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养财与不取不义之财

儒家文化崇尚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君子不取不义之财。圣人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虽然是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但是自从体现价值和直接用于交换的一般等价物,确实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干事创业都离不开一定数量的钱财作为物质支撑,没有经济基础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难上加难。俗话说钱是人的胆、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隋唐演义中,秦叔宝因为身无盘缠,不得不去集市卖掉自己心爱的坐骑--黄膘马,上演了秦琼卖马的故事。水浒中,宋江之所以会成为各路绿林好汉、英雄豪杰交口称赞的公明哥哥,那也离不开宋江作为押司身价不菲,时时接济落难的英雄豪杰,宋江之所以人称山东及时雨,也是离不开真金白银的呀。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是现代人的切身感受和真实体会。钱财确实是我们须臾不可离的东西,但是儒家文化特别是一代大儒董仲舒却秉持“正其义而不计其利”,一下子又境界全出。读者朋友,你看,在十分重要的钱财私利与匡扶正义的取舍之间,传统文化孕育的中国人态度是十分鲜明的,舍利取义。正因为如此,在民族危亡之际,多少人毁家纾难毫无痛惜之心。钱财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也是很多超级富豪热心公益做慈善的义之所在。

说了一通不取不义之财。我们又接着讲义不养财。这个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经济社会生活中,金钱的发明实属伟大,利益的追逐成了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每个人的逐利、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私自利,恰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这个就是市场机制的最大秘密。商人重利轻别离,重利的人往往无情。还由于自然资源的短缺特性、市场资源的有限性,世界上的财富总有一个总量的上限,经济利益的饼只有这么大,大家都要去争夺,于是争利的过程中,讲究的是谋略,推崇的是丛林法则与赢者通吃,讲仁义道德、慈悲为怀,注定只能在逐利过程中处于不利与劣势。商场如战场,正如兵书上讲:兵者,诡道也。现代商场之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只要不违法,那真的是叫无所不用其极,面对不择手段的商战对手,如果一味讲仁义,实在是迂腐!我们中国人还讲人亲财不亲、亲兄弟明算账。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显得多么没有人情味呀!平心而论,这两句话还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充满人生经验与世间大智慧的至理名言。人世间,为钱财打得头破血流的亲兄弟还少吗?为争夺父母遗产,诉诸公堂的案例比比皆是,哪里还讲兄弟姐妹情分?俗话说得好银子钱是白的、眼珠子是黑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既然爱钱是大多数人的特性,你又怎能不顾人情世故,要求大家都像有崇高的人生追求的人那样视金钱如粪土,在金钱面前不动心呢?你又怎么能违背人情世道做到以义掌财呢?


对于钱财,个人利益的满足上,不妨境界高一些,跳出物质利益的樊篱,决不取不义之财,决不做金钱的奴隶。设若自己是一个公司之类的主事者,在涉及物质利益的争取与分配的时候,则要顺应人情世道,不能傻傻地分不清人心,去奢望大家视钱财如粪土,而是要践行义不养财,发挥经济利益的动力输出特性,在尽量满足个人经济利益追求的基础上,推动公司的繁荣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不义之财   董仲舒   大儒   重利   英雄豪杰   粪土   亲兄弟   世道   钱财   经济利益   特性   物质   金钱   利益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