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国民党沧桑史——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四十三)

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四十三)

灵寿国民党沧桑史

文/崔金山 搜集整理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灵寿知县袁谢兹退位。但国民党的统治范围并没有扩大到灵寿,县知事由北洋军阀的民国政府任命,灵寿进入军阀统治时代。直到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国民党在灵寿才有所发展。

灵寿国民党沧桑史——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四十三)

灵寿国民党组织成立于1928年。其时,灵寿已有国民党员36名,夏季成立了以马文华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河北省灵寿县临时登记处”,开始在知识分子中间发展国民党员,当年有15人入党。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任命的县长也在灵寿上任,灵寿进入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统治时代,但政权始终是岌岌可危。

1929年,灵寿县国民党组织定名为“中国国民党灵寿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马文华任指导员。其时政府县长为举人出身的贵阳人胡述增。当年12月,国民党县府下令征收屠宰税,并承包给一个姓傅的商人代征。由此激起民愤,在一个灵寿的集日聚会上,推举4名年轻村长为代表,向县府请愿,要求免征。但多次交涉无效,老百姓和各村村长再次集会抗争,并张贴标语,高呼“打倒贪官污吏,取消苛捐杂税”等口号,人越聚越多,围观者不下万人,县长胡述增被吓跑,承包商也没有再敢征税。1930年春,省政府发出公报,将去冬灵寿抗税事件定为“异党暴乱”(其实同年夏天才有了共产党组织),并政令通缉带头闹事的4名村长,轰动全省。新县长一面抓人,一面利诱部分年老村长压制民众,4村长潜逃,事件逐步平息。

1932年,“中国国民党灵寿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更名为“中国国民党河北省灵寿县分部委员会”,马文华任常务委员。同年6月23日,共产党直中特委和灵寿县委主要成员组成的“工农红军华北游击司令部”组织了第一次“红色暴动”,未能成功。7月,军阀刘桂棠匪兵窜到灵寿山区,历时一个多月,劫掠许多财物并掳掠妇女70多名,杀害百姓逾百人。8月21日,“工农红军华北游击司令部”组织第二次“红色暴动”,历战4昼夜,伤亡惨重。9月初,国民党政府实行白色恐怖,到处抓捕共产党,7名共产党员被捕,4名领导成员被通缉,共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秋,刘桂棠匪兵200多人自阜平又来到灵寿山区,并进入陈庄附近村庄为非作歹。对其恨之入骨的各村百姓暗自相约,统一行动,刀砍斧剁,将匪众全部杀死。

1933春,灵寿山区闹饥荒。仅陈庄北沟村讨饭者达300多人,国民党政府不予赈济,共产党秘密组织约500名讨荒群众聚集于陈庄区政府,坚持求赈,5天不散,迫使当局赈粮40石。1934年1月,国民党县政府下令征收猪羊割头税,百姓强烈反对。31日,征税人在10多名巡警和缉私队员护从下,到陈庄集肉市强征税,事先有备的千余百姓一声呐喊,蜂拥而上,打散护从人员,抓住征税人,用稀屎灌个半死。县长闻讯心惊胆颤,宣布停征割头税。5月6日,城关附近15个村的群众,进入县城,游行示威,强烈谴责官商抬高盐价和严禁民间“刮小盐”的专横政策,闯入盐店,痛打盐巡,并将其存盐哄抢一空。

1935,按照中日“何梅协定”,解散国民党河北省党部机关,取消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和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管理华北政务,并任命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为委员长。8月,国民党灵寿县党部名称取消,原县长耿述之调离,由新成立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委派翟国栋任灵寿县长,但其他原班人马未动,实际上国民党还控制着灵寿县。1936年,共产党人领导樊庄群众进行选举斗争,打破官府规定的按地租银子数应选村长的惯例,一致推选能够代表群众意志的樊德智为村长,士绅大为不满,勾通官府另选村长。樊德智发动群众组织了一个“乡民联合会”,与其对抗。1937年7月,在日军尚未进犯灵寿时,县国民党分部委员会成员及政府人员携带提前催征的下年度赋税钱钞,仓皇南逃。国民党及国民政府自动抛弃了灵寿人民,国民党组织也处于瘫痪状态。

