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波伏瓦的《第二性》,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

做女人是多么不幸啊!然而,做女人最大的不幸,说到底,是不了解这是一种不幸。

——克尔凯郭尔

提到女权,不少人会想到“女拳”,想到对男性的压迫。

实际上,女权主义更贴切的翻译名称应该是“女性主义”。

所谓女性主义,追求的是女性和男性的平等。

这种平等不是纠结“孩子跟谁姓”的习俗问题,而是对女人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探索。

读懂波伏瓦的《第二性》,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

大多数女性朋友的人生似乎都遵循同一个模式:小时候努力读书考上好一点的大学,大学谈恋爱,毕业后结婚、生娃,成为贤妻良母。

不按照这种模式生活的男性尚且被社会宽容,例如不结婚的男性,如果有钱有颜,会被形容为“钻石王老五”,表示是理想的结婚对象。

然而不按照这种模式生活的女性,就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恶毒一点的语言会形容说,“不像个女人。”

读懂波伏瓦的《第二性》,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

是了,“像个女人”,正是西蒙·波伏瓦审视的问题。

波伏瓦与存在主义哲学

21岁的时候,西蒙·波伏瓦成了法国最有名的大学里最年轻的哲学系学生,那个时候的她神采飞扬。

想象一下这简直比上了清华北大还要荣耀,她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哲学的世界里,她学了柏拉图著名的理念论,把世界看成有缺点的,比理念低一级的存在。

但对于波伏瓦而言,这样的观点有些不能接受。尘世的生活是吸引人的,多彩的,并非只是理念世界的摹写。

她想要探索人所生活的世界的意义,丰盈她的人生。

她的探索,最终生成了一种全新的哲学——存在主义。

读懂波伏瓦的《第二性》,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

人们知道波伏瓦与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伴侣关系,他们有着共同的哲学旨趣,他们在一起争论自由意志、欲望、权利、责任,等等话题。

在他们之前的西方哲学,有一个传统,认为人生来具有某种使命。

这个使命可能是传递神的意志,可能是延续后代,总之,人总是为了个“什么”而存在。

“夜莺生来就是要歌唱的”,这种说法放在动物身上,没有问题。

可是形容人,某某“生来就是歌唱的”,“不唱歌就浪费了他的天赋“,就有问题了。

如果这个“天生就适合歌唱”的人,偏偏喜欢跳舞呢?

那么执意跳舞的他,是不是在浪费“适合唱歌”的生命?

读懂波伏瓦的《第二性》,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

人,到底应该遵循着某种“天赋”“使命”来过自己的一生,还是遵循自己的意愿?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如果说某个人,“生来就是偷盗的呢?”

波伏瓦和萨特颠覆了这个传统,他们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人被抛入红尘,不是遵循神的意志去做什么,也没有“天生应该做什么”的说法。

更广泛的自由,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一个人不能以“我天生就适合当小偷””命该如此”等理由来为自己的偷盗行为辩护,偷盗的行为责任者只有这个人自己。

人选择唱歌,不是因为“天生如此”,而是因为“我愿意如此”。

这样,人就有了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也意味着承担行动的责任。

读懂波伏瓦的《第二性》,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

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自由的。

人先作为“人”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然后才是“某种人”。

这就是存在主义的著名命题:“存在先于本质”的含义。

同样,女性也是先作为“人”存在,然后才是被赋予各种角色的“女”人。

波伏瓦从存在主义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她开始追问,如果每个人都应该能自由地追求想要过的人生,为什么她要被社会对女人的规定所束缚?

以存在主义为思想基础,波伏瓦写就了女性主义的“圣经”——《第二性》

什么是“第二性”?

