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令陆陇其之以德化民正民风——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38)

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三十八)

千古一令陆陇其

文/崔金山 搜集整理

(二)以德化民正民风

陆陇其是清朝最著名的理学家。其处理事务也遵从孔孟之道,劝导人心向善,认为这样才能给国家营造一个良好的礼法氛围,从而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千古一令陆陇其之以德化民正民风——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38)

陆陇其刚到嘉定当知县时,由于战乱后导致百业俱废,农田里草比人高,一些强悍的饥民落草为寇,嘉定境内盗贼横行,陆陇其于是抓了大批强盗,塞满了监房。为杜绝盗患,他以攻心为上,先写了篇《劝盗文》,又叫差役采挖了很多黄楝头,用盐水腌好。数日后,他命差役把黄楝头分发给牢中的盗贼们吃。犯人们莫名其妙吃了起来。吃完后,他问众犯:“黄楝头味道如何?”众犯人答曰:“先苦后甜”。陆陇其掏出《劝盗文》,大声念道:“尔等一念之差,不安生理,做出违法之事,今受尽苦楚。然人心无定,只要将此心改正,启迪良知,重新做人,依旧可以成家立业。”读到这里,犯人都笑了:“我们都被你关进牢笼了,如何成家立业?”陆陇其说:“本官把你们关起来,实属无奈。不过你们就像刚吃的黄楝头,先苦后甜。如今,无主荒田这么多,本官准备将没有血案的人放出,把荒田分给你们,一年内不用纳税,你们说怎么样?”犯人们高呼:“好!”陆陇其放出犯人,划地给他们种,加上这一年又风调雨顺,他们喜获丰收。生活安定了,盗贼骤减,百姓安居乐业。

对于普通百姓,他也是以德教化,深得民众爱戴。遇到父亲告儿子,便含着泪进行劝说,以致儿子搀扶着父亲而归,从此孝敬有加;遇到弟弟告哥哥,便调查出挑唆者施以杖刑,以致兄弟和好;一些恶少勾结行恶,便给他们戴上枷在路口示众,直到他们痛表悔过才释放;遇到官司,陆陇其不用差役去逮人,属于宗族内部争讼的,便由其族长去处理;属于乡里争讼的,便靠有威望的乡绅去治办;有时也让原告、被告双方都到县衙来调解,他把这种调解方法称为“自追”。

千古一令陆陇其之以德化民正民风——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38)

到灵寿任知县后,他更把以德化民用到了极致。在到灵寿赴任的路上,他就看到路边站满了告状的百姓。初到灵寿,就发现不少人因贫困愚昧养成重财薄义,轻生争气,惯于告状的恶习,于是先引导人们制定乡规民约,约束百姓不规行为,然后经常在城关、慈峪、南寨集日或庙会的时候,向百姓宣传道义,扬善抑恶,力劝农耕,并写出《息讼示》一文布告全县(见“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第十一),一年后民风大有好转。

陆陇其审案一般先调解。在听完双方的诉词之后,陆陇其往往不急于定案,而是耐心地劝导双方说:“你们不是亲人就是朋友,不是朋友就是邻居,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感情也算是很好的,但如今不过就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起来,闹到公堂之上。你们是一时痛快了,但我们审案需要耗费大量的纸张,衙役吃饭也需要开销,证人们也要花大把的时间来给你们作证,你们打官司还要花费许多银两,结果到最后往往你们打官司浪费的钱比你们争执的那点蝇头小利要多得多。那些因为打官司而丢掉工作最终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案子我见得多了,现在还历历在目,记忆颇深。而且断案必须要有输赢,从此你们从乡亲变为仇人,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国法不加在有理人身上,你们回去仔细考虑三天,如果都想通了,可以来撤诉。”听了开导,诉讼的双方往往感激的流泪,并当堂作出保证,像当初一样和好。

陆陇其在灵寿以德化民的故事有很多。一天,有个老太太告她的儿子忤逆。陆陇其看到其子还是一个未成年的男孩,就对老太太说:“可让你儿子暂时在我这里呆些天,我好教育他。”于是命那少年随他左右。陆陇其每天毕恭毕敬侍候老母亲,每次侍候老人吃完饭后,自己才去吃些剩饭菜。老母亲稍有不适,陆陇其更加关心备至。这样过了些天,那少年突然跪在陆陇其面前哭着说:“小人一向不懂礼,得罪母亲,看到您的一切所作所为后悔不已。”后来,那少年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子。还有一次,有位老农告儿子忤逆不孝。陇其将其父子一同招来,既不训斥,也不判理,而是晓以礼义,并说“这事谁也不怨,都是我这个县令无能,品德低下,不能够教化你们这些民众,才令你们父子发生这样的悲剧,自己愧对灵寿百姓呀!”父子二人大为感愧,淌着泪水告谢而归。

陆陇其曾遇到一桩弟弟告哥哥的案件,他首先将两人叫到一起,什么也没有问,也什么都没有让两个人说,只是让哥哥不停地喊弟弟,弟弟不停地喊哥哥,没有叫够五十声,兄弟二人便抱在一起,泣不成声。然后,他又差人经过调查找出挑唆这对兄弟的人,在公堂之上施以杖刑,兄弟二人既感动又悔恨,最终和好如初,感情甚至比从前更好。

最感人的一则故事,说是有对兄弟,家长里短争闹不休,最后把官司打到了陇其这里,陇其左劝右劝,怎么也不能调停。陆陇其没有办法,只得把两个兄弟的“过”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一边哭泣不已,一边走出家门,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当时烈日当空,赤日炎炎,正是盛暑,陆陇其把自己置身于太阳暴晒之下,直到两个兄弟和解才起来。这件事别说两个兄弟,就是普通百姓也感叹不已。

千古一令陆陇其之以德化民正民风——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38)

除了割肉疼,就是拿钱疼。征收赋税是县官的职责,也是一项最难做的群众工作。他建立的“挂比法”,也是另一种以德化民。对于没有缴纳税赋的百姓,他写上姓名在牢里挂号,但并不真正扣押,只写出所欠数额,以进行对照比较,让百姓自己交,交够了除去牢中名字。至于交纳数额由每人自报。同时又建立“甘限法”:百姓在自定的期限数目之内,到期能如数缴纳的,就可获得优待。没有缴纳的,可以以后补交,但限定交纳中所欠的数额,日后须增加一倍交纳。缴粮纳税的日子临近,他召集百姓讲一番按时纳税的道理:“向大家收缴的钱粮,全是朝廷的国课,并不是县官的私蓄。如果百姓们按时上缴钱粮,给官员们减去催缴的麻烦,也有时间可以给百姓做点其它的事。我和大家没有任何宿怨,也不愿为税赋之事责罚百姓。倒不如大家及早凑齐应纳之款,使你我都相安无事地办完这件事。”百姓们觉得陆陇其的话说得很实在,也就乐于接受。所以他在任时,很少发生欠缴赋税的事。

陆陇其以德化民,对当事人双方进行教育和劝导,使双方反思各自的过失,最终使民众得到了教化,促进了县风民风。他所独创的“自追法”,不仅被当时的清王朝所推崇,而且还推动了我国司法调解制度的发展,在我国近代以后的诉讼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壮哉,陇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灵寿   德化   民风   嘉定   差役   犯人   盗贼   数额   美文   千古   父子   弟弟   哥哥   儿子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