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孩子连续出现流鼻血,胃肠炎和感冒,家长该怎么预防?

入秋以来,气温明显下降。早晚温差大,气温明显降低。

目前已过“白露”时节,接近“秋分”,可以说,秋季即将过半,正是秋意浓的时候。

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没有适应秋天的时候,不少人已经遭受到秋季干燥和凉爽的“袭击”了。

我家孩子出现的情况,或许你们也遇到过。

入秋以来,孩子连续出现流鼻血,胃肠炎和感冒,家长该怎么预防?

入秋以来,发作一次流鼻血,发作一次急性胃肠炎,还有一次轻微的感冒。

一次,孩子在邻居家玩,无缘无故出现鼻出血。孩子熟练的操作止住了血,而邻居却为鼻出血担心,特意交代给我们。

另一次,带孩子逛街,在路边摊吃了凉粉,喝了豆腐脑和“烧仙草”。结果晚上回家发作了急性胃肠炎,疼的在床上翻滚。

入秋以来,孩子连续出现流鼻血,胃肠炎和感冒,家长该怎么预防?

还有一次,孩子晚上睡觉踢被子,第二天醒来,鼻塞,打喷嚏,得了感冒。

作为家长,反思了自己。秋季尚未过半,就已经中招几次,想想应该总结一下秋季该如何预防儿童疾病了。

在这里与家长们一起分享。

孩子在秋季为什么容易生病?

秋天是承接夏天和冬天的季节,气候凉爽并且干燥,并且存在昼夜温差大的情况。

1、空气干燥。

干燥的空气,导致人体容易出现皮肤、粘膜干燥,比如出现咽喉干燥,咽炎发作;口唇干燥,干裂;鼻粘膜干燥,容易流鼻血;皮肤干燥,容易出现过敏,瘙痒,皲裂等。容易出现上火,导致小便黄,大便干结等问题。

入秋以来,孩子连续出现流鼻血,胃肠炎和感冒,家长该怎么预防?

同时,也会导致气管内粘膜干燥,容易发作咳嗽、咳痰,慢支发作,哮喘发作等呼吸道疾病。

2、昼夜温差大。

昼夜温差大,气温变化快。孩子很难做到无缝衔接去穿脱衣服,比如,睡觉热的时候没有盖被子,而深夜温度低了,导致受凉。出现寒冷侵袭人体,出现感冒等症状。

3、凉食、冷食。

入秋以来,孩子连续出现流鼻血,胃肠炎和感冒,家长该怎么预防?

秋季气温下降,吃凉食、冷食也是导致出现胃肠炎的常见原因。比如凉粉,在夏天吃一碗凉粉,确实可以降温解暑,到了秋季,寒凉侵袭胃肠道,确实容易导致疾病发生。

如何帮助孩子预防这些疾病?

在教会孩子适应秋天的天气的同时,也应该做好一些预防措施。

1、空气加湿。

在居住的环境中,适当做一些空气加湿的方法。比如,房间中使用加湿器。

2、戴口罩防护。

入秋以来,孩子连续出现流鼻血,胃肠炎和感冒,家长该怎么预防?

口罩不仅仅是阻挡病毒、细菌,还可以阻挡寒冷的空气直接侵袭呼吸道粘膜。所以外出的时候,不妨戴上口罩,既可以预防病毒、细菌,又可以预防冷空气的侵袭。

3、皮肤、粘膜保护。

秋季,出汗少,洗澡不必过于频繁,尤其是使用沐浴露的频次应该适当减少一些。洗完澡或应该涂抹一些护肤品,有助于预防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

入秋以来,孩子连续出现流鼻血,胃肠炎和感冒,家长该怎么预防?

预防鼻粘膜干燥,鼻出血的问题,可以适当多喝水,鼻腔内滴注“维生素AD”滴剂。

4、及时增添衣物。

在学会根据气温选择衣服的同时,也要学会备一件外套书包里,天气冷时,记得拿出来穿。

夜间睡觉,学会不把肚子露在外面,穿长袖睡衣睡觉。

5、饮食方面。

不吃冷食、凉食。

同时应该吃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萝卜、糯米、芝麻、芋头、蜂蜜等。

可以喝一些汤类和粥类。

6、运动方面。

需要减少运动量,以轻柔的运动为主,避免剧烈的运动,出太多的汗。同时,户外运动,运动完及时增添衣物,防止感冒。

入秋以来,孩子连续出现流鼻血,胃肠炎和感冒,家长该怎么预防?

很多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比如这些孩子容易在秋天得的疾病,大多数是可以预防。

相信了解了这些,可以帮你的孩子预防一些疾病。

如果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和我联系。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关注我,一起预防疾病;

关注我,一起为健康加油!

#湖南医聊超能团# #真相来了# @湖南柱哥 @头条号 @头条传媒 @水管工杨大夫 @沛涛药师 @见贤思齐1997 @肿瘤科普胡医生 @猫妈说消化 @晓医生说 @湖南医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胃肠炎   入秋   孩子   冷食   凉粉   粘膜   温差   湖南   昼夜   秋季   气温   干燥   秋天   空气   家长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