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低头大格局

刘悦

“你是喜欢哭,还是喜欢笑?”好像是一首歌曲的词,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是悲是喜就看你的格局,该哭哭,该笑笑。

宋朝蔡绦在《铁围山丛谈》卷三中“而后操术者人人争谈格局之高,推富贵之由,徒足发贤者之一笑耳。”

曾国藩也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格局是什么?格局是人看事物的认知范围 。

人生旅途,难免荆棘遍布,有起有伏。懂得低头,方有胸怀懂得笑着低头,不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气度,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聪明表现。

《史记》有言:“非大贤人,不知退让。”越是无知的人,越是傲慢;越是愚蠢的人,越不知谦让。殊不知,傲慢往往是一个人衰败的开始。

总是听人说“格局”太小或者说太大。是评价这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宽广,看待事物可以看得透彻清楚,对待事情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格局不同,眼界也不同。笑着低头,可以说是一种视野开阔的大格局。

一个人格局越大,往往所看到的世界也就越大,所供选择的范围也就越广。格局是一种大情怀,海纳百川才能有容乃大,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宇轩昂。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壮烈,在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

高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视野和心态,人亦是如此。不同的高度人拥有的眼界和胸襟也是不同的。“很多人都说,我们用了很短的时间,学会了说话,却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闭嘴。”

年轻的时候学说话,年长后学闭嘴,想必祖辈都有提及,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挣得头破血流,而有些人即使被人误会和误解,也能坦然面对,面带笑容,表面上两者的差距在于心态和素质,实际上这更是格局的体现。

语言有时候能比刀子更加伤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你可以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但也要为自己说出的话负责任。

三国时,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

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

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守之终身而不易”。刘备、孙权都逐渐强大,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吴二国,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三国时期,这才是大格局。


决定格局的因素是视野。以爬山作为比喻的话,当我们在山脚的时候,只能看到与我们一样的爬山群众,而当我们处于山顶的时候,芸芸众生遍尽收眼底。


在自然界,阳光与阴影相伴而生,有的人却只能看到阴影;而格局大者却能看到背后的阳光。笑着低下头,是不愿与阴影纠缠,选择转过身去拥抱阳光。


做事必须具备一定的胆量。有了胆量,机会到了眼前才能抓得住,否则,当机会来到的时候,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大好机会将会错失,到头来空留遗憾。

抓得住。抓住隐藏在事物表面下面的规律,显示了一个人是否拥有智慧。做事情不能抓住事情的本质,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被事物的表象牵着鼻子走,到最后只能陷入被动和失败。看待事物要长远,才能走的远。

人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只为自己,要活出这一辈子的价值,要活出生命的意义。有了使命感,我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得失计较,才会活的大气,才能成大事,有使命感的人,格局自然是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格局   单刀   使命感   眼界   闭嘴   胆量   傲慢   美文   视野   阴影   事物   说话   事情   机会   阳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