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性中耳炎


咽鼓管咽端部的动作似一扑动瓣膜,使空气易于由中耳腔进入鼻咽部,航行上升时,当距地面180m时,鼻咽腔与中耳腔压差约为2KPa(15mmHg),中耳呈高压状态,此时咽鼓管将被动开放,使空气溢出,耳内可听到一砰声,鼓膜复位,压力平衡;随着飞行高度上升,气压下降,此现象反复出现。 但当下降时,鼻咽部压力高于中耳腔,可致成咽鼓管咽端萎陷,而只有在主动张大口、吞咽,或行自家吹张动作时始可开张。 此时,如存在咽鼓管功能不良,或因疾病、昏迷、睡眠,特别是小婴儿,以及其他因素等不能正常或主动进行这些动作时,则可造成咽鼓管闭塞,影响气体交换,进一步加大咽腔和中耳腔的压差,当二者压差到达10-12KPa(80-90mmHg)时则出现咽鼓管闭锁,此时主动运动已不能使咽鼓管开放,从而产生中耳气压损伤,一般发生于着陆即刻或几小时内

一.临床表现 突出症状为耳痛、耳内闷胀感,伴耳鸣、听力减退,严重时疼痛反射至颞部及腮腺深部,偶可伴有眩晕。

二.检查 可见鼓膜充血、内陷,轻者仅锤骨柄有充血,重可有单发或多发出血点,数小时后鼓室内可有浆液或血性积液,也可见到气泡,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声导抗测试示C型(鼓室负压)或B型(平坦型)鼓室压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锤骨   鼓室   传导性   腮腺   大口   鼻咽   鼓膜   浆液   中耳炎   中耳   气压   听力   主动   空气   航空   压力   动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