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做人的原则不可弃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存有仁慈博爱之心。礼、乐只是形式。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注重人的内在精神。礼乐是对社会秩序的规范性规定,是外在形式的具体表现。

这是孔子针对三家大夫僭越礼、乐的不敬行为而发的感慨。世事变化,人心不古,其礼乐又能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发挥作用呢?又能规范约束什么呢?

人如果放弃了做人的原则,放任自己,肆意而为,不愿意好好做人,谁又能拿他怎么样呢?社会文化道德对他又能有多少约束呢?其人生又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呢?

我们做人的原则就是要始终坚持做一个仁德的人。

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一直赤着脚站在鞋店的外面,盯着橱窗。他的双腿因寒冷而颤抖着。

一个妇人在鞋店里注视了小男孩一阵后走出来对他说:“小家伙,你看什么?”

“我求上帝能给我一双鞋子。”男孩回答。

妇人领着孩子走进鞋店,请售货员给男孩拿半打袜子。然后,她问售货员能不能给她一盆水和一条毛巾,售货员很快拿给了她。

她带着小家伙走到鞋店后面,脱下手套,跪下,洗他的小脚,并且用毛巾把它擦干。然后给男孩穿上刚买的袜子,又给男孩买了一双鞋子,还把其余的袜子装在一个袋子里,递给男孩。

她轻轻拍着小男孩的头说:“小家伙,现在你一定感觉舒服多了吧!”

当她转身准备离去时,惊讶的孩子抓住她的手,含泪望着她的面孔问:“你是上帝的妻子吗?”

对于处在寒冷中的小男孩来说,这位给予他温暖的妇人在他眼里就是最有仁德最善良的人。仁德总能给苦难者一线希望,仁德的人总是受到众人的尊敬和爱戴。仁德,是天底下最美的名字。

社会的演进与时尚的变化,不是个人的愿望所能左右的。但是,天地正道是永恒存在的,无论世俗何等喧嚣,做人的原则永远不能放弃。大道不行,将欲何往?

正如我们亲眼所见:在我们居住的房间,总会有苍蝇、飞蛾、蜜蜂等小生灵不邀自来。然而,它们却再也找不到出去的路,于是它们努力地寻找飞向阳光飞向自然的自由之路。透过窗户,看见了它们向往的天地,于是就奋力奔赴。然而,无情的事实是,总被窗户的玻璃硬硬地挡回。它们很是不解,看到的是多么美妙的景观,而且也没有什么阻挡,为什么会被拒绝,而不能融入这美妙的世界。

平庸如我辈的人们,也莫不如此,心中崇尚着大同世界,向往着美好的境界,似乎就可看见,可是却无从抵达。心灵告诉我们,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却总是碰壁,就是找不到奔赴的路。天道自在,而我们却不知向哪个方向努力,只是盲目地奔走,而各种不和谐的声音喧嚣争吵不已。

于是先哲慨叹:“门户大开,你们自由地走啊,我道自在,何莫由斯道也?”

其实这根本就不是门户的问题,在于行走者的眼睛,直到有一天最终发现了门径。

坚持真理,仍然可能会被人所误解,还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中伤、诬陷。人都有自己的原则,所不同的是能否坚持到底,中途放弃或改变的,就不能叫原则。那么其人也就不可称其为有气节。只有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任何状况下都不放弃,以生命维护自己的尊严与高贵,这样的人才是有气节的,是值得钦佩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仁德   自来   孔子   原则   礼乐   可能会   气节   鞋店   售货员   妇人   小家伙   美文   袜子   毛巾   鞋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