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上下五千年(上篇)只能写故事才能讲真话我也是心累啊

一:蓝星“人”的出现

在很远很远的宇宙中有一颗蓝星,蓝星上有一片森林,森林被一条大河分割成了很多版块,不同的版块上都生活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动物,最初所有的动物们都遵循丛林法则和自然选择定律,在蓝星大森林中有序地繁衍生息,直到有一天,一种动物受到上天的眷顾开启了智慧,他们学会了制造火焰并且保存火种,他们学会了使用和制作简单工具,他们还创造出来语言和文字;从此这种动物就认为自己与其他动物与众不同,他们称自己为“”。

蓝星人成为人之后拥有了智慧和生存优势,相对于开启智慧之前他们的生存有了更多的保障;但是他们又保留着生物的本能,于是他们快速繁殖,蓝星人的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都快速增长。

蓝星上下五千年(上篇)只能写故事才能讲真话我也是心累啊

二:第一社会范式

本来蓝星人就是群居性动物,成为了“人”之后蓝星人依旧保留了群居的优良传统;但是开启智慧之前的蓝星人最大的生存是外界其他物种的威胁和自然界条件恶劣下的生存威胁,而凡是不能齐心协力的蓝星人族群都灭绝了,这使得凡是还存在的蓝星人族群内部都有齐心协力保障生存的优良传统。

随着蓝星人的技术进步,掌握的工具越来越先进,蓝星人的生存保障也就越来越高,蓝星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有了利益冲突和战争,此时蓝星人族群要在部落战争之间占有优势的核心因素是人口,而要女性的生殖资源则是人口增长的关键,于是有的蓝星人部落发展出了以女性为核心的母系氏族社会,这一社会形式被后世的蓝星历史学家称为:“第一社会范式”。

此后,拥有第一社会范式的蓝星人部落人口快速增长、在部落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部落规模逐渐壮大,而没有发展处第一社会范式的部落则被消灭或者被吞并,蓝星人完成第一次部落大整合。

三:第二社会范式

此后的蓝星人继续发展,由于各地的蓝星人都完成了局部统一,在当时蓝星人的探索能力极限疆域之内没有敌人,因此蓝星人停止了战争的号角。外部压力减小的蓝星人继续发展,部落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而部落的生产力并未取得实质性的增长,部落的资源短缺,部落内部开始有了资源争夺。

此时各个蓝星人部落的规模都已经比较庞大了,又没有了对外的战争威胁,因此人口不再是部落生存的第一要素,而部落的女性成员却占据着大量的生存资源并且地位崇高享受着特殊的待遇,而其生殖资源的重要性却依旧逐渐减弱,于是第一社会范式受到挑战

当然,长期的社会第一范式下女性的权威已经得到巩固,再加上女性生殖资源所带来的血缘纽带的特殊性,男性对第一社会范式的挑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在这期间一边挑战着第一社会范式,一边发展生产并且开拓疆土,蓝星人在此期间驯化了狗、猪、羊等动物,并且从野草中选拔出了富含淀粉的农作物,开启了农业和畜牧业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源矛盾,男性对第一社会范式的挑战始终没有成功。

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探索边界的扩大,蓝星人的部落与部落的疆域出现了重叠,领地的矛盾最终激化成为了两个部落的战争,胜利的一方彻底占领了对方的疆域并且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和俘虏。作为战争主力的男性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具备了和第一社会范式的母系统治者分庭抗礼的实力,最终因为“俘虏的处置问题”展开了正面交锋,战争新贵男性要求俘虏作为奴隶供主人驱使,并且以女性奴隶作为贿赂第一社会范式的男性,由此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开启了第二社会范式。

蓝星上下五千年(上篇)只能写故事才能讲真话我也是心累啊

四:第三社会范式

第三社会范式一方面确立了男性为部落的统治者,是部落的一等人;原本部落的女性丧失统治权和资源优先支配权,为二等人;俘虏是奴隶,某种程度上不算人,其地位与驯化后的牲畜等同。

在第三社会范式的早期,由于部落的血缘纽带依然存在,且部落规模不够大,所以并无严格的政治结构和统治阶级;平时并无最高统帅而只有长老会决策一切大小事务,战时最高统帅在战前由选举产生。

随着部落继续扩大,战争不断进行,奴隶数量不断增多,通过战争和剥削奴隶获得了巨大剩余价值,有了私有财产出现的可能。战争继续进行,为了激励英勇作战,战时统帅使用了战利品激励的手段,使得大量的战士获得了私有财产,私有制产生。而又由于统帅此举得到了广大战士的支持,让它获得了挑战长老会的实力,于是军事领袖成功取代了长老会成为部落的真正统治者,而长老会则蜕变为“祭师”发挥其智囊团的价值继续为部落服务。

