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中医推荐清明养生重在养肝,推荐5款粥品助养肝护阳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节养生宜养肝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

清明养生

中医认为,春季重在养肝。
肝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调节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
加上春季又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
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
若春季养生不当,易伤肝气,因此清明节养生,当以养肝护阳气为首。

心情舒畅、忌悲伤忧虑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同时又是高血压、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因此避免情绪低落、抑郁,过度悲伤,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换衣不宜过早

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二月就是指的清明前后,此时的温度变化大,早晚温差大,
所以要准备一件随时易脱的外衣,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加减外衣。
“春捂”也是让穿衣注意保暖,不要早早脱棉衣。以防感冒和其它病毒侵入。


饮食清补为主,忌食“发物”

清明,正是冷暖空气交替之际,亦日渐趋暖,天气时晴时雨,
人体常出现四肢麻痹,在汤品调理中,除了要利水渗湿外,还要适当补益,因而养血舒筋最为重要。
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

起居养生

这个季节注意生活的起居规律要有所调整,晨起时间应该逐渐提早,比冬季要提早半个小时起床为宜。
晚间睡眠时间晚睡半小时。适应大自然的规律,所谓“闻鸡起舞”就是早起到河边、林间走走,呼吸新鲜,适当运动。

中医推荐5款养生粥

01
猪肝绿豆粥

新鲜猪肝100克,绿豆6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先将绿豆 、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后,
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再加调味品。
此粥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特别适合那些面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

02
决明子粥

炒决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将决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适量。
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即成。
该粥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对于目赤红肿、畏光多泪、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症状效果明显。

03
枸杞粥

枸杞子30克,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
特别适合那些经常头晕目涩、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病人。
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则有保肝护肝、促使肝细胞再生的疗效。

04
桑椹粥

桑椹3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
将桑椹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
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
适合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皂白等症。

05
梅花粥

取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
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三五天。
梅花性平,能疏肝理气、激发食欲。
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清明   发物   株洲   桑椹   粳米   决明子   枸杞子   猪肝   高血压   冰糖   起居   清明节   梅花   大米   春季   养血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