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父亲与他的晚熟岁月

最近在读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在没有读这本书前,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何为晚熟的人?

《晚熟的人》这篇文章讲述的一个很普通的故事:“莫言”获奖后回到东北老家,发现家乡因为他作品获奖的影响成为了旅游胜地,“晚熟的人”儿时玩伴蒋二也瞅准商机,建房出租他人,还“傍名人”开发出舞台剧表演,成为赚钱高手,让“莫言”啧啧称赞。

散文:父亲与他的晚熟岁月

很多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晚熟,也讽刺了一些人为了金钱利益而改变自己做人的初衷。合上这本书后,自己脑海里却始终浮现出另一个人的形象——我的父亲。

父亲1953年生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一生奉献给了黄土地,现在在老家安度晚年,依然与母亲种着几亩田地,好在现在种地都是机械化,省去了很多劳累之苦。

父亲根本跟不上时代潮流,到现在依然不懂微信、QQ 、支付宝这些我们每个人手机最常用的功能。尤其过年看到我们每个人抱个手机玩游戏、抢红包、刷资讯时,他总是呵呵笑着:手机有这么好玩吗?你们都要钻进手机里了。

给他买的智能手机教给他很多次,他依然对手机各项功能不感兴趣,后来索性手机也不用了。与母亲共用一部老年机,除了我们姊妹三,还有他与母亲的亲戚们,几乎与外界没有太多联系。


散文:父亲与他的晚熟岁月

而且依旧保留着每晚七点观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与早晨六点半听收音机《新闻与报纸摘要栏目》习惯,所以他并不落伍。总会和我们讲国家的新政策,新形势。

“听党话,跟党走!”也是他多年的人生座右铭。这两个节目虽然是我们童年与少年必听必看的节目,但现在的我们被网络各种狂轰滥炸的资讯与手机上眼光缭乱的软件所迷惑,几乎快要与它们分离。总认为,这两个节目太过于传统。

父亲很多的想法与做法,依然没有改变。每次回老家,父亲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都会去村里的饭店订几个菜。别人都是打电话给老板,老板做好菜然后派人送到家,回头有时间再把盘子给送回去就可以了。他呢?却不嫌麻烦,第一趟去定菜让老板准备食谱,第二趟去拿菜,第三趟等我们吃饱饭,把盘子刷得干干净净给人家送回去。

散文:父亲与他的晚熟岁月

每次,我们与母亲都会说他:别人一个电话就可以,你却跑这么多次?他却答非所问:今天的鱼是新鲜的,我看老板从鱼缸里取出来的;今天老板忙死了,我自己去取菜,他一个劲感谢我,给他省下人力与时间;我每次把刷的盘子送过去,老板都说,我比他们刷得都干净,别人从这里拿菜都不刷盘子送过来。

我们心里笑他傻,笑他憨:是啊,你给老板省下时间,人家当然要说你一堆好话。

他依然坚持他的做人做事理念,处处为他人着想,任何人捍卫不动。我们说的次数多了,他却没有改变,也就随他了。

散文:父亲与他的晚熟岁月


每次回老家,父亲都会开着他心爱的电三轮载着我与孩子们去田地里看庄稼,还有去参观他干了十几年的砖窑。

有时候看到别人家玉米秸秆由于刮风倾斜严重,他还会停下来去把它们扶正,并用鞋子使劲拿泥土踩实;或者看到有人在田地里干活,他除了热情打招呼之外,还会谈一些庄稼的种植问题,给人出主意。他可是我们村种庄稼能手,父亲种的的庄稼年年高产。

我也知道,我从小长到大一直到中年,父亲依然发扬着他这种乐于助人与平易近人的精神,也或者他已经把这些当作平常最简单的一件小事。不像我们在市里,与人总有种隔阂的感觉。有时既怕别人偷窥自己生活,又怕多管闲事让别人讨厌。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与人说话,更是三思而后行。

散文:父亲与他的晚熟岁月

坐在车斗里的我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但依然硬朗的身板,继续跟从他,去他人生另一个让他念念不忘的地方——砖窑。

砖窑是父亲三十岁到四十多岁的回忆,那时候是家里最困难的时期,家里盖了新房,欠了一屁股外债,三个孩子都在上学没有成人,父亲就来到砖窑扣砖坯贴补家用。那是一件非常枯燥而且劳累的活。用黏土和好泥,要用石墩反复锤炼,然后放进木头做的模具里。扣好砖坯,在阳光下晾晒,最后再用手推车送进砖窑。

小时候经常去砖窑那里看父亲干活,因为日子过去太过久远,我也忘记了很多制作过程,脑海深处只剩下父亲在阳光下光着膀子,卖力的活泥,还有那一排排整齐摞好的砖坯。他扣了多少砖坯,他活了多少泥,撒下多少汗水,也许他自己都没有计算过。只是现在的他依然留恋那个年代,依然喜欢把我一次次拉到砖窑,继续给我看给我讲他曾经的点点滴滴。

但现在砖窑外形早已经不复存在了,十几年前因为对周围土地破坏严重,已经被炸药炸成一片废墟。周围很多上好的田地也都成为了土坑,还有苇子湾。

散文:父亲与他的晚熟岁月

父亲喜欢去那片废墟上走走,有些破碎的砖头依然还存在,还能依稀看到砖窑的基本结构。父亲会捡拾那一块块碎砖,并告诉我:你看这块砖没有烧好,空心太多,肯定是打砖坯的人没好好干活,偷奸耍滑;你看那块砖是青砖,比红砖要结实的多,就是产量太低,基本现在砖窑都不会生产青砖了;那里是烧砖的窑洞,我经常往里面送砖坯。

我茫然的听着,说句实话,如果是别人与我说这些话,我也许理都不理,我对这些既不感兴趣,又与我的生活无关。但父亲每次的唠叨还是入进了脑子里。砖窑是父亲曾经的回忆,也是他对自己孩子的教诲。他不会讲太多人生大道理,他把他的人生经历一遍又一遍告诉我,做任何事情并不简单,都要用心尽力去做,才能够得到它给你带来的满足与幸福感。

散文:父亲与他的晚熟岁月

父亲现在每天的生活很简单,每天早晨天一亮,就起床去地里走走。母亲常说:土地是你爸的命,一辈子也离不开它。地里即使不忙,父亲也会去看看。

他熟悉他脚底下每一寸土地,他熟悉田地里的庄稼生长、成熟的周期,那些野草野花还有天空下飞翔的鸟儿是他一辈子的陪伴。

我想:父亲这一辈子也不会晚熟了。因为他有他热爱的生活,有他热爱的黄土地,生于斯长于斯,一个人只要他一直乐享其中,并不因外界任何人的影响而影响自己做人的快乐,就算永远不晚熟,他也永远是我心里最崇拜的偶像。

最后用莫言《晚熟的人》一句话结尾吧——我也喝醉过,但醉了皮肉,醉不了心。而我最亲爱的父亲这一生从来没有喝醉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砖坯   砖窑   父亲   都会   黄土地   青砖   庄稼   盘子   美文   散文   母亲   岁月   老板   土地   节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