   列子   混沌   亲疏   蚊虫   庄子   大帝   圣人   美文   鸟儿   焦虑   主观   心境   老鼠   规律   自我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