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人之心不可无

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修身养性从起心动念开始。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人生在世,往往因为一个善念引发善行而得济,也往往因为一念之差而留下遗憾与悔恨。

防人之心不可无


人生而就有良知良能,天理良心本来就是人心固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属性,只需内求诸己,不需外烁我也。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与天地相处,最要紧的是不失本心,不丧失天地良心,不需要过度的事事处处时时喊高口号提虚劲夸海口,只需要发明本心,凭良心说话、凭良心做事,就像传统商人讲究童叟无欺、以诚待人,庶几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内不疚于神明。因此之故,一个人为人处事安身立命之本,就是要上顺天意下应人情,千万不能生害人之心。纵观历史和现实生活,大凡处心积虑以整人为志业、以整人为乐趣的人,不仅仅害了别人,无端给别人带去了伤害与痛苦,也给他自己带去了报应。害人整人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人都具有良知良能,一个不择手段整人的人,其内心世界是狰狞的,心理是扭曲变态的,心理负担与包袱是十分沉重的。历史上整人害人的严嵩之流,均不得善终。现实中习惯于整人害人的人,由于用心过度,往往面相不善、早生白发,这就是天道轮回、报应分明。人善人欺天不欺,恶人人怕天不怕,恶人自有恶人磨。靠整人上位一时强大的人,往往不久长、往往身体健康出问题。是故,害人之心不可有,害人之行不可为。做一个好人,与人为善,虽然吃小亏,但是上天是公道的,上天给报你以幸福。

为什么在害人之心不可有后面又紧接着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呢?圣贤先师在劝诫教导芸芸众生不可害人的同时,又从残酷的现实出发,从社会生活中从来不可能消灭害人的人的现实出发,从人心险恶的社会实际出发,又提醒警醒普罗大众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复杂、好人多,坏人也不少,由此生出防范之心,以免被人伤害构陷。人心隔肚皮,所以不能轻信轻言,切忌交浅言深,因为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和任何人说话之时,都要过脑子,什么话说得、什么话说不得,说到什么程度,都是要思量的,就像《増广贤文》所写的那样: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在日常工作中,千辛万苦做出了成绩,要谨防一些人来抢功劳,现代职场中人盛行坏事不沾边、好事团团转、功劳赶快抢、责任坚决推的心经,所以你不能老是为他人作嫁衣,傻傻地干活、奖励与自己无关。在实际工作中,要谨防成为背锅侠,一些领导,往往善于甩锅,平时大权独揽,一切自己说了算,遇到工作出问题要担责的时候,又把过错上推下缷,对于这种领导一是要注意防范,二是要善于斗争,绝不能一味忍让,该反击的一定要找准时机予以迎头痛击。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一定要防范诱之以小利的骗子,利用电信网络平台诈骗你的钱财,要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上更不会掉下个林妹妹,筑牢心理防线,多一个心眼,谨防上当受骗!

圣贤立教:害人之心不可有,教育我们做一个好人;防人之心不可无,提醒我们防备坏人害自己。牢记这两句话,我们的人生之路一定会更加平坦,更加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良知良能   良能   交浅言深   人心隔肚皮   本心   人心   圣贤   恶人   功劳   什么话   报应   坏人   善于   心理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