1928年至193710年间,灵寿国民党政府也为灵寿人民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1929年,成立县度量衡所,并于1930年1月1日开始,推行《度量衡法》26条。即实行度量衡两制法:其一是万国公用制,实行米尺、公斤、公升;其二是市用制,以1公斤等于2市斤,1米等于3尺。统一衡秤,1市斤等于老秤16两(1959年改为10两),即所谓“官秤”。从此,灵寿度量衡开始与世界接轨,而且大部分内容延续到了现代。1933年10月,由华北水利委员会和河北省建设厅主办的大型水利工程—滹沱河灌溉工程仁寿渠(即灵正渠的前身),经两年反复勘测和准备,全面兴工,并于1935年6月15日竣工,举行盛大放水典礼。华北水委会及河北省府要员出席,省主席于学忠主持仪式并剪彩。此渠长58.81公里,可灌溉灵寿正定两县6.32万亩良田。可惜的是,1937年拦水堰被冲毁,修复工程再也指望不上国民政府,此渠功能也基本丧失。

灵寿国民党沧桑史——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四十三)

1939年春,随着国共合作抗日形势的发展,国民党晋察冀边区冀西办事处成立,并派员来陈庄协助灵寿县重建国民党组织,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灵寿县党部(书记长马明)。县党部一成立,即通告全县原有国民党员进行登记,恢复基层组织,迅速发展新党员。次年底,新旧党员达到500多人,分设陈庄、麒麟院、岔头、营里、龙田沟、申家庄、伍河、刘庄、燕川、贾庄、霍营等12个区分部,成为冀西12县中党员最多、影响最大的县份之一。1941年2月,国民党晋察冀边区筹备处于冀西办事处驻地灵寿县水泉村召开联席会议,冀西12县、晋东北5县书记长及各办事处要员全部出席,并邀请边区司法处长王斐然(中共党员)作为边区代表参加观礼。会上,老资格国民党员并在边区政府担任副主任委员职务的刘奠基、胡仁奎分别作形势和政治报告,大力倡导宣传抗日,会议开得隆重而热烈。会后,灵寿县部分国民党员曾一度在宣传抗日、募捐支前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为时不久,便秉承其上司密旨,明打抗日旗号,暗搞分裂统一战线的活动。1943年,《晋察冀日报》发表题为《挂羊头卖狗肉》社论,彻底揭穿国民党阴谋。1944年3月,国民党灵寿党部孙重等3人投靠日本侵略者。同年7月,灵寿国民党党部在边区广大群众的强烈谴责下,被迫宣布解散组织(包括基层组织),多数国民党员逃往敌占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春,先后从灵寿逃往外地的223名国民党员,聚焦正定县城,建立国民党灵寿县党部,书记长贾孝先;成立灵寿县政府,县长陈肇基。在得到上级武器装备的支持下,计划组成“复仇还乡大队”(即还乡团),企图重新占领灵寿,赶走共产党,恢复国民党统治。11月12日,还乡团行至同下村时,遭到解放军某部二旅的阻击,被歼灭100多人,被俘50多人,灵寿国民党及县政府全军覆灭。

纵观灵寿国民党从民国成立至全军覆灭的几十年岁月,前16年有名无实,名誉上是民国政府,却被军阀统治;中间10年是有名有实,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但却总是与民争利,政权岌岌可危;抗日战争8年是无名无实,竟在共产党及军队的保护下生存,最后却落得了一个被迫解散、全军覆没。

版权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灵寿   灵寿县   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   华北   党部   边区   度量衡   国民政府   党组织   村长   县长   美文   党员   沧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