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不良交往行为

化解人际冲突的能力强弱,取决于主体、客体和情境三方面的因素。一个人如果在工作场合或者社交场合没有人愿意同他来往、想与他交朋友,那么说明这个人肯定存在许多不良的交往行为,引起了众人的反感。有的人主观上确实很想通过与别人的交往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总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人际关系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化解人际冲突,所以一定要远离不良的交往行为。

下面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远离不良的交往行为:

1.不要不管不顾

有的人自认为豪气爽朗,不珍惜朋友的东西,久借不还或者再随便借给第三人;朋友不在家,不打个招呼就将人家的私人物件乱翻一气,还有更甚者带走人家物品……久而久之,朋友就会觉得你没有一点礼貌,为人太粗。青年人常认为,好朋友不分彼此,否则太生分了。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是不允许别人侵犯的。

2.不要小气小心眼

有的人心胸狭窄,经常会猜疑别人,很容易就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件小事生闷气,斤斤计较,有时甚至无事生非。别人明明为你做了一件好事,可你却老是从不好的方面去猜疑别人,似乎觉得人家总是别有用心,有利可图。和这种小心眼的人做朋友真是令人劳神和紧张。

不管是什么年代,为人最不应该浪费,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也不能太吝啬。例如,有的同学总爱占朋友的便宜,可自己却是属铁公鸡的——一毛不拔。如果总是和这样的人为朋友,那么心理总会难以平衡的,还是离远点好。

3.不要犯忌犯俗

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或者有特殊生活经历的人常常会对某些数字、语言、事物、颜色等怀有厌恶、害怕、恐惧等心理,而不愿遇上、使用或者让人随便说。事物中如:中国人对近视眼者送老花镜,送聋者收音机,过生日送白花等等;数字中如:中国人对“4”和“250”、西方对“13”、日本人对“4”和“9”等等。

4.要讲信用

不讲信用的人经常会慷慨地答应别人的请求,总是会有求必应的,让求者感激不已。但是很快他就把朋友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当朋友见面问及此事时,他也只是只言片语、轻描淡写,或者再许诺一番。也许你不经心的事对别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会使人感到自己被戏弄了。

5.顾及别人的感受

有的人不管朋友工作忙不忙,心情好不好,也不管时间和场合,只顾自己讲个痛快,这样做只会引起对方反感。也有的人遇事固执己见,硬要别人附和,从不考虑别人意见,自己错了也不肯承认,这种交往行为也使人难以接受。


自我诊断测验:

你有不良的交往行为吗?用“是”或者“否”来回答下面所有问题。

1.不管在什么场合,你的态度总是十分严肃。

2.尽量用花言巧语,以博得别人的“好感”。

3.经常谈论一些鸡零狗碎的琐事,或者重复一些令人厌烦的空话。

4.经常向别人诉苦,包括个人健康问题、经济状况、学习情况等,但对别人的问题却从不感兴趣。

5.言语单调,喜怒不形于色,对任何事情都漠然,情绪上毫无反应。

6.态度过激,或者语气浮夸粗俗,满口粗言粗语。

7.以自我为中心,夸耀个人经历。

8.在社交场合中,既不参与别人的活动,亦不主动与人沟通。

答案:如果你回答“是”的个数达到3个以上,那么你肯定在别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人物,应该自我检查一下,设法加以改善。


总是强迫别人干他们不愿意干、不能干的事情,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让人过于为难或者下不了台,这是一种霸道和自私自利的表现,也是一种不为别人考虑、不关心、不体谅、不顾后果的不道德行为。如此交往者,都将有害于相互间的关系,导致不良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不良   小心眼   美文   社交   反感   人际   场合   事物   冲突   为人   后果   随便   私人   态度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