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中小学生的过渡与衔接

中学高级教师马瑞莲文:面对学生升入七年级的课程内容和环境以及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的变化。如何做好中小学的过渡与衔接? 我感觉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衔接:

一、思想上的衔接。

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学习上的差异,尤其是学科科目增多,学习的难度加大。小学学来学去就是语文与数学两门,其他都是副科;而到了初中,主要的学科一下子增加到五门甚至七门,其他学科加起来有十几门。每天每门科目的平均学习时间少了,但学习的内容和难度都有增加,有很多学生不能适应突然增多的科目,被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这就要求家长早点把情况告诉孩子,让孩子对此早有思想上的准备,不要突然面对,手足无措。

二、心理上的衔接。

来到初中,初中的学区范围更广大了。与原来的同学、好朋友都分开了,老师又都是陌生的。初到这样的环境,很多内向的孩子都很不适应。严重的甚至不愿意上学,因为他们非常惧怕这陌生的环境。这时就要求家长给孩子以鼓励,告诉他早日融入到大集体当中去;在新的环境中,早日建立起自己的社交朋友圈。

三、方法上的衔接。

进了初中,原来的学习方法也要有所改变。以前可能老师管得更多些,到了初中要发挥更多的能动性,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学习方法。包括记作业的习惯,上课记笔记的方法,整理错题集的方法等等,这些习惯到了初中都要培养起来了。方法对了,学习起来效率就会更高些,成绩也会不错的。

如何做好中小学的教学衔接?

一、要想搞好初中与小学教学的衔接。首先咱们要明确小学阶段的教育和初中阶段教育的不同之处。那么,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有什么不同呢? 1、学校管理上不同 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小,天真幼稚,他们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意志力、自制力较差,是非观念不强。所以小学管理采取的是细致、周到、全面、具体的方法,表现为盯得紧、管得严、扶得多,班主任一天不离学生。 学生到了初中,一方面由于课程增多,老师也增多了,除了班主任以外,其他科任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不像小学老师那样形影不离;另一方面,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也不希望老师总是“时时处处无微不至的给予照顾。”(这是由学生的心理变化决定的)所以中学管理采取的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通过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启发诱导加规章制度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初中不是管得松了、管得少了、管得不具体了,而是管理教育方式上发生变化了。 2、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同。 (1)、教学内容的不同 学生升入初一,所学课程增加到15门(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地理、历史、生物等等),还不包括校本课。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飞跃,如果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将会造成措手不及,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2)、教学方法不同 由于中小学教学内容上的不同,也决定中小学在教学方式上存在差异: ①、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以机械性记忆为主,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老师讲课的特点是“少、慢、具体、反复的次数多”,课堂教学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为主。 ②、由于初中生的记忆特点是以理解记忆为主,思维特点是以抽象思维为主,所以老师的讲课特点是“少而精、深入浅出、讲练结合、有主有次,既教知识又教思维、教方法、教能力”。 ③、小学六年里,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的讲课方法,到了初中如果学生还停留在小学的基础上,那他们就很难适应初中的教学,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学习方法的不同: 小学的学习方法是多记、多背、多写、以作业代替复习,学什么考什么,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遵守纪律,学习用功,成绩就会好。到了初一,有的学生仍然采用小学那种上完课就赶作业,写完作业就算完成学习任务的做法,结果造成学习上的问题越来越多,学习跟不上的现象。 因此从初一开始就要根据知识的客观规律,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各环节的学习方法,逐步改变“先做作业后复习”或“只做作业不复习”的学习习惯,培养“三先三后一总结”的学习方法,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提问”、“学完一段做总结”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我自已的理解我很看重预习在学生学习的作用,预习的最大好处在于使学生明确听课的重点,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学生在预习时明确了哪些知识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不会需要上课时特别注意听的)。

二、我们已经知道了小学与初中在学校管理、教学内容和方法、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不同。班主任应该怎样做好初中与小学的过渡与衔接。 班主任在整个班级管理、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产生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效果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发展方向,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班主任的这一重要作用,在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这一转折时期表现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求初一班主任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要有的放矢地做好全班同学小学升入初中的过渡与衔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要求初一班主任要根据政教处的工作计划,结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利用班会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从纪律、学习、卫生、安全等方面对初一新生进行教育,让学生逐渐明白进入初中后,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该做的事情应该怎样去做;再结合学校、班级的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随机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自己照顾好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每学年开学初学校都要开展新生的入学教育,这其中也是一种衔接教育)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进入初中后他们学习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习惯,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咱们要求初一班主任要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学校倡导的“五环式学习法”我觉得很科学: 课前认真预习 课堂积极参与 课后及时梳理 独立作业 自我纠错 我们不仅要把它写在墙上,而且要把它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通过班主任作用让学生逐渐养成这一好的学习习惯。 3、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 一个班级风气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要看班干部的作用是否充分发挥了。真正管理上层次的班级他们的班干部甚至小组长和科代表的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咱们要求初一班主任要选好班干部,要培养好班干部,要使用好班干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做到老师不在时,学生也能自觉遵守纪律,班级的文体活动也能搞好,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毕竟班主任的“管理是为了不管”。 4、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通过班主任的示范作用,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美化教室、美化校园,并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总之,初一班主任要从基础抓起,从点滴抓起,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从班主任管理上顺利地实现初中与小学的过渡与衔接。 三、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适应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过过渡与衔接?

