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人相处有技巧,怎样做才能不惹人讨厌?

世界上到处是人,人与人相处并不是十分容易,相处好,亲密无间;相处不好,明明两个人站在对面,却像牛郎与织女一样隔着宽阔无垠的天河,可望而不可及。

人与人相处一门艺术,需要有技巧的,如果相处不得法,就会惹人讨厌,很多人为此事而苦恼。而2000多年前有一个人与人相处,人们却不讨厌他,这个人就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公叔文子。

《论语》|与人相处有技巧,怎样做才能不惹人讨厌?

公叔文子在卫国的政治上很有影响力。据《礼记·檀弓下》的记载,卫国国君肯定了他4个方面的成绩:一是在国家闹饥荒的时候,他用粥来救济饥饿的人;二是在卫国危难的进修,他能挺身而出,护卫国君;三是他在听取国政的时候,能够尽心来维护制度;四是对于卫国的外交也做了贡献。

公叔文子不管是说与笑,还是取财物,人们都不讨厌他,不全是他有突出的政绩,有很高的社会的声望,而是他有技巧。那么,他的诀窍是什么呢?他做到了3点。

《论语》|与人相处有技巧,怎样做才能不惹人讨厌?

0 1 “时然后言”:对的时间说对的话

说话是人与人交往的最主要方式,不说话不行,但也不是话说得越多就越好,说话得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与人交往相处的成败。

公叔文子是“时然后言”,“时”在古代不只是代表时间,也指时机,就是要随着情况变化而随时变化。“时然后言”就是该说的时候他才说,不是乱说。墨子曾经很形象地说,癞蛤蟆一天到晚“呱呱”乱叫,没人愿意听,叫也是白叫,而打更的公鸡到了报时的点上就“喔喔喔”地叫了起来,人们根据鸡叫的遍数来确定什么时间起床,那叫对时。

《论语》|与人相处有技巧,怎样做才能不惹人讨厌?

孔子就特别强调说话很慎重,要察言观色,说话的时候要看场合时机,有些话什么时候能说,什么时候不能说,在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一定要注意。

他说,不该说话的时候,却与人争着抢着说话,这叫急躁;该说的时候却不说,吞吞吐吐,这叫隐瞒;不察言观色就贸然说话,这叫瞎子;不该与之说话的人却说了话,这叫失言;该说话的人不说话,这叫失人。

聪明的人不错失人,也不说错话,该说的时候他才说,公叔文子这方面做得很好。他有应对时局的分寸,观察得很清楚,时机把握得很好,懂得进退,所以别人不厌恶他说话。

《论语》|与人相处有技巧,怎样做才能不惹人讨厌?

与人相处,要会说话,不是要让人巧言令色,而是说话要看场合,看时机,说得合适,不胡言乱语,不说谎话,不顾左右而言他。

0 2 “乐然后笑”:快乐了就真诚地欢笑

快乐了就欢笑,是发自内心地笑,是真诚的笑。

明明不快乐,还要强颜欢笑,那是勉强的笑,这笑比哭还难看。

为了巴结奉迎人,皮笑肉不笑,心里再不愿意,装出欢笑的样子,这是谄媚的笑。

《论语》|与人相处有技巧,怎样做才能不惹人讨厌?

欢笑是内心快乐的个在表现,是当乐则乐,不是傻乐。

当然,还有许多不快乐而笑的,不过不是欢笑,有嘲笑,有讥笑,有冷笑……

公叔文子之所以他的笑不惹人讨厌,就是因为他的笑是因快乐而欢笑,是真诚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喜乐,人们由衷地为他高兴。

《论语》|与人相处有技巧,怎样做才能不惹人讨厌?

0 3 “义然后取”:符合义的东西才取得

孔子很少言利,但他并不反对人们求取钱财,他说“见利思义”,在求取富贵的时候,求取钱财的时候,要想一想,求取的钱财是不是符合道义。

如果一个人十分贪婪,见到什么都想要,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就想占有,这样贪得无厌的人,不要说人讨厌了,人们还会仇恨这样的人。

而如果一个人虽然不是大公无私,也不是公而忘私,但是他取得的财物是自己正当的利益诉求,不超出正当的范围,也不应该否定,只要不多吃多占,贪污公家的财物,侵占个人的利益,在个人应该得到的范围之内,人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论语》|与人相处有技巧,怎样做才能不惹人讨厌?

公叔文子在求取财物时,都是在道义所规定的范围内,是自己正当所得,所以,人们并不讨厌他的取得。

结束语

说话、欢笑、取得,这是处己接物必然面临的问题,谁也回避不了,世界上哪里有不言、不笑、不取之人?而言、笑、取得当,才能与人建立起信任的人际关系,人与人才能和谐相处。

公叔文子与人相处而人们又不讨厌他,他与人相处的诀窍并不神秘,也不是很高深,就是该说话的时候再说话,心里感快乐了就笑出来,收取自己应得的在正当的范围之内,言、笑、取都做得非常恰当,恰如其分,无过而不及,很到位。所以,人们都不讨厌他。

#翘楚读书会#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宪问篇》:

【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打听公叔文子:“是真的吗?老先生不爱言语、不爱笑、不取钱财?”公明贾回答说:“那是告诉你的人说错了。老先生是到该说话时再说话,别人不讨厌他的话;高兴了才笑,别人不厌烦他的笑;应该取的时候才取,别人不厌恶他的取。”孔子说道:“是这样的吗?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带你领略传统文化之美。欢迎留言,一起探讨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国君   论语   孔子   讨厌   夫子   察言观色   道义   得当   财物   钱财   美文   欢笑   正当   时机   真诚   说话   技巧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