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传承:转换思维,为“眩晕”诊治另觅出路

患者:医生,我突然发作的头晕、视物旋转、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心慌、心悸、全身冒汗...不经意间翻一个身,诱发眩晕发作,而坐位躺下,也许眩晕又缓解,如此反复发作。

或者说:医生,我长时间头晕,症状不是非常严重,但昏昏沉沉、头重脚轻、走路不稳,好像喝醉酒一样,手脚不听使唤了,有时还有颈项肩背疼痛。

检查发现:平衡功能障碍、睁眼站立尚可、闭眼无法站立、手脚共济失调,或听力减退,或枕部压痛,第二颈椎棘突压痛,肩部肌肉压痛等。

医生:第一种情况是“周围性眩晕”;第二种情况是“中枢性眩晕”。

神经内科:“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

耳鼻咽喉科医生:“美尼尔氏综合征”;

康复医学科: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科医生:中医叫眩晕病,西医叫:“椎动脉型颈椎病”,

住神经内科:头颅CT平扫,头颅核磁共振,颈动脉彩超,椎动脉彩超...。医生说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给您复位试试,看看能不能缓解眩晕。不行的话就需要吃一点“西比灵,敏使郎”看看能否缓解。

耳鼻咽喉科:做一个内耳道CT,排除桥小脑肿瘤。可能是“美尼尔氏综合征”,又称“迷路积水”。小剂量脱水+激素治疗看看。

康复医学科:患者除了头晕,视物旋转外,还伴有颈项肩背疼痛。检查发现圆肩、驼背、头部前移、枕部压痛,颈部,肩部也有压痛,颈椎活动受限。医生说,拍一个颈椎正侧位+双侧斜位+张口位片和颈椎核磁共振吧。检查回报: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钩椎关节增生、颈椎椎间盘突出...根据目前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可以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牵引,物理治疗吧。

中医科:患者眩晕、口不苦,失眠,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腻,脉弦滑。诊断:眩晕病(痰湿中阻型),治法:健脾祛湿,化痰定旋。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推拿按摩,针灸治疗看看。如果还不行,建议请李泰标主任看看可否小针刀松解治疗。

患者:小针刀可以治疗“眩晕病”吗?,

李泰标主任说:“可以啊”,治疗效果还特别的好。

患者:为什么???

李泰标主任:眩晕病注意与后循环缺血(即椎动脉供血不足)有关。前面咱们谈到吞咽功能障碍针刀治疗思路时已经提到枕后肌群(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长肌、头夹肌、头半棘肌、胸锁乳突肌、环枕筋膜、椎动脉沟韧带、棘突前缘迷走神经、颈上、颈中、颈下神经节等组织,均不同程度影响颈内动脉或椎动脉供血。

小针刀松解治疗方案:

1、颈1横突尖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附着处、环枕筋膜、环椎前弓椎动脉沟环状韧带针刀松解。(危险,如果解剖不熟悉,没有老师指导,不要轻易尝试,否则后果自负)。

针刀传承:转换思维,为“眩晕”诊治另觅出路


针刀传承:转换思维,为“眩晕”诊治另觅出路

2、颈2棘突及左右开叉。松解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头半棘肌。(非常重要,也非常危险)。

针刀传承:转换思维,为“眩晕”诊治另觅出路

3.针刀治疗颈1/2/3/4/5/6/7横突后结节,及茎突前缘迷走神经,可有效调节颈上、颈中、颈下神经节交感功能和副交感功能,可改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血。


针刀传承:转换思维,为“眩晕”诊治另觅出路

患者:医生,我怕痛。我不愿做小针刀松解治疗,还有其他办法吗?

李泰标主任:有啊。可以在小针刀松解治疗原理指导下开展推拿按摩治疗,针灸治疗,理疗。效果也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迷走神经   压痛   核磁共振   颈项   肩部   韧带   前缘   综合征   颈椎   动脉   头晕   出路   颈椎病   患者   思维   主任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