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求学篇.苦中有乐


1960年,妈妈上了初中,妈妈对那一年最深的记忆,只有一个字——饿。1960年是个丰收年,但是打下的粮食基本都上交了国家,大队留得很少,因为听说国家要还苏联的债,需要全体人民勒紧裤腰带。妈妈说,姥姥家四口人,每顿饭只能打一大碗餽垒(读音为kuai三声,lei轻声,是把土豆蒸熟弄碎,然后和筱面和到一起炒,没有文字记载,暂且用这两个字代替),她和二姨喜欢争着去打饭,谁打饭可以一路走一路摇,把餽垒里的土豆皮摇到上边吃掉。后来餽垒里的筱面也没有了,用胡麻杆炒完磨成面代替,叫代食面。

妈妈上初中的第一年,每月交六块钱,每顿饭有一个白面馒头。菜是基本没有,每顿有半碗烩甜菜叶子(甜菜是用来榨糖的,长得像芥菜疙瘩)。我问妈妈她家哪来的钱?妈妈说,60年的时候,谁家都没有粮食,人们就出去卖东西,叫跑自由。我姥爷那年种了一些烟叶,烟叶长得特别好,拿到市里卖了点钱,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姥姥在1960年10月生了我三姨,妈妈吃馒头的时候总是想起还在坐月子,一点吃的也没有饿得面黄肌瘦的姥姥,就起了给姥姥攒馒头的心思。正好宿舍里还有个女生也想给家里攒馒头,她俩就每顿饭分一个馒头,这顿你攒一个,下顿我攒一个,一个多月攒了四十个馒头,给姥姥背回去。姥姥每次一边吃馒头一边掉眼泪。姥爷后来在《二十三年前的回忆》一文中写到,“二十三年前也就是全国人民大饥饿的1960年,在这样饥荒的日子里,生了林花,她母亲分娩后,粮食毫无着落,从她姥爷和她正在读初中的大姐嘴里掏得吃东西,好坏总算过去了。”

妈妈说,有一次学校组织去给农民收甜菜,就在姥姥家附近,妈妈攒了七个馒头,想给姥姥带回去。她们住在农民家里,房东大娘对她很好,她们收甜菜的时候会捡一些回去让房东大娘做饭时顺便蒸一下吃。房东大娘让我妈和另一个女同学住在里屋,吃的时候就在里屋吃。外屋的几个女生不高兴了,向老师告状说我妈吃了房东家的饭。我妈后来和老师请假回家送馒头,老师就是不准假。一天晚上房东大娘端了几个大饺子让妈妈吃,妈妈不吃,大娘说悄悄地吃了吧,外面的女生把你告下了,说你吃了我家的饭了。”我妈说,眼看回家没希望了,一天时间里,一会儿吃一个,一会儿吃一个,一天把七个馒头都吃了。告她状的女生看到了,说:“也不怕吃得撑死。”

在学校除了学习,还会排戏,我妈也是剧团成员,因为演戏可以喝到粥,很稠的粥。我妈说人们为了多抢一碗粥,盛完粥不管多烫都抓紧喝,喝完赶紧再去盛第二碗,每个人都烫得满嘴泡。我问:“都排的什么戏?”答:“斗地主。”我又问:“你扮演什么角色?”答:“地主家大老婆。还有个女同学扮演二老婆。”不禁笑,当年这孩子也是比较缺心眼,自己家出身地主还扮演地主婆让人家斗。我又问:“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戏?”答:“八女劳军。八个人小合唱。”“嗯,这还差不多。”

妈妈自豪地说,上学时我还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救了一屋子人。她们住的宿舍有两铺对着的大炕,中间是过道,每个炕上睡十多个人。为了取暖,都是两个人睡一个被窝,把两人的被子都搭上。冬天屋里生炉子取暖,有一天夜里,和她睡一个被窝的女生突然开始挣扎,把她弄醒了,妈妈起来喊她,已经人事不省。妈妈反应过来应该是煤气中毒,赶紧打开门,跑出去叫老师,老师来了以后,发现有四五个严重的已经昏迷了,有的口吐白沫,经过灌盐水通风,逐渐醒过来,幸亏后来没落下什么后遗症。

整个六零年,妈妈饿得一年没来例假。她说村里没有饿死人,但是也有饿得浮肿的,后来到了六一年秋天,粮食又丰收了,村里把浮肿的人集中起来吃了几天好的。村里开始分粮,每人每年主粮加土豆三百六十斤(土豆是几斤折成一斤),叫够不够、三百六,农民们告别了挨饿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妈妈   甜菜   里屋   烟叶   姥爷   大娘   姥姥   房东   美文   村里   馒头   土豆   粮食   事情   初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