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不是目的,做了什么才是关键

早起不是目的,做了什么才是关键

早起,似乎被视作自律的起点,其实,早起不是目的,也不是一种看上去励志的外在形式。你能长期早起,不代表你自律,更不代表你成功。

早起后,你做了什么,尤其是早起后的半小时、一小时的黄金时段,这才是重点。

来看一个场景:

早起不是目的,做了什么才是关键

晨间6:00,闹钟响起,你翻身按了下静音,决定再迷瞪一会儿;手机再次震动,闹钟再次提醒,你决定起床,已经06:15。

你如厕蹲起了马桶,然后翻看手机,无论微信朋友圈,还是短视频,随即,你翻看了抖音,一分钟的小视频让你上瘾,它居然也让你爆笑。

你太爱狗狗了,不禁多停留了一会儿在狗狗的各种有趣视频,一转眼,竟06:45了。

你赶紧刷牙洗漱,然后转身走向饮水机,突然发现没水了,你开始用净水器过滤水……

早起不是目的,做了什么才是关键

周围无声无息,而时间暗自滴答滴答。

你决定开始走步,开启跑步机,时间已经指向07:00。

你看,你给自己设置了6点起床的闹钟,可你直到7点才开始一天的正常运行,早起最黄金的一小时,白白溜走。

你是否能早起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你早起都做了什么。

早起不是目的,做了什么才是关键

你可以醒来后,先躺床上花5-10分钟复盘一下昨天的未完事宜,开始今天的计划,让自己慢慢清醒。

你可以启动自己的微习惯,1分钟床上臀桥,1分钟床上小燕飞,养护你的腰椎,1分钟按摩你的脸部皮肤,让它们苏醒,1分钟按摩你的头皮,让你尽快清醒。

然后,你起床,开始你常规的日常计划,比如晨练,跑步或瑜伽;晨读,十分钟或半小时。

早起不是目的,做了什么才是关键

对于时间管理,我个人经验看别人的理想时间管理,不如先搞清楚自己的每一天,时间都去了哪里,尤其对一个时间意识还不那么强的人。

用一段时间,十天,半月,或一月,只是去记录你一天的时间消耗,你一天的行为,慢慢地,你会找出你的有效时间,和无效时间,那个时候,再去谈时间管理,才更有意义。

只有你真正能做到把握好自己的时间,才可以去谈“自律”,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什么时段该做什么事,什么时段不能做什么事……

早起不是目的,做了什么才是关键

建立一个早起黄金1小时的可执行计划,可以把每个目标的时间设置短一些,计划越是时间短,难度低,越容易执行,最重要是利于坚持。

很多时候,成功不是一时取得了多大的成绩,而是可以持续不断地维持在较高水平,形成一个恒定的行为模式。

譬如每天阅读,让你每天阅读1小时可能有难度,半小时,也有可能产生畏难情绪,那十分钟呢,一篇文章,两页文字呢?是不是就轻而易举,还很可能超额完成,一天一天,你就会形成为习惯,而有些变化,悄然发生。

自律,哪里是一蹴而就呢,它是一点一滴地慢慢养成,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灰心,不断重启……

早起不是目的,做了什么才是关键

早起不是目的,做了什么才是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目的   早起   迷瞪   如厕   什么事   美文   时段   会儿   闹钟   清醒   床上   习惯   关键   小时   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