到第三社会范式晚期,社会分化为奴隶和奴隶主两个大阶级,而奴隶主里面又有政治贵族的祭师政治贵族、领袖政治贵族和平民奴隶主;女性彻底沦为男性的附属。部落领袖通过禅让制来进行权力过渡,祭师政治贵族具有对一切政治事件的解释权和舆论权,是禅让制度的强力保障。

祭师政治贵族存在的价值在于其智慧,而其智慧有主要表现在对天地鬼神的沟通能力及其话语权和解释权;在第三社会范式末期,蓝星东半球出现了一个伟大领袖大禹,基本上解决了威胁蓝星东半球的洪水问题,于是祭师政治贵族预测天灾的天职被破功,其政治影响力自然大打折扣;此后几十年,大禹的儿子启废除了禅让制,蓝星进入第四社会范式

五:第四社会范式

第四社会范式相比于第三社会范式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点就是疆域变大,人口变多,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在第三社会范式期间进行了大量的部落战争,期间兼并或消灭了大量的部落;这些战败者之中不幸的变成了奴隶丧失人身自由乃至所有权,幸运者则明智地选择了站到胜利者身后与胜利者一一起享受胜利,蓝星东大陆自古以来就充满温情脉脉的政治智慧,同时也不乏黑暗血腥的政治手段,他们称之为以正合以奇胜,也称之为王霸兼用、外儒内法。第二点是形成了与其社会规模相匹配的松散政治结构,蓝星历史学家们称之为蓝星东大陆最早的国家形态正式形成。这是与国家和疆域规模相匹配的,国家的统治者由于技术水平限制显然无法直接有效统治整个疆域,于是就委派“德高望重,诚实可靠”的各方贵族帮助领袖统御四方,大禹铸造了九鼎作为天下九州的权力象征。这一时期的国家实际上更像是邦联制,诸侯与最高统治者的王之间完全以“道德、交情和血缘关系维系”,这一政治范式实际上是扩大规模之后不成熟的过渡品,有最高权力中心、松散的部落联盟和普遍存在的奴隶制是其最根本的三大核心。

这一简陋的松散政治联盟在蓝星的东半球延续了接近两千年,由于这期间农业平稳发展社会矛盾较少,并且生产力没有爆发式增长,因此虽然期间权力更迭风波不断,但是这套不成熟的政治体系一直沿用,直到青铜器技术成熟。

在第四社会范式沿用近两千年后,青铜器技术被大力发展趋近于成熟,而蓝星的政治格局也已经经过长期更迭于当初刚刚建立的时候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蓝星一个叫做岐的部落青铜器技术水平最高并且悄悄扩大了其影响力,当时三分天下,岐有其二,最终通过武力暴动的方式获取了政权。

岐国在获取政权之后,总结前朝的经验,改造升级了其政治体制,建立了以血缘为核心的宗法制,分封制,并且制定了彰显尊卑等级的“礼乐制度”;分封制度把整个疆域分成一级一级的总共七级权责主体,以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且只对上一级负责的方式传递权责关系 ;宗法制明确了财产继承规则,确保了各级都不会因为财产分配问题而导致社会动乱,并且以财产和地位的继承来确保下一级对上一级的忠诚度;礼乐规定了不同等级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通过文化的方式来确保各层级能够安分守己,维护社会和谐。

这三套分别独立又各自相关的制度把原本松散的政治联盟打造成了权责关系明确、等级森严、秩序明晰的政治体系,标志着第四社会范式的成熟。这套成熟的社会范式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并为此后第五社会范式奠定了基础。

在前面四个范式,蓝星各地大同小异独立发展;而到了第五范式之后,由于地理条件差异,各地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偏差,第五范式及其之后的第六范式,第七范式和终极范式,将在《蓝星上下五千年—下篇》与各位读者见面,敬请期待。



欢迎各位读者关注转发收藏点赞评论,另外还请各位在评论区克制一些,笔者已经好几次因为在评论区出现不好的争论而被限流了,创作不易,请多多包涵。若实在有激愤之语不吐不快,欢迎私信交流。

之所以用“第几社会范式”这样的词汇,主要是为了在后面涉及到当代社会的时候回避敏感词汇,为了说点真话,作者也是绞尽脑汁,请多多包涵,多多理解。


蓝星上下五千年(上篇)只能写故事才能讲真话我也是心累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蓝星   大禹   长老会   范式   疆域   统治者   真话   美文   奴隶   贵族   智慧   战争   政治   女性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