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培养专注的习惯?

为什么要培养专注的习惯?

用专注来拉长你的时间


当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或是进入催眠状态的时候,或是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感觉时间被拉长了。


比如,许医师在每次画画的时候,当我拿起画笔颜料准备画画,假设我是从下午两点开始画,我会觉得“怎么天黑了我都没发现”。


因为我已经专注到根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这就是心理时间的概念。


通常我在这个状态里面,我的“产值”,可能就是人家眼中所谓的“事半功倍”。


再比如,当你集中精神听老师上课,老师上课的内容你都有所感应,在上课到下课的这段时间里,你的注意力集中,你专注地上了一堂课,你会突然发现:怎么感觉没过多久,下课铃声就响了?


就像我们进入催眠状态的时候,常常我们是进入了潜意识,这时感受到的时间是不同的。


如果以赛斯哲学思想来分析,就是你进入了出神状态,这时候你的时间就拉长了,你在这段时间内所进行的活动就会是事半功倍的。


可是对于这段时间,有很多小朋友跟我说:“叔叔,上课很无聊啊,坐在那边不知道要做什么。”然后他们就会动来动去,然后就会被老师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其实原因很简单,他要么就是抗拒学习,要么就是理解不了老师说的话,进入不了那个学习的历程。


然后他的注意力就会拉到自己身上,开始挖挖鼻子、动动头发,然后一看:“诶,怎么时间还没过?”他会开始觉得无聊和不耐烦。当人在不耐烦的时候,时间永远过得很慢。


有几种与时间有关的心理状态,其中之一就是全神贯注。


当你全神贯注的时候,其实你就进入到了心理时间,它类似于“催眠时间”,也就是你“入神”了,或者有人会说“走心”了。在那时候,你就会有一种“片刻即永恒”的感觉。


为什么要培养专注的习惯?

跟随内在心理时间的节奏


我想告诉大家,在那段时间,你的身体甚至会停止老化。因为当你集中注意力,专心到心无旁骛的时候,你就进入了不同的时间轴,你还会调整你的新陈代谢速率。


就像大家以前在读书的时候,有些人习惯清晨起来读书,清晨读一个小时的书比晚上又累又烦地读三个小时的书,效果还要好。


年轻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效率就是比你高,他的功课就是比你好,他还有时间打电动玩具,他有时间出去玩,他有时间交女朋友,你就是整天没事忙,忙了一大堆,你也没忙出什么,然后时间还不够用。


因为这一类人,他从小就训练了专注。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小孩子专注在游戏、画画等活动中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打断孩子,比如对孩子说:“到时间该吃饭了”或者“到时间该上床睡觉了”。


你要稍微给他一点弹性。因为,很多时候,孩子活在一个自然的专注时间的习惯中,而我们用钟表的时间切断它,所以最后我们的心理活动都是跟着钟表时间运行。


可是,心理活动本来是与内在的心理时间的节奏有关。


孩子本应该自然地跟随心理过程,然而,孩子原本的专注习惯被大人不断地打断,因为大人说这个时间应该做什么,导致孩子内在的自然专注的习惯通通被摧毁掉了。


比如,我是个小朋友,我现在在画画,我正画到精彩的时候,正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时,我正感觉到“天人合一”,感觉进入心理时间的时候,妈妈说:“吃饭了,再不吃,我就要把饭菜收起来了。”


当你不断地把他拉出他的主观状态,你就摧毁了一个“毕加索”,你知道吗?


大人很习惯用“到了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来摧毁一个孩子内在的psychological process(心理过程)。


本来人们大脑脑波的活动或者说人的心智活动,是追随着潜意识和内我的心理时间而进行,可是后来大家通通被钟表的时间绑架了,都已经忘记了什么叫真正的专注。


为什么要培养专注的习惯?

重新培养自己的专注习惯


什么叫专注?比如,从古到今,人们常说的“一心念佛,心神合一”。


在那个心理状态里面,你可以把一秒钟拉到永恒。你可以在画画过程当中也好,在揉面的过程当中也好,与你的心灵合而为一。


从某个角度讲,你跨在时间的界限上——你一只脚跨在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时间上,另外一只脚跨在永恒的、无限的创造力当中。


然而,我们被迫开始把自己的心理过程,把喜怒哀乐,把你做每件事情的节奏,最后都变成用时间来安排。


比如,我今天下午决定快乐,但是我决定只快乐一个小时,时间到了,我的快乐就结束了。


你开始用时间切割你所有的活动,而不是跟着你的心理时间走。


每一个人,其实本来都可以跟心灵的爱、智慧、慈悲、创造力、喜悦和神通进行联结,可是这联结常常被切断,尤其是与创造力和神通联结的那个部分。


然后人们就开始在时间当中,跟时间赛跑,跟别人竞争。很多人之所以进不到自己的内心,没有办法跟内心合而为一,是因为那需要的是心理时间。


人们在心理时间的过程中,却不断地被外在的物质时间切断、切碎,最后导致大家没有办法发挥内在的天赋,导致孩子没办法打开心灵的潜能。因为,孩子们小时候的专注习惯就常常被切断。


孩子常会专注在做一件事,例如,专注在看一朵花,专注在研究一只蜻蜓,专注在种植物的实验……可是,这种专注过程常常被切断。


像许医师刚刚提到的,本来我们的创造力是“一只脚踏在物理时间中,另外一只脚踏在宇宙苍穹的、无限的心理时间中”,然后在里面穿梭。只有专注地做事情,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


所以,从今天开始,请大家重新培养你们的专注习惯。当你专注在什么东西上面之后,你就被那东西催眠了,你就进到催眠状态里了。


当你专注在做一件事情,你就启动了你内在的智慧。你要相信,你的那个专注,会胜过别人十年的努力。


作者|许添盛

摘自 | 许添盛医师演讲


点击阅读许医师的相关文章:

☞ 亲己关系——往期美文汇编

为什么要培养专注的习惯?

作者简介:许添盛【台湾】,世界知名心理学家暨精神科医师,心灵动力学的创始人及全球传播的使者,著作等身的心理学作家、慈善家、企业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专注   习惯   全神贯注   创造力   美文   钟表   医师   节奏   状态   心灵   过程   小时   感觉   孩子   心理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