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求学篇.祸兮福兮


转眼到了1963年,中学三年很快就过去了,妈妈面临中考,如何选择是个重要课题。考上高中可以再考大学,上中专也可以有工作,相当于跳出了农门。那个年代,学校数量少,中考升学的比例很低,据我妈回忆,她们一个年级六个班,240多人,最后考上高中和各类中专的总共有50人左右,还算考得不错,和现在全国的平均一本率差不多。

由于一直名列前茅,妈妈一心要升高中,上大学。中考时报志愿,第一个是集宁一中,是内蒙重点中学,第二个是卓资县一中,第三个是卫校,最后一个志愿是集宁师范。结果最后收到了集宁师范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才知道,那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管什么志愿不志愿,最好的学生由师范先挑。由于集中了全乌兰察布盟最优秀的学生,集宁师范的老三届中出了很多人才,其中最亮的一颗星是比她低一届的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另外还有她的同班同学,著名书法家、作家、原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田滋茂,田滋茂手抄90万字四书五经行楷长卷,总长度为1651.5米,让人叹为观止,书法精美,堪为传世之作,其恒心和毅力着实让人钦佩。

被集宁师范录取后,妈妈不甘心,正好有个同学考上了集宁一中,因为家里困难,想换到师范,因为上师范是公费的,国家给补贴,吃饭住宿都不用花钱,两人商量好互换。到学校后,从来没见过大世面的妈妈,一看学校的校舍,校园的环境,感觉太好了,就放下了换学校的念头。后来我也曾去过她的母校,学校不大,实在没看出是什么特别的地方让我妈觉得那么好,我妈妈每次提到当时的感觉总是提到月亮门,可能第一次走出农村的孩子,看到月亮门也是新奇的,值得她赞叹的。所以人的见识不同,眼界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

但是正是她的没见识给她带来了好运,如果上了高中,66年毕业的时候就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没有高考,只能推荐上大学,以她的家庭出身是不可能被推荐上大学的,等着她的很可能是回家务农。她同学的经历也证实了她的推测,她的考上集宁一中的同学虽然成绩优秀,但是赶上文革都没上成大学。所以每次妈妈说起上师范都感叹真是命运的眷顾。“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可能命运的一切都在冥冥中自有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中央政治局常委   乌兰察布盟   集宁   卓资   内蒙   行楷   妈妈   月亮   美文   中考   中专   见识   师范   志愿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