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宁:浅谈体重与肿瘤

春风渐暖,从容开序,我们告别了春节长假,逐步恢复到日常的工作当中。


所谓每逢佳节“胖三斤”,很多人经过节日美食的“洗礼”,体重都有增长趋势。


大年初七(2月18日),又称“人日”,自古便有大年初七要“称人”的习俗。所谓“称人”,便是称量体重。


张大宁:浅谈体重与肿瘤


凡是来过北京鹤年堂中医院,找张大宁主任就诊的朋友都知道,就诊前需要测量体重和血压,并且,张主任提倡定期记录体重、血压——这点对于肿瘤患者,尤为重要。



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身体肥胖工作组的一份报告提到:高体脂与至少13种癌症风险存有因果关系,包括乳腺癌(绝经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食道腺癌,肾癌,肝癌,脑膜瘤,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胰腺癌,胃癌,甲状腺癌等等。


中国癌症基金会发布的《远离癌症的十二条建议》中,第三条建议便是“在正常体重范围内,越瘦越好。”


“越瘦越好”是有前提的,就是“在正常体重范围内”,通常,可以用BMI指数来衡量正常体重范围。

张大宁:浅谈体重与肿瘤



在没有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的情况下,如果在半年内出现原因不明的体重骤降(超过总体重的5%),就要考虑是否有癌症或其他疾病的迹象。


很多癌症伴随着体重下降,但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会很快导致体重下降。


食道癌、胰腺癌、胃癌和肺癌通常伴随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而且体重下降往往是这些癌症的第一个能够注意到的症状。但对于卵巢癌来说,只有当癌症增大到压迫胃部的程度,才会使人感到饱胀,导致厌食而致营养摄入不足,乃至消瘦。


对于已患肿瘤的患者,若癌症处于活跃状态,肿块越长越大,会消耗更多能量,加之患者吃得少、腹泻、呕吐和脱水,都会使得体重进一步下降,甚至出现“恶病质”。


张大宁:浅谈体重与肿瘤

“恶病质”患者


除癌症外,体重下降也可能是甲亢、结核病、艾滋病、胃肠炎、胃溃疡、抑郁症等病症所致。



有些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体重增长,此时须明辨是状态恢复,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经过张大宁主任中药调理后的患者,多有体重增长、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表现,这是因为张主任在处方时尤为重视脾胃气血,在抑制肿瘤、消肿散结的同时,加入扶正固本、健脾和胃的药物,“清补兼顾,有主有次”,其中清补比例的把控,是有经验的中医师方能熟练掌握的。


对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患者,如体重增长并有水肿出现,则需要考虑是否为药物的副作用所致,或肿块导致水肿。比如乳腺癌患者在内分泌治疗时体重增加较快,很可能是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或是淋巴水肿导致。



对于健康人而言,“管住嘴,迈开腿”是最为朴素,却又最为实用的控制方案。


而对于肿瘤患者,应根据自己所患的疾病,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供应。必要时可以考虑中药干预。

关于食材的选择

(一)谷类和薯类

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成年人每天摄入200g~400g为宜。在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注意粗细搭配。


(二)动物性食物

适当多吃鱼、禽肉、蛋类,减少红肉摄入。对于放化疗胃肠道损伤患者,推荐食用软烂细碎的动物性食品。同时应增加白肉,减少红肉的摄入。


日常生活中,可以简单地大致分类如下:四条腿的动物如猪、马、牛、羊属红肉,两条腿的动物如鸡、鸭、鹅、鸟是红白相间,没有腿的动物如鱼是白肉。加工肉制品如香肠,腌肉,火腿等统称为加工肉,加工肉与红肉的作用相似,可归属于红肉范畴,也会提高多种肿瘤的发病率。


(三)豆类及豆制品

每日适量食用大豆及豆制品。推荐每日摄入约50g等量大豆,其他豆制品按水分含量折算。


(四)蔬菜和水果

推荐蔬菜摄入量300g~500g,建议各种颜色蔬菜、叶类蔬菜。水果摄入量200g~300g。


(五)油脂

使用多种植物油作为烹调油,每天在25g~40g。


中医观点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癌症患者的饮食需要应季、应产地,烹饪合理,不挑食、不偏食,营养均衡,如此方有利于癌症的康复和预防!


张大宁:浅谈体重与肿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肿瘤   体重   都会   白肉   肿块   谷类   动物性   范围内   豆制品   乳腺癌   水肿   癌症   患者   蔬菜   主任   张大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