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

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是过年的精华所在,也是过年的主要标志,名堂更多了,对我一个小孩来说最感兴趣的有:一是要吃四顿好饭,三十中午一碗大炖菜,有猪肉、鸡肉、粉条、豆腐、白菜等,再给个大白馒头或豆包,特别好吃解馋,三十晚上是饺子,素馅的(在我记忆中只有参军到部队后每个礼拜天能吃上肉馅饺子),初一早晨接着吃饺子,中午大炖菜。这是平时根本吃不到的,一过年连吃四顿美餐,由于贪吃,结果往往出现“一顿吃的多,三顿不烧锅”。二是三十晚上,儿孙们(有的是初一早上)依次排队给长辈们磕头拜年,一般都是连续磕三次头作三次揖,磕完头给压岁钱。初一大清早,我和哥哥会走遍全村挨家给长辈拜年磕头。记得我六岁那年,已经稍微懂事了,觉得磕头没意思,就是不磕头,谁劝也不听,推我跪下我就站起来,大人们“威逼利诱”说,你不磕头不给压岁钱了,我拧着头说,不给就不要。最后,大人们很是无奈,也不勉强我了,不过他们还是悄悄的往我手里塞了两角钱,我不好意思要,他们硬塞进我裤兜里,我感觉有点受之有愧,心里也就没有了那种胜利的喜悦!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磕头真的没什么意思,至多不过是那个时候的习俗罢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磕过头。三是年三十晚上在大门外和堂屋门前都放根拦门杠,据说主要是防止邪恶入家入室,有了这根杠,可以保全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四是过新年穿新衣,大约在初一早上四五点钟,长辈们都会叫醒孩子们,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其实我穿的大都是翻补了好几年的旧棉衣)给孩子们穿好。在当时这已经不错了,记得有个邻居,他家有五六个孩子,父母有本事生没有本事养,几个孩子才可怜,真是“春秋一件单,夏日没有穿,冬天棉衣破,难以御风寒,终日食不腹,何顾衣和衫!”比起他们,我有干净的新衣穿,已经非常知足了,我们换好衣服,一起跑到漆黑的院子里蹦蹦跳跳,困意也没有了,叽叽喳喳的嬉闹起来,院子里一下热闹起来!就在这时,突然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点点光芒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烟雾弥漫四周,烟花味道刺鼻,我们不管不顾的跟着家人加入到放炮的队伍里,小鞭炮声音脆响非常好听,大雷子声音如雷震耳欲聋,我们一手捂着耳朵,一手争先恐后的去捡哑炮,捡到的如获至宝,大喊大叫,然后找大人再次点响,拍着手小脸上洋溢着无法控制的兴奋。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人们仿佛忘记了贫穷和艰辛,在欢声笑语中迎来了东方的阳光,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新的一天,新的一年开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哑炮   受之有愧   炖菜   烧锅   都会   堂屋   豆包   腊月   棉衣   新衣   美文   饺子   月初   早上   队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