1.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要正确认识到自己是中学生而不是小学生了;自己是少年而不是儿童了;自己班级和自己一样优秀的同学很多,各方面的竞争会更激烈;自己所在的学校是热点中学;自己学习的内容、任务与小学相比不同,自己面临的是一个新的起跑线,要迅速起跑,通过合适的途径展示自己的特长,不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

2、要珍视和发展友谊。相对小学而言,中学生的成长成熟更需要依靠外来的包括友谊的帮助。中学生对友谊的需要更强烈,理解更深刻,要求也更高。但缺少的是正确的交往、沟通技巧,容易伤害师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以及与父母长辈之间的亲情;辨别能力尚欠,朋友之间造成的误解不易识别,不小心会交上“损友”;自制力不够易冲动,容易破坏友谊等。

3.更加严格地要求约束自己,由他律变为自律。 对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乐于帮助别人,不做有损他人、班级、学校的事,做一名有高雅情趣的、健康快乐的、勤奋刻苦的中学生。

4.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他人交往。 要抓住一切机会,积极参加学校、年级、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特长,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在活动中增进了解,获得友谊。对自己不擅长的内容自己也不要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急于求成而顾此失彼。

5.制定计划,咬定目标。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生活计划和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理想是前进的动力,要咬定目标不放松。静下心来才能潜心学习,耐下性子才能修身养性,忘却困难,做到刻苦勤奋,自主自觉。

6.正确地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矛盾冲突。七年级,适应学习节奏,七年级这个过渡的时期,总是有同学面对新问题准备得不好,掉下队来,同时,也有些同学方法得当,后来居上。小学生进入初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不会听讲、不会记笔记,会的做不对。中学知识相对连贯性和逻辑性更强,一个点没听明白,另外一个点接不上,导致不会做题。在七年级,如果想要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必须培养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握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一个是改变思维习惯,一个是做好文科知识的积累。学生需要能够在预习的时候画出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疑问;需要会听课,能够集中注意力,并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做必要的笔记;需要会复习,课后要能把当天所学的内容做个小结,整理笔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然后进行练习和错题矫正。

(二)、八年级,提炼学习方法。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相应做出调整。初中的语文课外阅读的积累很重要,多读多写多背是家常便饭。当阅读和写作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就好办了。八年级的数学的知识难度开始增大,物理开始学习。理科学习需要学会质疑和归纳总结,在思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学习内容和学科的变化,原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改变。原本可能通过短计划就能实现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到了初中之后则要求学生有一个"长安排"的计划,才能实现。初中阶段的学习科目、内容和难度明显比小学加大,作业负担也增加了。而刚入初中的学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完成作业的效率问题。如果能够上课认真听讲、有问题及时提问、做作业时全神贯注,那么,完成这些作业其实也很轻松。

(三)、九年级,构建知识体系。九年级上学期大概11月份左右,各科除化学外其他知识基本学完,融会贯通是九年级的主题和目标。语文有大量的文言文和语文基础知识需要记忆,七八年级有积累的同学会稍微轻松些。英语的词汇、句型和阅读也需要大量的积累,这时候开始感觉到时间不够了!理科的学习重点这时候是综合应用,需要将三个、四个知识点综合应用,需要良好的运算和思考作功底,思维能力好的学生成绩优势开始显现!

中考复习,需要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系统。中考复习记忆的内容较多,知识点多而零散,在复习时可以按章节复习,也可以按模块复习。两种复习方法各有长处,按模块复习可通过多问、多思、多翻书回忆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弥补,因此按知识模块复习的方式展开复习效果较好。中考复习,初三学生需要对复习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取舍,突出主干知识,避免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同时培养自己良好的应试状态。

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渡衔接,需要早做准备,争取成功完成小学生向中学生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作业   友谊   学习方法   美文   中小学生   中学生   班主任   班级   习惯   初中   能力   老师   小学   方法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