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科学的发展并没有解决人类道德的问题,相反,倒带来了更多的难题。

如果科学能预测所有的问题,那么道德的位置在哪里?

如果一个人在三岁的时候,就能预测到这个人未来所有的行为,那么当这个人成年之后犯的错,需不需要他为此负责?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例如进行了基因改造或者,《美国队长》里面经过改造的冬日战士并非自己本意状态下杀死了钢铁侠的父母,钢铁侠该不该找当时并不知情的冬日战士报仇?

这些问题,在两百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康德就进行了思考。他的三大批判以及一系列著作奠定了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有人认为康德是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而他理论的艰深难懂以及生活的单一又给这位大哲披上了谜一样的外衣。

1

康德的理论的确很难懂,不仅在现在,在他同时代,也没几个人能读懂他的书。贵妇们喜欢在梳妆台上放着他的《纯粹理性批判》来显示时髦,却对其中的内容全然不知。

直到今天,懂得康德的人也少之又少,甚至很多批判他的人都没弄明白康德在说什么,就砸下了批判的大棒。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不过,这都无所谓,康德鼓励人们“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因为独立思考,意味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康德最主要的著作是三大批判,而每一本批判都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

《纯粹理性批判》,是关于真理的,《实践理性批判》,关于善恶,《判断力批判》,关于美。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其实这三大批判可以理解成关于真善美的学问。

而转换成问题就是,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期望什么?

康德的认识论、道德哲学、美学、政治哲学都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早年,康德一直将自己视为天文学家,对星空以及星体之间运行的法则非常痴迷,这也是理解康德哲学的一把钥匙,正如在《判断力批判》中的著名结论一样。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后来,人们把这句话写在了他的墓碑上,也成了现在人们最熟悉的康德的话语。

2

1724年,康德出生于一个多子女家庭,母亲一共生了九个孩子,有两个早于康德在婴儿时期夭折了,康德成了这个家庭中的长子,在他快22岁的时候,康德的父亲中风去世,这让康德终止了他在哥尼斯堡大学的学业。

是的,康德没有取得学位,但他的论文手稿引起了当时一个物理教授的注意,并推荐出版,这本三年后出版的《论活力的正确评价》成了康德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哥尼斯堡,现加里宁格勒

辍学之后,在24岁到30岁期间,康德一直在牧师、农场主和一个贵族家庭当家庭教师。

30岁之后,康德又重返大学,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于星云的假说,就是人们现在熟悉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是最早的天体演化的假说了。

1755年,就在康德重返大学这一年,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了地震,引起了灾难性的后果。

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重新提起:仁慈的上帝为什么会给人间降下如此灾难?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灾难的发生总是需要思想者来予以解读,公元410年,罗马被哥特人洗劫,这件事为异教徒攻击基督徒提供了把柄,认为这是对改信基督教的人的惩罚。

这成了当时还没有后世那样成为正统的基督教面对的难题。

奥古斯丁由此写就《上帝之城》,作为对这个问题的回应。

里斯本的这次地震也是同样,与一千多年前奥古斯丁的问题不同,康德面对的不是神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康德写了三篇文章,指出在哪里建造楼房,是人类的决定,而地震的警示,是告诉人们需要慎重选择,正如要慎重选择发动战争一样。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可以看出这个时候康德的回应还不是很成熟,这些对于道德与责任的思考,一直到几十年后在他的思想中才有了更明确的答案。这个时候康德的研究重点还在天上。

在对星空的研究之中,康德认为自然法是道德的基石。宇宙万物的运行都遵循某种自然法则,无论他对星体的研究还是对地震的解释,都围绕自然法来运行,这种观点也启发他给人类的道德找到道德法则。

康德一直想要做的就是理解科学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他的思想也以《纯粹理性批判》为分界,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前批判时期”可以视为康德的科学写作时期,是他致力于发现自然科学背后的规律的时期,而“批判时期”则是康德研究道德、自由、美等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康德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人类能认识什么,人类的认识能力、形而上学的真理等方面。

