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皮肤都有哪些病?


颈部皮肤都有哪些病?

一、皮肤疾病

(一)损伤:有烧伤、切割伤、钝力损伤等。

(二)炎症:有疖,痈.

(三)肿瘤

1.粉瘤;系皮脂腺排泄口阻塞,所形成的囊肿。

2,钙化上皮瘤;少见。为骨样硬的良性瘤。

3,皮肤癌;多为他处的鳞状细胞癌的皮肤转移,由颈转移淋巴结发展至皮肤浸润,并在其周围的皮内,形成多发性小结节。

4.恶性黑色素瘤;源于黑素细胞或母斑细胞,恶性度极高,施行颈廓清术治疗,尽管未发现淋巴结转移,也可能复发,寄期望于放疗和化疗。

(四)先天性疾病

颈翼;于颈部两侧,自乳突至肩胛间,出现皮肤皱襞,为特纳(Turner)综合征(女性性腺发育障碍综合征)的主征之一,侵犯女性,体格短小,多伴有颈椎畸形,眼肌麻痹,青春期前子宫发育不良。颈翼可用Z字成形术予以切除。

二、皮下及结缔组织疾病

(一)炎症

1.蜂窝织炎;多由创伤感染,咽、食管、气管异物和器械损伤感染或癌浸润以及手术吻合口穿孔继发感染所致。可有高热、疼痛、压痛、颈部发红、板状肿胀、运动障碍,进而开口障碍,吞咽困难、喘鸣、呼吸困难。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2.脓肿;可分表浅性和深在性两种,前者为病拆源感染灶周围肿胀,后者症状重危,幼儿多发生于扁桃体摘除术后发并发的咽旁脓肿,近来,由于抗生素的进展与应用,此症已少见。 (二)肿瘤

1,脂肪瘤.

2.肉芽肿;偶见于手术结扎线感染所致,很少见。

3.皮样囊肿;囊肿内容呈糊状,内含脱落上皮和脂肪等。

4.鳃源性癌

1882年由Volkmann最早报道,是争论最多的疾患之一,是真性鳃源性癌,抑或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癌转移。

(1)诊断:目前多沿用Martin的标准:

A,肿瘤位于耳珠前方、胸锁乳突肌前缘沿线上,

B.组织织学为鳃源性残遗组织。

C.至少5年以上随诊无原发癌病灶,

D.囊胞壁上有癌的组织学特征。实际完全符合上述4条的病例很少,也有认为本病病命名是临时性暂定的病名。

(2)鉴别诊断:颈部囊肿性疾患均是鉴别对象,例鳃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颈动脉球肿瘤,皮样囊肿,神经纤维瘤,动脉瘤,淋巴管瘤,淋巴结炎,恶性淋巴瘤,甲状腺肿瘤,腮腺肿瘤,颌下腺肿瘤,淋巴结癌转移。难以鉴别囊样改变淋巴结癌转移,颈部淋巴结癌转移绝大多数其原发癌病灶在头颈部,特别是咽淋巴环(Waldeyer环)上的转移,因而有必要检查咽喉、甲状腺、大唾液腺,但是头颈部以外脏器的转移也并非没有,因而肺、胃、肝胆脾、泌尿生殖器、乳房检查也十分必要。虽而颈淋巴结转移原发病灶发现率低仅为30%~40%。

(3)临床特点:发生率低,无性别差异,肿瘤位于腮腺、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境界清楚、有波动,比较柔软、无痛性,孤立性,多以侧颈部肿物为唯一主诉,增大与周围愈着。病理多为扁平上皮癌,也可见腺癌,未分化癌,耳鼻咽喉科范畴内、视触诊、超声回波图、CT、闪烁扫描图、胸部、腹部X线检查均未发现原发癌,局部肿物穿刺吸引细胞学检查,或摘出标本病理学检查提示癌。

(4)治疗:根据病例,选用治疗方法.有认为鳃源性癌多为扁平上皮癌,单独放疗即可,不必手术并用放疗,也有认为若确认为鳃源性癌仅行肿瘤摘除术就能根治,如周围有浸润可行颈廓清术,万一再发时可行放射治疗,也有认为原发癌病灶不能否定时,应包含咽淋巴环行放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特纳   颈部   腮腺   癌病   皮肤   脓肿   淋巴结   囊肿   疾患   甲状腺   前缘   损伤   肿瘤   细胞   手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