《第二性》,不只是波伏瓦的思想结晶,也是她自身经历的提炼。

多才如波伏瓦,从事着写作、教学、社会活动,然而这些对于同行的男性再平常不过的事,却给了波伏瓦巨大压力。

她从小所接受的天主教教育,告诉她女人要结婚生子。

只要不满足于女性的这些“特质”,而从事其他工作,无论怎样出色,都不入社会的法眼。

作为女性哲学家,波伏瓦同样遭受到了男性哲学家的漠视。

人们和女性谈哲学,更多是出于猎奇,对她所持有的观点毫无兴趣。

就如同小孩子们兴冲冲跟大人说他今天有了怎样的发现,大人只是笑着敷衍,即使装作认真听的摸样,多半内心也不会当真。

读懂波伏瓦的《第二性》,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

哲学领域的女人就处于这样尴尬的位置,而如果是男性,无论观点多么肤浅,却因着自身的性别,而受到别人重视。

这让波伏瓦在《第二性》里,思考性别的界限。

波伏瓦认为,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坚持的,人生本身没有定义一样,性别本身,也没什么本来的规定。

于是有了波伏瓦那句名言: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变成的。”

“成为”一个女人,就是变成一个不是自己的“他者”。

波伏瓦把“他者化”视为给女性贴标签的过程。

这些标签是“女人应该温柔”“女人应该结婚生子”“女人应该是贤妻良母”“女人应该相夫教子”等等。

没有这些标签的女人,则被认为“不像个女人”。

读懂波伏瓦的《第二性》,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

而男性却少有这些标签,西方历史上,男性一直被视为人类的范本。

圣经里,上帝先造出了亚当,然后从亚当身上抽了一根肋骨,才有了夏娃。

在西方思想/宗教/文化的源初,女性就作为男性的“肋骨”存在。

作为“他者”,女人被认为是低男人一等,因此在自由选择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不只是女性的追求被“他者化”,女性的存在本身也为了“他者”。

知乎上有个问题,“那些名字叫‘招弟’‘引弟’‘爱弟’的女孩子们后来怎么样了?”

每一篇回答,都是一个女孩被“他者化”的经历。

在这些女孩子的家庭里,似乎她们的出生,只是为了一个男娃的到来,她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家族里男孩子的引子。

相比之下,却很少听说名字是“招妹、爱姐”的男性。

与之相似,“若男”“胜男”“亚男”这种名字,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

女性作为“第二性”,一直从属于男性的“第一性”。

“第二性”与今天的我们

1949年出版之后,“第二性”就成了女权主义者的标语,二战后,更是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

任何一个活动在兴起之初,难免矫枉过正。

事实上,男性也不是天生的,也会被社会定义。“不像个男人”,这种说法,至今存在。

在摆脱定义、摆脱压迫方面,男性和女性应该是同盟,而非对手。

读懂波伏瓦的《第二性》,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

寻求女性的独立,也并不是靠去压迫男性,波伏瓦所希望的是男性和女性彼此尊重对方的自由,人类能打破性别定型的刻板印象。

这种打破需要全体人类的努力,而不是某个有权势的女人。

某个美剧有一集很有趣,假设16年美国大选上台的不是特朗普,而是希拉里会怎样。

美国有了历史上第一个女总统,女性的情况会更好么?

剧集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甚至还会更糟。

因为“总统”本身就是社会建构的,与性别无关。

读懂波伏瓦的《第二性》,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

实际上,美国历史中还出现过女性法官因为要摆脱自己身上的女性标签,特意在判决中偏向男性的情况。

尽管已经坐上了法官的位置,然而这位女性在内心依然是不自由的,她不想承担女性的独立,依然维护着既有的社会结构。

因此波伏瓦号召女人们,不要惧怕承受自由,不要欺骗自己没有自由,不要给自己任何诸如“依附男性是因为我没有选择”等借口。

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女人,没有男人会看得起。

“第二性”的概念今天被现代思想家们扩展到了不同的领域,这是1986年去世的波伏瓦没有预料到的。

这些领域涵盖了民族、经济、年龄等其他身份特征。

例如,看过视频《后浪》,我们会疑惑,“后浪”是否定义了一种青年人的身份特征?是不是没有享受过视频中的跳伞、潜水、环游世界的年轻人,就不配成为“后浪”?

人,应该享有定义自己人生的自由,而不是被“他者化”。

波伏瓦留下的最深刻的思想遗产,不仅是追求性别平等,追求人生的自由,还有哲学那古老而最激动人心的传统——对人类境遇的观照:“哲学和人生从不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萨特   女权主义   后浪   西蒙   存在主义   美文   性别   定义   哲学   男性   思想   自由   女性   人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