1781年,《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之后,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当时知识界的时髦谈资。

但这本书太难懂了,不只是现在的人觉得康德难,当时也没几个能读懂的。康德自己又写了本小册子《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来作为入门引导,当然,这本书也同样难懂。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在《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之后,康德发表了《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

1787年,又发表了新一版本的《纯粹理性批判》,显然是为了让这本书更好理解一些。

一年之后,《实践理性批判》出版,继续聚焦于道德。

两年后(1790),第三个“批判”《判断力批判》出版。

这个时候,康德66岁了,距离退休还有六年。

3

康德的作品是严肃的,哲学家的生活也被人视为一丝不苟而乏味。

但实际上,关于他的趣事还不少。

例如这位大哲学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颇为关心。

他的朋友们因为各种疑难病症而痛苦,康德本人也有心悸的毛病,后来肠胃也不好,于是他特别担心自己的身体,细心呵护,对排泄物尤为重视。

因为担心便秘,康德养成了规律散步的习惯。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每天的作息基本一致,下午三点半,准时出门散步,教堂的钟声在他出门的时候敲响。

小镇的居民都会用看见康德散步来标记时间。仅有一次,康德因为看卢梭的《爱弥儿》而忘了时间,没有在三点半出门,对此,小镇的居民以为是教堂的钟坏了。

而康德散步的行程也非常固定,永远是同样的路程,穿着大衣,拿着拐杖,每天沿着小菩提树散步,精确地八个来回,一步不多,一步不少。

后来,这条路被命名为“哲学家之路”。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康德对自己的生活极为审慎,对自己的学术也颇为坚持,但作为老师的康德,对学生的要求并不高。康德的一个学生,后来成了历史学家的巴齐克,在他的自传里回忆,康德讲的形而上学课程,不收费,但他根本听不懂。

当时康德颇受敬重,巴齐克一度对自己的理解力产生了怀疑,然而他不管怎么努力学习,还是无法理解。后来巴齐克发现,自己的同学比他知道得还少。

康德说,他讲课的对象是有才能的人,不是平庸者。

因为康德的课难懂,反而成了学校的热门课,很多学生来听课,特意来体验这种“听不懂”的感觉。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1776年,康德成了哲学系的系主任,但他对学生的考察并不是很严格,也没有限制学生的自由,他认为,“长在外面的树比温室里人工培植的树更有生命力而且果实丰硕。”

康德终生未婚,据说他自嘲原因是在需要结婚的时候,结不起婚,而在能结得起婚的时候,已经不需要结婚了。

这个理由能戳痛现在多少人。

在《康德传》里,曼弗雷德·库恩写道,在1783年年底的时候一直租房子的康德终于买了自己的房子,算来这个时候康德已经59岁了。因为租房子需要经常搬家,这让康德觉得即将是一个老人的自己非常不方便,于是决定买了房子养老。

在69岁那年(1793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给信仰划界,被视为对神不够虔诚,被勒令禁止出版关于宗教类的书籍。

彼时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骁勇善战,击败了奥地利,在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的时候,普鲁士已经是欧洲强国了,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即位后,普鲁士败于法国,割让给法国领土。正是威廉二世的统治时期,对康德的作品进行严格审查。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1797年,腓特烈·威廉二世去世,儿子腓特烈·威廉三世即位,对康德的禁令也随之失效。

第二年,康德出版了《道德形而上学》,终于完成了他的道德哲学全部学说。1798年,他的最后两部书出版。

1804年2月12日,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去世,享年79岁。

康德映像|问题与作品

这一年是清朝嘉庆帝年间,同年,拿破仑在法国加冕称帝。而在大洋彼岸,杰斐逊正谋求美国总统的第二任任期。而五年之后的同一天,林肯出生。

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康德   奥古斯丁   普鲁士   里斯本   尼斯   基督教   自然法   形而上学   判断力   映像   难懂   哲学家   美文   理性   哲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